伊利五大事业部缺点

如题所述



1、公司的管理非常严苛,用严格这个字的话都不够!在可预见的工作范围内,几乎都可以用条条框框来要求你,怎么说,就是你工作的任何差错、成绩都可以通过非常直观的扣钱、奖励(给钱)表现出来。正向来说,你工作有成绩,领导赏识你,又是跟业务相关的话,几乎每个月都可以看见你的奖励通报。反向来说,近乎严苛的要求,要求你怎么工作,怎么做人(在公司内),你一塌糊涂,那么你可能待不下去,通报漫天飞,你每个月的钱够扣几次?同样的,这家公司的一大特点就是连带,奖励连带,处罚连带,也就说你做得好,你上面的人都好;做得不好,你上面的人也不好,假设你扣100,你的领导,你领导的领导可能就会被扣N*100大洋~所以可以抿一抿这其中利害关系,哈哈哈哈哈!2、阶级化明显。这个应该不算是这家公司的特点,宝贝们,因为国内的稍大型的公司都会有这个问题,只是或重或轻罢了。受制于公司的构架问题,从权限、级别的角度来讲,是这个样子的——集团——事业部——各业务部门、大区、工厂等等。每一个级别都是完整的闭合圈,因为职位设置、权力分配都是完整的,不存在缺失,由此引出在不同级别的同一岗位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再由此引出,你认为你是个主管、经理,nope~只要没有站在事业部或者集团的层面你还是个弟弟。由于这个引出的一系列状况,比如大家都关心的,假如出了问题或者差错,你会经受一层又一层传递下来的责问或者质疑,这个不会随着传递层级越多而减少,而是富集!在错误人那里爆发,如果是你,想想吧,亲爱的,一个又一个人站出来指着你。顺便一提,这是一家喜欢追究责任人的公司,不管你职位高低、权限大小,出了问题,任何你的工作记录、邮件通知等都可能成为绊倒你的那个石头,大家都不想背锅,这些东西都会成为证据,你的领导你的同事可能毫发无损,而你遍体鳞伤。3、工作氛围。一千个读者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许有的人会觉得好,或许有的人会觉得不好。站在笔者的角度,我觉得是不好的。为什么?受制于体制、构架的原因吧?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一家高度中央集权的公司,确实公司有许多的制度、规定,但是在绝对的权力或者位置或者人面前,都不是问题。由此导致的是,在某些是非对错无法界定的时候,员工没有办法从公司的制度或者规定中获得指引或者从某些应该以身作则的上层那里找到归属。刚说的是分析,表现出来的是什么呢?工作环境压抑、焦虑,这似乎是弥漫在办公室内常态的味道。在这家公司能够长久待下去的人,都是极为谨慎的,慎言慎行,你找不到哪张脸才是真的,哈哈哈哈,职场都这样啦!4、待遇及其他。这是一家快消品公司,不存在地产、金融之类的负债率一说,所以收入比较稳定。做业务,那么客观地来讲,压力大,从年头到年尾,回报较为可观,但是跟其他行业相比差距还是明显的,比如你这个月处理了50W货,你可能的奖励也就四位数,一般不超过4开头,算上底薪月入1W上下(一线城市),相比较地产卖出一套房子即刻到账几万这种呢,肯定是没法比,虽然不在一个行业,但是货币是流通的呀,你就确定你不羡慕做地产的?哈哈哈哈(虽然笔者不看好地产);非业务人员的待遇,在一线城市可能7,8K。到手也就6,7K,毕竟要扣税交五险嘛。另一方面,从员工保障来说,这是一家大公司,标准的五险一金是非常正规的,比一般的公司交的多一点,但是相对的员工本人需要缴纳的也会多一点。从月度的角度来讲的话,就是几乎没有太多的福利收入。作为中国、亚洲的乳业龙头,行业第一企业,这一点实在“可圈可点”,哈哈哈哈,业务人员可能会有地区补贴,每个月应该不差过2K,非业务人员几乎没有什么福利可言,以上说的福利是指钱,直接可以拿到手的钱。哦,好像有,每个月报销一百多的话费,但是似乎有营业商的限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