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一位皇贵妃孙氏,她的结局如何?

如题所述

孙氏的出生并不太好,他的祖先都是农民,直到她父亲这一辈时,才当了个永城县主薄。据说,孙氏是在田间地头出生的,当时,有数万只乌鸦围绕着她,燥叫不停,所以人们认为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大有出息。小时候的孙氏,不仅长的如花似玉,而且还特别聪明。

有一次,朱瞻基的外祖母彭城伯夫人在回娘家永城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一个小女孩正在路边玩耍,这个小女孩正是孙氏。彭城伯夫人觉得这个小女孩很不错,于是就和孙氏的母亲商量了一下,待她母亲同意后,就将十岁的孙氏带入宫中抚养。

当时明成祖和他的皇后都非常喜欢年幼的孙氏,小女孩在宫中十分受宠,因此过起了无忧无虑的生活。就这样,孙氏和朱瞻基一起长大,两人情愫渐生,难离难弃,感情相当好。1417年,明成祖为孙儿朱瞻基选妃,对济宁女子胡氏十分中意,便册为太孙正室,而孙氏只做了妃子。1425年,明仁宗病死,皇太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在妻妾之间,朱瞻基最喜欢的还是孙氏,二人两小无猜,宣宗一心想要册封她为皇后,但胡皇后是成祖所立,母亲也十分喜欢,朱瞻基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

胡氏的皇后地位不可动摇,无奈之下,朱瞻基只好封孙氏为贵妃。在宫中,孙氏的地位同皇后不相上下,尊贵无比。朱瞻基心里也只有青梅竹马的孙氏,对她百般宠爱。在孙氏长大后,她变得更加妖娆聪慧,工于心计,善于博取他人欢心。在成祖、仁宗去世后,孙氏渐渐意识到,虽然宣宗是大权在握的皇帝,但军国大政仍要禀报张太后,皇帝没有实权肯定会引起朝中大臣非议,朱瞻基心里肯定也是不情愿的,而自己如果就此止步不前,恐怕也迟早会被淘汰。于是,她也开始大胆地公开争取自己的地位,不再把心思深藏起来,而是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在一个花好月圆的夜晚,孙氏向朱瞻基撒娇,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朱瞻基赐她一枚金宝,改封号为“皇贵妃”。

这一要求是有违封建社会礼制的,朱瞻基感到十分为难,但一看孙氏那千娇百媚的姿容,便立刻决定为她破例一次。此后,朱瞻基多次到清宁宫中去请示太后,张太后起先坚决不肯,但还是架不住儿子的多次请求,也只好答应。宣德元年五月,朱瞻基下诏封孙氏为皇贵妃,赐她金宝。这样,孙贵妃和皇后一样,都拥有金宝金册,称呼中都有一个“皇”,孙氏离皇后的位置又近了一步,她成为明朝第一位得到金册金宝的皇贵妃。孙氏得到金册金宝以后,虽然取得了和皇后几乎同等的地位,但是看一看拥有的这些,孙氏的心里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每次看到胡皇后,孙氏都很不服气,不禁在心里做一番比较。

自己不仅比胡氏长得漂亮,为人处世也比她灵活,自己又是皇帝外婆和母亲亲自选中的,况且已经在宫中生活了多年,熟知宫中的情况和宫礼宫规,而胡皇后的出身也不比自己高多少,为什么当上皇后的却是她,而不是自己?孙氏越想越不平衡,暗下决心,一定要夺到皇后的宝座。

1428年,朱瞻基已经三十岁了,还没有儿子。他自己想起来也是忧心忡忡,一天,他同宠妃孙氏说起来,愁容满面,孙贵妃忙下跪,骗朱瞻基说自己怀孕了。朱瞻基大喜过望,亲手把她扶起来,激动之余,他对孙贵妃承诺道:“如若爱妃生下男儿,朕当改立爱妃为皇后!”八个多月后,孙氏竟然生下了一个皇子。朱瞻基听到喜讯后,笑逐颜开,当即为儿子取名为祁镇,并传旨大赦天下,以庆贺皇子的诞生。

不久,宣宗决定履行自己的诺言,以胡皇后无子,身体常年不适为由,逼劝她让位。而生性软弱的胡皇后也无力抗争,便强作笑脸地接受了。孙氏和宣宗一唱一和,总算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废了胡皇后。宣德三年,朱瞻基正式册封孙贵妃为皇后。就这样,孙氏终于等到了自己自幼年时就在等待的皇后凤冠。

1435年,宣宗病逝,皇太子朱祁镇即位,史称明英宗。英宗尊张太后为太皇太后,孙皇后为皇太后。1462年,在皇太后位上坐了二十八年的孙氏病死。孙太后过世后,英宗才知道自己的身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31

古代后宫,皇帝宾妃众多,为了便于管理,分出了等级。皇后是老大,排在第一,皇贵妃排在第二。皇后只有一个,皇贵妃也只有一个,两者不能兼任。皇妃若干。可见,皇后、皇贵妃的权力有多大了。后来,皇贵妃孙氏又击败了皇后胡氏,被皇帝扶正,成了皇后,可见皇贵妃孙氏这个女人不一般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贵妃孙氏(皇后)

根据史料记载,孙氏是我国古代史上第一位皇贵妃。她是明代第五任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贵妃,以后扳倒胡氏,成了皇后。

“皇贵妃”之称谓是从明代开始的吗?不是有唐代的杨贵妃之说吗?前面我们讲过,古代后宫宾妃众多,都是分级别、等级的,不同的历史朝代,都有不同的定位,那时候称贵妃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很少有称“皇贵妃”的,更没有皇帝的正式命名。

以上史料记载告诉我们,明代之前没有“皇贵妃”的正式命名,一般称之为“贵妃”。这说明在明代之前“皇贵妃”这个叫法并不是一直都有的

直到明代明宣宗皇帝,为了孙氏,才特意把后宫嫔妃管理制度里,增加了“皇贵妃”条款,让孙氏享受像皇后一样的待遇,以区别于其她宾妃,确立孙氏在后宫的地位,意思是:除了皇后胡氏,就是“皇贵妃”孙氏了。从此古代皇帝宫廷史上,有了“皇贵妃”正式名词,一直延续到清朝。

明宣宗皇贵妃孙氏生于公元1399年,是山东邹平人,是永城县主簿孙忠的女儿。孙氏十几岁,进入后宫,认识了明宣宗皇帝朱瞻基。两人朝夕相处,情深缠绵。后来,朱瞻基选妃,把孙氏选进后宫为贵妃,又按照旧时的宫廷礼制,皇后被册立后,赐予金册金宝(印),而贵妃以下的有册而没有宝,从此后,明朝诸帝延续贵妃册封这个制度,均册、宝俱备。

明宣宗皇帝朱瞻基与皇后胡氏没有生育,而与孙氏贵妃有了儿子。这样,明宣宗皇帝朱瞻基更加宠爱贵妃孙氏了。孙氏借机挑唆皇帝,说胡皇后无子,理由让贤。明宣宗听了孙氏的话,召集周边大臣征求意见,然后废了胡氏皇后地位,册立孙氏为皇后,成了历史上唯一的身兼皇贵妃、皇后身份地位的女人

明宣宗皇帝朱瞻基

皇贵妃、皇后孙氏,支持着明宣宗执政,取得了优异的政绩。后来,明宣宗驾崩,由他与孙氏的长子朱祁镇继位,史称明英宗。不久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虏。明朝危在旦夕。在这危急时刻,孙氏接受主战派大臣于谦建议,让朱祁钰继位,为明朝的第七任皇帝,明朝代宗皇帝。朱祁钰是明英宗朱祁镇同父异母弟弟,比朱祁镇小1岁。

明代宗朱祁钰,知人善任,率领众臣,击败瓦剌进攻,取得胜利,解决了危机,安定了民心,解救了明英宗朱祁镇,使明朝回归到平稳的大局。明英宗朱祁镇被遣送回京后,被明代宗朱祁钰幽禁,并废除了孙太后(孙氏)所立自己的孙子太子,而立起了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孙氏对此极为不满。为了维护明朝政治的相对稳定大局,孙氏静观时势之变。同时,悉心保护好被软禁的自己的儿子明英宗朱祁镇,和被废的自己的孙子太子朱见深。

明代宗朱祁钰命运多舛。他的儿子与妻子相继死去,再无子嗣。此时,他又重病缠身,难以理政。明朝皇位又面临着传承危机。就在此刻,“夺门之变”发生了,孙氏明确表态支持,拥戴自己的儿子明英宗朱祁镇重新复位。明英宗朱祁镇在母亲孙氏支持下,复辟成功,孙氏辅佐儿子又一次解决了明朝的政治危机。

纵观孙氏一生,她辅助了三代皇帝,她的丈夫明宣宗、她的儿子明英宗、不是她亲生的儿子明代宗。在这期间,她聪明英毅、决策果断,使明朝躲过了覆灭的命运,才有了明朝之后的100多年,她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同时,为辅助丈夫和儿子理政,废除了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等等。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贵妃孙氏(皇后)、明宣宗皇帝朱瞻基。

公元1462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贵妃孙氏,因病去世,终年62岁。她与明宣宗合葬在一起,寿终正寝,谥号“孝恭章皇后”。

综上所述,孙氏结局还是比较完美的,给后人留下了较好的印象。说她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贵妃,而且,还辅佐了明朝三代皇帝,多次挽救了明朝临近覆灭的危机。

第2个回答  2021-10-30
明朝的皇贵妃孙氏在明宣宗死后,她的儿子继位,她当了太后,又在国家岌岌可危时,救国于危难。最后寿终正寝。
第3个回答  2021-10-30
她的结局是不错的。她是一个奇女子,非常的有才华,也特别的能干。治理国家的手段也非常果断。
第4个回答  2021-10-30
不知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