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马上要去寄宿学校了,离家很远,舍不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怎么办?

如题所述

我觉得你可以像我当初一样,努力克服情感需求和现实的困难,适应初中的寄宿生活的。

我初中的时候也是寄宿学校,周一到周四一天三餐都是在学校,周五下午放学才是回家过周末的时间。我那时候上初中是自己骑自行车去的,离家大概有10公里左右,也算是挺远的了。

我早早做好了心理准备

我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我的初中肯定是要住校的了。所以,我没有太多突如其来措不及手。开学报到是我自己去的,学杂费是自己交的(我那时候还是需要学杂费的),我利用开学报到的2天时间,自己去熟悉了初中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还有篮球场、图书室、厕所等校园的一切环境,还认识了宿舍的新同学,我觉得 一切的新生活都很美妙,和小学时候的完全不同。

所以,我觉得你也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提前熟悉一下自己的初中学校,这样先从心理上接受,有助于你接受你的初中学校,开始新的初中生活。


我在初中时候的收获

其实,我很感谢我的初中学校的。现在每次回老家都会特意拐从初中门前经过,回忆一下过去。

我想起了第一次自己独立去打饭菜,第一次去打水洗澡、洗衣服,第一次交伙食费,第一次在学校睡觉,和同学一起等等,慢慢的,从不大会到会,从会到熟练,我感觉我完全变了,变得厉害了。此外,我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小伙伴,分享彼此的快乐和学习,我可以更加放开的和同伴打交道。最重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早餐和晚餐后都有自由学习和安排的时间,我可以去阅览室,可以去电教室等等,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同时,老师也会不定时的来辅导我们的学习,这样我们可以在学习上更加优秀。

所以,因为寄宿的初中生活,它培养了我独立的生活能力、社交能力,给了我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我努力克服困难,享受沿途的风景

我刚才说了,我是骑自行车上下学的,所以一路上我可以看到很多社会的风景,人、车、物等,随时变化,我尽收眼底。虽然你说你学校离家很远,但是我相信你也可以克服困难,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领略不同的沿途风景。

说了这么多,你会发现我没有怎么提及家人,因为我已经忘情在我的学校生活了。我已经把对父母的思念,或者说是对父母的牵挂,转移到了学校和同学身上。我们每个人都要长大,都要独立的时候,而初中寄宿的开始,就是我们长大和独立的开始。希望我的经历哪怕某一句或者一字对你是有所帮助的,让你不再拒绝你的寄宿初中了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9

巧了,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初中公立学校,正好和你的学段完全一样。作为班主任,班级里面有9个男生和3名女生住校,我可有发言权了吖,对他们的生活我好歹还略知一二,不妨和你唠唠嗑,说道说道。

头一回离家外出求学,说不想家是不可能的,任何人一旦脱离原来熟悉的场合,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都难免会出现手足无措的困境,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才是最合适的呢。一个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一个孩子了。

我的学生们都是怎么做的呢?和他们聊天时,小小人儿,还蛮有主意的呢。有个小姑娘笑眯眯地说:“咋不想家呢?怎么不想?可是要是天天都想了,就顾不上学习了吖,我知道我是来学习的,不能总把时间耗费在想家上面的吧?要不然也不至于大老远地跑来寄宿呢。我都是让爸爸妈妈给我买了课外阅读经典书籍,一看到这样的书,我就入迷了,就把注意力转移走了,慢慢的,就克制自己度过了这样的艰难时期了。”

好主意,我立刻推广开来,联系其他家长给孩子准备一点点这样的书籍,成为孩子们的睡前读物,转移了注意力,孩子们的情绪明显好转多了。

说回你的问题,一个刚刚上初中的孩子,怎么可能会不想家呢?但是求学和在父母身边不可兼得,父母但凡有机会,怎么会舍得让你一人独自远行?但是家里父母无法做到两者得而兼顾,最终只能忍痛割爱送你去读书,毕竟你的前程是最重要的事情,耽误不得,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就是这个道理。

父母艰难地作出了这个选择,作为直接的承受者,你需要按照目前全家人的决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绝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以良好的学习和精神状态来回报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孩子才算是真正的人间清醒。

到了学校,和室友做到友好相处,这是必须的,也是你能够在宿舍长久立足生活的基础。没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任何地方都会被排斥,都难以立足下来。要知道宿舍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考验的是大家是否能够共事的情商,考验着大家能否锻炼出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着大家能否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了。

十几岁的人儿,怎么可能不想家?但是想了,却能克制好自己,能够把自己的思绪收敛起来,不让这种情绪干扰自己的学习,这才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这才是我们最应该要达到的境界。

父母不辞辛苦把我们送到遥远的地方来学习,焉知他们不也一样在默默地想念着我们吗?但是那又如何?父母抹掉泪,咬紧牙,第二天又笑嘻嘻地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他们把对儿女的思念深深的藏在了心底最深处,只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给儿女创造一个和睦又平稳的生活环境,给儿女们提供一份他们能够提供的最好的生活条件。

大家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努力着,想父母家人了,可以在晚上通视频电话,周末如期回家,把一切都交给时间吧,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药。同时自己多和同学交流,转移注意力,相信这种情绪就能慢慢缓解下来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4-13
初中住校,离家比较远,刚开始很舍不得家人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慢慢习惯这种生活。

我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和你有同样的感觉。总觉去的地方很陌生,怕自己适应不了,也很舍不得爸爸妈妈。但是没有办法,学校是封闭式的。所有的孩子都是要住校。于是就带着行囊,踏上了初中这个集体大环境中。
我所居住的宿舍的空间很大,里面有十几个床,都是上下铺。自己选择床位,有的同学睡上铺,有的同学睡下铺。第一天去,没有上课,老师把我们领到了宿舍,教我们怎么收拾床铺,并要求每天起床后,都要把自己被褥都收拾整齐。讲完以后有带我们参观了学校。然后就给大家自由时间,开始互相熟悉,本就是不熟的人,一见面就慢慢熟起来。有了朋友的陪伴,似乎感觉好了很多,没有那么感觉想家。不过第一天晚上没有睡好,因为前半夜因为有些想家,所以怎么都睡不着。后半夜睡的倒是睡得很熟天亮了都不知道。还是旁边的同学叫我起来的。起来以后就跟着大家一起收拾床铺,然后一起去食堂排队买饭吃。过了一个礼拜,也熟悉了环境。也没有那么想家。刚开始上初中都是这样。但是熟悉一段时间后要好点。就没有了曾经的感觉。

总之,建议题主不用伤心,船到桥头自然直,住一段时间就适应了。人总要学会长大。就像鸟儿一样,长大后都会离开巢穴去寻找自己的新世界。不会永远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总要学会独立和坚强。加油!相信你一定能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7-12
你上初中马上要住宿了,这样的离开了家庭,舍不得爸爸妈妈奶奶爷爷的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应该树立好个人的观点,长大还能独立,生活就是看这一点,也离开了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这样的办法也是不正确的,应该体贴嗯,安慰他们要搞好关系,不要惦记他们,你也不要嗯,因为远离就和他们俩断了一切的关心,那是不对的,应该理所应当的,这样就是为了学习,为了你成长,为了你发育更好地成就个人的观点,才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所以说不要担心这个那个的都是没
第4个回答  2021-07-12
在我看来,你上初中后住校,这是自己学习路上的必经之路,对家人有感情,说明你和家人关系融洽,为了学习不得已而为之,其实,不必纠结,住校有利于自己适应集体生活,让自己独立,你是去上学,等放假了可以回家,见到自己的家人,还有平时抽空可以给家里打电话。人必须努力成长,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也是如此,所以,振作起来,一切向前看,为自己的求学梦而努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