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是贾玲指导的第一部电影,剧情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很多观众认为《你好,李焕英》不好,并且举出了以下例子:

1.喜剧包袱割裂了整体故事,看起了像小品合集,而不是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2.故事逻辑不严谨,贾玲穿越到81年,却有82年的《万里长城永不倒》、84年“铁榔头”。

3.冷特角色多余,意义不明确,可以用张江提换。

但如果他们能看出,是贾玲穿越到张小斐的走马灯时,所谓的“不好”,不应该是电影的加分项吗?

毕竟,82年的《万里长城永不倒》、84年“铁榔头”这些晚于81年的元素,更像是母亲走马灯里的一场集合。

用小品叙事去割裂梦境

长篇叙事的娓娓道来,并不太适用于喜剧电影,所有的情绪被凝结于最后一刻的反转,这更适用于悬疑、推理电影。

我们拿悬疑、推理电影的标准,去要求喜剧电影,这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贾玲在《你好,李焕英》中就做得很好,所有的包袱全部都是服务于张小斐的人物弧光构建,每一段小品性质的起、承、转、合,都是围绕着张小斐。

于是,整部电影就有了围绕着张小斐发生的一个、又一个,直接或间接的笑料。

对于贾玲而言,是先有了李焕英,才有了《你好,李焕英》,这才是这部电影的逻辑。

如果贾玲在《你好,李焕英》太强调线状的故事性,那才是落入俗套的下乘。

要知道,这是一部围绕人物创作的喜剧电影,人物生命里的印记,绝不是数字的改变,更多的是,我曾经历过的事,不同时空下的事。

《你好,李焕英》的成功,就是打破了我们对小品叙事电影刻板印象的成功,这个成功,不应被我们腐朽、固化的知识束缚。

冷特这个角色也是如此,他没有出现在李焕英现实的回忆里,能否意味着这个角色本就不存在。

贾玲的梦和张小斐的走马灯交错,冷特其实更偏张小斐想象出来的人,一个懂贾玲、照顾贾玲、爱贾玲的人。

每次冷特“约”贾玲,身为母亲的张小斐,都是非常开心的。

看电影那一幕也是如此,按正常逻辑来讲,没有母亲愿意让女儿和小混混单独久处,并且如此放心?

这些点都很碎,但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你好,李焕英》的独特之处。

所以,小品叙事怎么就不如电影叙事了?

贾玲有很多小心思

《你好,李焕英》是有教科书意义的电影,你以为它是“情绪撬动市场”,实则它是正儿八经的做大了“技术烘托情绪”

比如《你好,李焕英》中,贾玲对张小斐面部的每一帧,都做了暖色调光源处理,当张小斐和一众人站在一起时,就有了明显的差异化。

贾玲在视听语言的感知上,是不是天才,我不得知,但她一定是极其敏感的。

第一部电影,她就做到了“光影为叙事服务”

这是我们曾在书籍里,讲座上,看到和听到过的无数次话,但是在《你好,李焕英》中,它就是出现的那么真真切切。

这种暖色调光源打在张小斐身上,构造出两种感觉,“回忆里的朦胧虚幻”“记忆里的真实温暖”

前者服务于张小斐的走马灯和贾玲的穿越,这本就不是真实的,只存在回忆里。

后者则是贾玲失去一切后,将母爱要素化的构建,这是曾亲身经历的,温暖于血脉。

在贾玲颇有小心思的光影处理下,观众的情绪是被带动的,有张小斐的地方,就不会晦暗,就没有害怕,就不存在畏缩不前。

因为,母亲是孩子一生的依靠。

艺术创作,有时是学不了的,是要靠创作者对生活的领悟和周遭敏感的感知。

我想,贾玲能做到这般教科书级的视听,更多的,还是来源于自己的回忆。

我不知道贾玲曾在梦里梦到过多少次自己的母亲,我也不知道遇到熟悉的场景时,贾玲的眼里有勾勒出多少次自己母亲的影子。

我能知道的是,母亲每一次出现在贾玲的脑海里时,都散发着光

这光是贾玲的私人情绪,但是她剖开了自己,将自己对母亲的回忆,母亲对自己的爱,慢慢带到观众眼前。

私人的情绪被剖开,随着小品的喜剧效应,在情绪上被观众不断带入,《你好,李焕英》,与我们而言,终究成为一种情绪:逝者已去,生者坚强

而对于母亲而言,无论穿越多少次,在知晓未来命运的前提下,她都会毫无畏惧的活下去,因为她生命的意义,就是她的孩子:《你好,李焕英》,孩子献给母亲的电影,母亲注释孩子一生的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2
该电影主要讲了女儿和妈妈一同穿越到妈妈年轻的时候,女儿认为自己不是妈妈的骄傲,为了让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努力改变剧情,最后才发现妈妈对她的深沉地爱。
第2个回答  2021-02-22
剧情讲的就是贾玲演的这个女主角穿越到了她妈妈的那个年代,她想改变这一切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整个剧情都特别的感人,我推荐大家一定要去看。
第3个回答  2021-02-22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贾玲和她妈妈的故事,剧情非常的吸引人,让人看了很感动想流泪,讲述了妈妈养育孩子的伟大。
第4个回答  2021-02-23
主要剧情就是讲述贾玲和母亲李焕英的故事 ,在一场车祸之后 ,贾玲无意中穿越到年轻的母亲的年代 ,为了重温和母亲的母女之情 ,帮助母亲追求幸福的故事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