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秦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原因

试析秦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原因

  从“其兴也勃”和“其亡也忽”两个角度分析如下:
  秦从一个建国较晚的落后小国起步,经过五百多年的不懈努力,最终能够实现统一中国的目标,秦国能够后来者居上,实现统一,有几个方面的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

  一是秦国非常重视法家思想。在群雄逐鹿、七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分裂的局势和必将统一的发展趋势让秦国选择了更为强势、强调法纪的法家思想作为国家的主导思想。通过商鞅变法,秦国将“奖励耕战、重农抑商”的治国思想,以法律形式明确下来并被强制执行。通过对这些法律的制定执行,秦国的军事实力明显提高,国力显著增强。法家思想领导地位的确立,保证了秦国统治者在思想上能够更好地控制人民,保证了国家的主要精力只用在农业生产和军事扩张上。法家思想领导地位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国的落后面貌,奠定了秦统一的思想基础,使之后来者居上,并最终吞并了其他六国。

  二是秦国非常重视发展农业。农业是古代王朝兴替的重要因素。只有依靠发达的农业,国家才能生存、发展和壮大。秦人原本就有注重农耕的传统,商鞅变法通过“重农抑商”政策将这一传统进一步强化,并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秦国专门制定了缴纳粮食可以封官拜爵、提高粮食价格、抑制商业发展等法律,充分调动秦人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使农民尽力耕作和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由于文化传统与农业政策的相互促进,秦国的农业生产力井喷式发展,农业生产水平得到空前提高,一举改变了秦国的贫困落后状况。加之郑国渠等一系列水利设施的建成,秦国的农业生产如虎添翼。最终使秦国成为战国晚期农业生产最为发达的诸侯国。由于劳动效率较高,粮食积贮丰富,才有了“秦国境内,粟如丘山”,“秦富天下十倍”的说法。关中在当时也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这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是秦国非常重视民意。人心向背决定成败。秦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潮流,符合人民迫切需要天下安宁的要求。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历史就是诸侯各国争夺土地、兼并人口、战争连年不断的历史,战祸极其残酷。到后来,虽然只剩下七个大国,可战争规模却越来越大。一场大战之后,交战各方伤亡人数往往以十万计。长期战争使得各国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因此,当时的人民迫切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统一已成为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希望。秦国统治者认识到人民渴望结束战争,因此,主动顺应这种期盼。同时,秦国统治者还看到大批有识之士渴望实现人生价值的迫切愿望,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秦国对人才无论出身门第的高低,不管原来所操的职业贵贱,一旦经过试用确定是出类拔萃者,就给予高官,赐予重金,甚至拜为相将。这对东方各国的人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百里奚、商鞅、张仪等外来人才纷纷来秦并帮助秦国形成了经久不衰、日益繁盛的局面,秦国国力借助他们的智慧得以增强。成为“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无敌于天下”的强国。

  四是秦国非常重视发挥自身优势。秦国地处关中盆地,地理环境优越,地势险要,有险可守。除了易守难攻以外,关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极为优良。在司马错平蜀后,蜀地也成为秦国的粮食基地和铜铁木材基地,再加上西北地区出产的牛马,这些丰富的资源为秦国统一战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持。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让秦国最终在七国争雄中胜出,统一了中国。秦朝结束了五百多年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统一后,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与改革,建立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与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统一了文字、货币与度量衡,这些开创性的措施,为以后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毛泽东同志对此评价为:“百代犹得秦政法”。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与赵高乱政导致大规模平民暴动起义。建国15年后,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这样一个伟大的帝国,如此迅速的土崩瓦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主要由五个方面的原因所决定:

  一是秦朝的执政理念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国的经济经过春秋战国长期战乱已经非常萧条,本应在统一后实行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其生产积极性。但是秦朝统治者却反其道而行之,不顾发展情况,仍然保持固有战争思维,走军事斗争路线,没有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来,不注重民生改善,而是好大喜功,南征北战,战事连绵,虽然疆土不断扩大,但频繁战事使民不得休养生息,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同时,急于推进多项大型工程建设以巩固统治,如开建秦直道与灵渠、修建秦长城、兴建阿房宫、兴乐宫等离宫及帝陵,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

  二是秦朝的执政措施大兴土木、开疆拓土。秦统一后,为了维护统治和满足个人享受,秦朝的执政措施更为偏重兴建大型工程,而且这些大型工程几乎都是同时进行,全国劳力被大量征召。其中筑长城用40万人,南戌五岭用50万人,修建秦始皇陵和阿房宫达70余万人,加上其他劳役,役使人数超过200多万。秦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左右,而服役的人数总计不下300万,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5%,仅修陵墓一项的花费就占到当时全国财力的1/3,这么庞大的劳役必然严重影响国家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三是秦朝的社会治理重用刑法、横征暴敛。为了保证长城、直道等庞大工程的实施,秦朝统治者以加重刑罚作为征召劳役和赋税的手段,把法家思想推向了极端。法网密布之下,让国内出现了街道上往来都是犯人,市集里牢笼密布的恐怖景象。在这样无休止的徭役、繁重的赋税和残酷的刑罚之下,忍无可忍的劳动人民只有揭竿而起,以推翻秦王朝的残暴统治。

  四是秦朝的统治者贪图享受、骄奢淫逸。秦统一后,统治者忘记了创业时的艰辛,秦始皇不但为他生前享受建造了豪华的宫殿群,还为其死后修筑了豪华的陵墓。此外,秦始皇还五度出巡关东,封禅与刻石。据记载,秦始皇在全国修建了700多座离宫别馆,其中咸阳都城附近的270座宫殿之间还用复道、阁道、甬道等建筑连接起来。规模宏伟的上林苑中离宫别馆比比皆是,鳞次栉比,各种珍禽异兽应有尽有。为了修建这些规模壮观的宫殿楼阁,秦始皇动用了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对人民造成了莫大的灾难,因此当时曾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民谚。

  五是秦朝的文化建设缺少办法、简单粗暴。战国时期群雄争霸,秦国由弱变强,最终横扫六国一统天下,靠的是“耕战”。这种对内促进农耕、对外发动战争,辅之以强大法制体系的统治模式在战争时显示出其高度的有效性。然而,秦帝国建立后,政治生活的主题也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要让百姓在思想上认同秦政权的合法性和领导权,就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但秦统治者并没有重视这一问题,仍然沿用惯性思维,以为凭借严苛的法律就能够征服人心,就能够让人民认同。结果适得其反,六国之人不但没有消除亡国之恨,反而更加仇恨秦朝的残暴统治。一般百姓如此,以张良、项羽等为代表的六国的名门望族也是如此。他们暗中行动,时刻准备夺回失去的政权。正因为如此,秦末农民大起义很快就演变为六国贵族的复辟斗争。由于秦统治者在国家文化认同问题上的无所作为,最终导致秦王朝意识形态统摄功能缺失,这是秦帝国快速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18
一. 统一中国后,没有让人民休养生息。
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国以后,仍然北伐匈奴,南征百越,这使得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更加苦难深重,不负重荷。
二. 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修长城的苦痛,可以通过孟姜女哭倒长城,可见一斑,另外统一后秦始皇下令修直道,驰道,这也是极为艰巨的工程。直道是通往边关前线的直路,无论遇到高山还是湖泊,仍要挖山土埋,以求其直,而驰道好比现在的高速公路,需要马车能够奔跑,别说是十条二十条,就是一条,其工程之大,劳民之重,已是前所未有。这些是有用的,没用的如修陵墓,宫殿,更是举不胜举,最著名的便是极为奢华的阿房宫。
如此压榨人力物力,致使民不聊生,民怨沸腾。
三. 不能顺应潮流,依然残暴统治。
统一后秦仍实行商秧以来沿用的法家政策,没有融汇百家之长,最著名的“焚书坑儒”,就是约束思想,残酷统治的典型例证。
法家政策是以严酷的法制统治人民,其严酷程度,历史罕见,这种政策有其利,是秦统一中国的基础,有先进性,但物极必反,又因其残暴一面,令秦迅速灭亡,令人不免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叹。秦始皇渴望大秦江山千秋万世,可是只持续了二世,这恐怕是他作梦也想不到的。
秦朝灭亡的原因,成为后世封建王朝的前车之鉴,吸取教训,方能进步,方能久安,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国,没有经验教训可以遵循,这使他注定成为,一个悲剧英雄!
第2个回答  2015-12-18
  每个事物,大到宇宙,小到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一个过程,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换句话说,任何国家都存在着政权的更替,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秦国的“其心也勃”跟商鞅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沿用郑朝的郡县制,秦朝一跃实力大超战国其他国家。”其亡也忽“,这个是很快的,大乱之后无大治,秦朝有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加上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治这么大地盘的皇帝,难免有所失误,导致了秦朝的“其亡也忽”。
第3个回答  2015-12-18
兴:奠定民族统家基础建立封建主义央集权制度世产深远影响。
亡:利于世吸取秦亡教训进行休养息建立强盛西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