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动》这种普通的纯爱电影为什么评价会这么高?

我觉得故事情节很一般啊

电影《怦然心动》作为一部纯爱电影能这么受欢迎,我觉得离不开影片中表现出来的成长性。主角在青春里尝过酸涩甜蜜,于是学会什么是爱,观众怎么会不对这种少年的爱恋动心。

朱莉觉得自己对布莱斯一见钟情了,他那双蓝眼睛像幽深的宇宙摄人心魄,只一瞥,便让年幼的朱莉怦然心动。这一瞬的心动却带来了不可预计的后果,朱莉从此满心满眼都只有布莱斯了,不管布莱斯如何拒绝和躲避,朱莉都觉得他只是羞于表达,甚至当布莱斯找“校花”假装交往做挡箭牌时,朱莉也只是觉得布莱斯被虚有其表的“校花”蒙蔽了双眼,她单方面甜蜜的爱着布莱斯。二人都慢慢长大了,经过一系列事件和误会,朱莉渐渐发现布莱斯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虽然有帅气的外表,但并不代表着他的内心也如表面一般漂亮。

朱莉更渐渐明白,有些人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表和智商并不是判断一个人是否美好的所有依据,就算是智力有障碍的叔叔,依旧在亲人眼里闪闪发着光。朱莉成长起来了,她明白了许多以前未曾悟到的道理,她开始审视自己对布莱斯的喜欢,这一切只源于最初的那一眼,她以为的一眼万年。观众喜欢纯纯的爱恋,但更喜欢看着电影的主角在成长,朱莉这个勇敢热忱的女孩儿,值得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爱,当她终于发现爱的真谛时,观众更会觉得欣慰,就像看着自己的女儿终于长大了。

成长总是伴随着缺憾和获得,《怦然心动》里少男少女学习着何为真正的爱,观众也为他们的小心试探操碎了心。结局总算是美好的,新生的树苗下,就让时光定格在四目相望的那一刻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05

这部电影被归类为纯爱电影,顾名思义,纯洁而美好。在我看来,它之所以评分很高,用另两个词形容的会更加准确:真实和感同身受。

它是我最喜欢的电影,没有之一。

爱情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来的无声无息,来的莫名其妙,和年龄无关,和万事俱备也无关。爱情种子的萌芽也许就发生在初次见到布莱斯的那双漂亮的蓝眼睛时,也许就在朱莉爬上梧桐树观察邻居一家时,也许在他和她的课堂上。总之,女主朱莉对男主布莱斯可算是一见钟情,她就在想啊,这么漂亮的男孩子,我总有一天会亲上他的。哈哈哈,才几岁的小女孩,是不是觉得太夸张?并没有,人天生是感情的动物,都会对美有向往。于是,朱莉竭尽所能的向布莱斯示好。

朱莉是个很漂亮,很善良,很有原则的小女孩。她对梧桐树非常执着,始终坚信做在梧桐树上仿佛就能看到所有美好的东西,忘掉不愉快。所以,在电影中梧桐树也成为了一个不能说话的主角,贯穿了男女主的童年,伴随女主长大,倾听她的少女心事。后来,作为小树苗,成为他们懵懂初恋的见证。

可是,漂亮的小女孩并没有得到心仪的男孩子的喜欢。大概这就是我想说的真实吧。我喜欢你,你不喜欢我。应该是所有少男少女无疾而终的暗恋最好的概括。

王子与公主,骑士与灰姑娘,这些童话故事里的情节,距离我们都太遥远。我们大多数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青春正好的时候,将所有美好的情感都悄悄给了一个优秀的人。就像女主一样,我们也曾幻想会在一起,会觉得自己很好,为什么他不喜欢我呢?想不明白却还是没有放弃。是啊,在这一段长达几年的暗恋中,哪怕你像男主布莱斯一样,丢了女主宝贝的鸡生的蛋,丢了我小心翼翼满心欢喜送给你的那颗心,我还是觉得你好,我还是喜欢你。这才是现实中真实的初心萌动的暗恋。

电影后面,女主最好的朋友——梧桐树还是被砍掉了,在家人的鼓励下,她又中了一棵小梧桐树苗,这个时候,她已经对男主很失望了。因为他不懂她,不懂她对梧桐树的执着,不懂她为什么非常宝贝她的鸡,不知道她把她所能给他的最好的礼物鸡蛋送给他的心情,不仅不懂,还因此伤害了她。是的,我喜欢你,但是也不是毫无尊严。我的确对你一见钟情,欢喜了你好多年,可是,这样不被回应,而且三观融合不到一起的爱情也不是我想要的。哪怕很不舍,我也要放弃你了。女主这时几乎下定了决心,不再喜欢这个心灵空洞的男生。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又发生了。男主布莱斯受到了女主的冷落,这时的他内心十分纠结,既有不适应也有怀疑。他真的喜欢上这个黏人的怪女孩了吗?在看到朱莉的眼中确实不向往常那般有迷恋、崇拜和爱意,他终于确定了,他喜欢上她了。

不是占有欲在作祟,是他对她日久生情了,而他并不自知。男孩子天生的好强和自尊让他从始至终都在回避着这个女孩带给他的影响,布莱斯不愿意承认外公对她的好感是正确的,不愿意承认坚持借鸡下蛋获得了科技奖的朱莉是多么迷人,不愿意承认自己对她有了最纯真的情感。直到他意识到,他可能要永远失去她的爱了。

这是感同身受。每一位看这部电影的人,不论是少男少女,还是已经为人父母,都曾经历过这般纯真美好的岁月,都遇到过让自己初心萌动的人,由于种种原因,也许身边的人早不是当年的人了,也许大家都有过失去的遗憾。所以,大家会生气,朱莉那么好的女孩子,布莱斯为什么不喜欢?也会开心,在最后,男孩女孩不曾有这段青春的遗憾。

除了上面我个人认为更重要的两点,这部剧整体上也非常小清新,歌曲醇厚动人,色调温暖青春,在家庭的描写上也很有爱,整部电影没有生离死别的大悲镜头,也没有一波三折的高潮,更像是缓缓流动的山泉水,从心头淌过,舒服熨帖,缓解了你的疲惫,让你只想慢下来静静地享受。我想这就足够了,成为它评分高的理由,毕竟,不是所有的情节好的片子都能给观众带来这种舒适的观影体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13

《怦然心动》,是于2010年上映的美国纯爱电影,讲述了女孩朱莉对新邻居加的男孩布莱斯产生了好感,并开始追求布莱斯,但布莱斯显然并不喜欢朱莉,并感到十分困扰,直到后来,朱莉愿意为了一棵树而坚守奋斗,使得改变了布莱斯开始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并逐步试着接受朱莉,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也即将开始。可见,实际上,《怦然心动》故事的线索非常简单,思想内涵也很单纯,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为什么能得到如潮的好评呢?笔者认为,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便是:纯爱,所以纯美。纯美的享受,自然更能俘获观众的心。

故事中,朱莉对布莱斯的爱是纯美的:当她还是个小孩时,她就是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布莱斯,尽管这份爱并不是布莱斯所盼望的,但她依然傻傻的为他等待,并且只是单纯的爱着他。也正是朱莉内心的善良和单纯(从对树的坚守就可看出),才使布莱恩慢慢的爱上了他。这份单纯的美好,对观众来说,着实是一种享受,自然会对影片给予高度评价。

摒弃传统桥段,简单而直接的纯爱,反而使电影更为突出。《怦然心动》,没有所谓的“虐恋”,没有老套的剧情发展,就是平凡而美好的爱恋,不依靠剧情的一波三折和故事的复杂化吸引观众,而切切实实的用真心、真情、真体验感染观众。这是更高层次的打动,是更纯粹的享受。面对如此佳片,观众的好评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3个回答  2018-09-25

作为看过好多遍《怦然心动》的拥趸表示,这类纯爱电影的确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在观众情绪低落的时候,每看一次都是一次成长和自我激励,因为它让人读懂童年、青春和爱,让人学会理解、包容和相守。

《怦然心动》以及类似的纯爱电影都有着大致的剧情导向,它们多聚焦孩童时代,关注青少年之间不夹杂复杂利益的情感,并用他们的成长来为这段情感注脚,结局多是美好,但也有伤感和分离,而这些恰巧也都是童年和青春期会遇到的,是每个人记忆中可能出现的真实。

以《怦然心动》为例,纯爱电影评价高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1、情感来源生活

谁人不怀春,谁人无初恋?每一个从幼儿到成年的人,都经历过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间,那时无忧无虑,却也是性启蒙时期,关于异性有着无比的好奇,对待爱情又开始有着朦胧的印象。纯爱电影则主要聚焦这段时期的情感,并不断再现最为真实的故事,而真实的情感能够打动人。《怦然心动》中女主最初单恋男主的设定,以及后期男主发现并爱上女主的过程,都经历着各种挫折,像极了生活中的人们会遇到的可能。

2、剧情引起共鸣

纯爱电影的剧情设定往往也很接地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大众最广泛的共鸣。《怦然心动》将这种淳朴唯美的情感作为剧情主线,以两个自幼相识的男女孩童作为主角,用他们对待彼此的态度转变引导剧情,让人们沉浸其中,不自觉的想起最初的自己,以及那段美好的青春年少。这种情感共鸣是纯爱电影的优势,也是电影感人肺腑的基础。

3、聚焦角色成长

只有爱情无法撑起一部电影,对于纯爱电影也是如此,电影的思想性和批判性往往需要更为深刻的主题,而纯爱电影往往更为关注角色的成长,因为成长本身就伴随着爱情、亲情、苦痛、分离。在《怦然心动》中,这种成长更为直观,也更有吸引力。女主对一棵树的坚守,实际上是内心对美好的坚守。而男主对女主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不同的认知,也是一种认知的成长。人们可以在类似电影中看到困境和角色的努力,而这正是电影引导观众、让人念念不忘的魅力。角色在成长,对于观众,何尝不是一种成长。

在众多纯爱电影中,《怦然心动》将这种青春的故事表现到极致,无论是充满惊喜的反转还是来源生活的情感,无论是引起共鸣的剧情还是指引成长的主旨,都值得成为经典。

第4个回答  2018-09-06

《怦然心动》的成功就是在于,他拍出了一般少男少女懵懂的青春爱情,或者说拍出了很多人青春时期理想中的爱情。题主觉得剧情很一般,的确这个故事没有什么戏剧化的冲突也没有特别有张力的对峙,甚至男主意识到自已对女主的感情后追回女主的过程,也不像成人爱情故事那样跌宕起伏,但是这就是单纯的青春爱情。

女主对男主一见钟情后大胆追爱,这是人很多青春时代畅想过的行为,希望自已在那个时候对喜欢的人大胆表白,这种设定很有共鸣。另一方面女主这样的人设也非常有魅力,大胆、懂自已、做自已,她的优秀不在于外表与心机,而在于大气的行为。

当女主对男主失望选择放弃时男主意识到自已早已喜欢上了女主,这样的情节虽然狗血却也现实,跟现实中很多人不懂自已,失去后才追悔异曲同工。有人少观众觉得他追回女主的过程不够虐,女主原谅的太快了。但是站在十几岁的角度,其实心中没那么多小九九,一段持续了多年的感情,不是那种容易轻易放手的,这种设定,共鸣更多。共鸣,是这部片子成功的一大因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