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努力却不知道方向,应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不知道方向是很正常的表现。因为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绝大多数中学生的终极目标就是考上大学。,绝大多数中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明确的规划和想法,对从事什么工作都没有都没有一点概念。所以这时候,我们首先要广泛的了解学校专业和他们的前景;然后一个人这么大岁数了肯定有自己的喜欢的东西,发掘一下兴趣;最后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更长远的未来。

1、如果自己一脸茫然什么都不知道,最应该做得难道不是根据往年填报志愿的书,后者搜索一下热门冷门专业自己先多了解了解啊。。我自己高考完也是抱着先了解了解的心态。看到法学想到自己挺喜欢《今日说法》的,而且也是热门专业,将来也不会差。翻到外语,自己又比较喜欢外语,而且做翻译怎么也不会饿死。所以当时就不茫然啦,可以考虑自己的未来啦。

2、一个已经或者将要成年的人经历的大事小事也不少啦,对自己有什么兴趣或者有什么优势短板都应该了解的差不多了。所以,这时候就努力发掘一下自己的兴趣和大学专业有什么关联呀。如果自己觉得教人做题挺好,那就尝试了解师范大学的数学系物理系。如果以后像做个科学家,那就去看看物化生哪些大学比较好,这都是很简单的操作。

3、大体有了方向之后就应该考虑得更长更远一点的目标啦。比如大学之后是继续升学读研读博还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之后的工作想要在哪个城市,具体从事什么行业之类的问题。这些事不需要考虑的十分细致,毕竟有时候真的计划比不上变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高考结束选择专业一般人都是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是父母的选择去选择,我觉得最明智的选择还是根据自己兴趣去选择或者说是根据自己所擅长的方面去选择。到你真正去上大学的时候,你会愿意去学,你会真正的学到一些东西,因为自己从心里里真正的爱一个专业,真正想去做好的话,会自己竭尽全力去学习,并不会像其他大学生一样,只是为了拿大学的学位证书而去学习。

但是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即使是到了毕业,还是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以及自己的擅长之处是什么。我觉得这有几个原因。首先,是不敢去尝试,其实没有人天生就知道自己应该做做些什么才对自己比较好。也不要局限的认为自己哪方面肯定不行,在一些活动中,不管是关于什么的都可以去尝试,把你各方面的能力都展现出来,以此对比总结出你最擅长的一面。

当然,也要去见识更多的东西,只有我们见识到的东西多了,了解的方面多了,我们才可以更清楚的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不要只做一只井底之蛙,多去外面走走,见一些新鲜的事物。高考完之后,差不多会有3个月的假期,完全可以趁这个假期去你想去的城市,甚至是你想去的国家,去体会各个地方不同的民俗风情,去感悟各个国家不同的风俗文化,都可以一定程度上拓宽我们的视野。

并且当我们见识的东西越来越高级,越来越精致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原来我之前羡慕的东西,人和事真的放在大千世界都不算什么,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有些的人太多太多了,高级的东西也是数不胜数。这样的话,我么会给自己确立一个新的目标,这个目标也会更加远大,不局限于眼前你的一亩小小三分地。

第2个回答  2019-05-22
想一个以后的样子,比如十年之后想自己是什么样子,再想想怎么样才能达到那样呢?要是达不到,不如要求再低点,就这样慢慢的修改。如果感觉好乱哇,可以拿张纸,拿个笔,想到啥就写啥,慢慢完善嘛。
第3个回答  2019-05-22
专业课是必须要学好的,课余时间规划一下未来,想想你将来想做什么,和英语有关吗?如果和英语有关,需要取得哪些证书,要具备哪些能力?确定这些后,你也就知道朝着哪个方向努力了。再接下来就是和同学一样,努力学习了。大学四年很重要的,直接关系到你的未来,所以不要浪费了。如果觉得动力和行动力不足,不能很好的规划自己的人生,也可以随大流,到21天训练营中寻求帮助,可以事半功倍。
第4个回答  2019-05-22
不知道该往什么方向走,就随便找个方向努力走下去,一步步往前走比原地不动要好的多,路是人走出来的。努力的过程能让人充实踏实,努力的经历能给人经验教训。想的越多越容易迷茫越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只有做过了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适不适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