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如题所述

“史记”这个词的概念,原本是泛指历史书,尤其是多用以指先秦的史书。汉朝人大都是这么叫的。如《六国年表》说:“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太史公自序》说:“自获麟以来四百余载,诸侯相兼,史记放绝。”汉朝以后也还有人偶尔这么用,如晋朝杜预所作的《春秋序》说:“《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如此等等。在这些地方,“史记”的含义都略同于今天的所谓“史籍”。

司马迁的著作在西汉以至东汉中期,都是称作《太史公书》、《太史公记》,或者简称《太史公》。如《太史公自序》说:“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司马迁自己是这样称呼的。《汉书杨恽传》说:“恽始读外祖《太史公记》。”《汉书艺文志》六艺春秋类有《太史公》百三十篇,东汉初的班固是这样称呼的。《论衡超奇》说:“长生作《洞历》十篇,与《太史公》表纪相似类也。”又说:“班叔皮续《太史公书》百篇以上。”当时的王充也是这样称呼的。

“史记”是从什么时候成了司马迁这部历史和文学巨著的专称的呢?清朝梁玉绳说:“《史记》之名,当起于叔皮父子,观《汉书五行志》及《后汉书班彪传》可知。”(《史记志疑》)日人泷川资言也以此说为是。这个说法是不能成立的。《汉书五行志》说:“后楚有白公之乱,陈乘而侵之,卒为楚所灭。史记夏后氏之衰,有二龙止于夏廷。”这里的“史记”二字是指根据历史记载,不是书名。而作为书名的,在《艺文志》里明明是《太史公》。至于《后汉书班彪传》,那是刘宋时人范晔作的,根本不能作为汉朝有此说法的凭据。

多数人说,“史记”成为司马迁著作的专称是魏晋以后的事。这个说法又似乎太晚了。我认为“史记”成为司马迁著作的专称,是开始于东汉后期。据《东海庙碑》:“阙者,秦始皇所立,名之秦东门阙,事在《史记》。”

按,此碑立于汉桓帝永寿元年(155)。又,《执金吾丞武荣碑》说:“阙绩传讲《孝经》、《论语》、《汉书》、《史记》、《左氏》、《国语》,广学甄微,靡不贯综。”按,此碑立于汉灵帝建宁(168—171)年间。又,蔡邕《独断》说:“四代狱之别名,唐虞曰士官,《史记》曰‘皋陶为理’。”按:蔡邕死于汉献帝初平三年(192)。这些都是见于汉末文字记载的,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

到魏晋时期,当然就更多了,例如《三国志王朗传》记载王肃对魏明帝说:“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刘向、扬雄服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谓之实录。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张裔传》说张裔“治《公羊春秋》,博览《史》、《汉》”。《三国志》记的是魏、蜀、吴事,作者陈寿是西晋人,说明到三国时代《史记》作为司马迁著作的专称,已经流行得很广泛、很普遍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