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面积是多少?

如题所述

九江学院的占地面积约3669亩。

九江学院(Jiujiang University),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坐落于庐山之麓、鄱阳湖之畔,由江西省领导和管理,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实行军地共建,省、市(九江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

九江学院由九江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九江师范专科学校、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和九江教育学院等四校于2002年3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九江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81年的解放军企业干部学校;原九江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8年;原九江医学专科学校肇始于1901年创办的但福德护士学校;原九江教育学院组建于1985年。


截至2022年1月,学校现有一校两园,其中丹枫园2100亩,紫薇园1569亩;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26万余册、电子图书175余万种;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下设23个二级学院,2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附属口腔医院、1个江西省脑血管区域医疗中心,开设本科专业78个;有全日制在校生3.2万余人,教职工2679人,其中专任教师1960人。

历史沿革

1981年,解放军总后勤部批准解放军企业干部学校创建,为军队企业化工厂培训干部。

1983年,解放军企业干部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企业管理学校,行使正师级职权。

1994年,解放军企业管理学校升格为九江财经高等专科学校。
九江师范专科学校

1927年,江西省立九江中学(女子部)改建九江女子师范学校。

1950年,九江女子师范学校更名九江师范学校。

1958年,升格九江师范专科学校。

1962年,九江大学(部分)分建九江师范学校。

1976年,九江师范学校改建江西师范学院(九江分院)。

1978年,江西师范学院(九江分院)分建九江师范专科学校。

九江医学专科学校

1901年,但福德医院附设护士学校创建。

1951年,江西省第三医士学校创建。

1952年,但福德医院附设护士学校、江西省第三医士学校合并组建江西省九江市卫生学校。

1955年,江西省九江市卫生学校更名为江西省九江医士学校。

1958年,江西省九江医士学校升格九江医学专科学校。

九江教育学院

1985年,九江教育学院创建,后成为九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合并建校

2002年3月,教育部批复同意九江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九江师范专科学校、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和九江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九江学院。

2004年,九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并入九江学院。

2012年11月,学校入选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名单。

2014年11月,解放军第171医院正式挂牌为九江学院附属171医院。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1月,学校设有23个二级学院,2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附属口腔医院、1个江西省脑血管区域医疗中心,开设78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5月,学校共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一大学科门类,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2个。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域管理与生态保护

省级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中国古代文学、思想政治教育、会计学、旅游管理、材料加工工程、凝聚态物理、植物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1月31日,学校有教职工2679人,其中专任教师1960人,教授、副教授910人,博士630余人,研究生导师114人,其中博导7人。现有“双师双能型”教师325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10人,省“赣鄱英才555工程”3人,省“双千计划”入选者4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0人,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青年井冈学者”奖励计划人选3人,全国学术类会计领军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金牌教授2人,省优秀高技能人才1人。128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兼职和客座教授。柔性引进国内外等十余个高水平学术团队。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5月,学校有35个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包括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创新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有186个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有8个高职高专省级示范专业和系列优质课程,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生物科学

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室、物理实验室、车辆工程基础实验室、基础生物学实验室、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室、化学工程基础实验室、计算机原理实验室、机械检测及仪器仪表基础实验室

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药学综合实验室、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验室、自动化中心实验室、土木工程结构与检测中心实验室、会计实践仿真实验室、旅游规划设计与开发实验室、社区护理综合实验室、数控技术实验室、电子设计与开发实验室、凝聚态物理实验室、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实验室、国际贸易高仿真实验室

省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艺术设计、旅游管理、金融学、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教学团队:国际贸易教学团队、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团队、基础生物学教学团队、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教学团队

省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理论、物流管理、生物化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程序设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大学体育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机械制图、大学物理、中级财务会计、生物化学、程序设计基础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农村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行业互动的旅游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护理实验教学中心、现代会计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数控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货币银行学、计算机网络、旅游市场营销、普通化学、西方会计、系统解剖学

省级优秀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网页设计与制作教程、大学生个人品德修养、大学语文读本、财务软件实训教程、财务管理、电工电子实验指导、精细化工实验技术、儿童护理(第二版)、正常人体功能

合作交流
截至2016年5月,学校与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芬兰、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国际农村医学教育中心得到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大力资助;创办了柬埔寨第一所学院,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5月,学校共有33个科研机构,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

科研成果

2015年,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7项,2012年学校获准立项国家级项目1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2012年,获得多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发表核心级以上学术论文800篇。此外,2014年学校完成的“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的制备、能量输运与转换机理研究”成果获江西省政府自然科学二等奖。

截至2016年5月,学校共有33个科研机构,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7年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九江学院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300余万册,电子图书200余万种,引进CNKI、SCI、SD、EI等中外文数据库65个;年订购纸质期刊约1400种、报纸110余种,自建有“生态·鄱阳湖”、陶渊明文化研究等8个数据库,基本形成了覆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校徽

1、校徽以双环图形构成整幅图案,象征着当今古与今、天与人、人与人通贯融合的时代风貌,寓意九江学院顺时而动,与时俱进,前程无限美好。

2、校徽外环以不同风格的中、英文“九江学院”组合,醒目地推出九江学院校名。上方“九江学院”四个行楷汉字,系江西省首任省长邵式平所书,端庄、遒劲、厚重、典雅,极具华厦传统文化光彩,又别具个性魅力与亲和感。下方“JIUJIANGUNIVERSITY”为九江学院大写英文名称,映现出西方文化色彩。二者结合,展现了九江学院办学融合古今、贯通中西的眼光与胸襟。

3、校徽内环中部水平线上方为庐山五老峰剪影,下方为象征长江的水波纹,二者组合,凸现出“一山飞峙大江边”磅礴诗意,鲜明地显现了九江山水秀甲、人杰地灵、得天独厚的特点与优势,突出了九江的形象;寓意九江学院乃人文福地,既得天地之灵气,又富人文之化育,其源也远,其流也长。

4、校徽内环上方为一跃动的白鹿。白鹿之象,在中国向为友善、祥和、敏慧的象征。古代学子及第,多设“鹿鸣宴”并歌《诗经·鹿鸣》以贺。白鹿形象又与庐山白鹿洞书院相关联。

5、校徽内环下方的“1901”字样,为九江坦福德护士学校创办之年,是九江学院历史的起点。

6、校徽外环两侧分别有一颗五角星,取“双星辉映”之意,表示九江学院的办学体制为“军地共建”、“省市共建”。

7、校徽整体标志采用蓝色系色彩。蓝色既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又具有自然、渊博、和谐、发展的文化意味,与整个徽标形象的内涵和谐统一。

校训
“竞知向学、厚德笃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