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广州话」的「腔」和若干「广州话」之俗语?

如题所述

「便宜老窦」即「继父」,不过为贬义 「便宜仔」就即是「继子」 但是广东话「便宜」就不是「继」的意思! 「老婆本」就是用来娶老婆的钱 「棺材本」通常是老人家储下来的钱,用来死后殓葬等用的。 老实说,中国香港人说的广州话跟正宗的广州话发音上是存在差别的。但是,「中国香港广州话」仍然是广州话。 其实,广东话跟广州话的定义是不同的。因为广州话跟客家话,顺德话等都是广东话的一支。 中国香港广州话读音的转变是何时发生怎样开始发生的我也不清楚。不过所谓「十里不同音」,音有转变是正常的事。不过,中国香港广州话仍然是广州话,因为它能与正统广州话能作正常沟通;而且说变种也就太夸张了,还未至于那种地步! 或者是母语的问题。大陆地区的母语是普通话嘛,声调很清楚明显是分了四个,可能这亦影响了广州人说的广州话吧!中国香港则没有如此,所以语音没抓得很紧,甚至有「懒音」的情况。 不知在哪里听过,其实早期中国香港的广州话跟正宗的没两样的。 反观,现在如果中国香港人听广州人说的广州话,反而觉得有少许土气呢!因为用的字较接近普通话用字,文法亦偏近普通话,作为以广州话为母语的中国香港人相对起以普通话作母语的广州人,听下去是怪怪的。
参考: 自己
1-4题大家的答题大致相同,不像再重复作答 腔调方面,因为中国香港原属宝安县,离广州有200多公里,又受外来移民影响,语调日渐受中西文化不同影响难免又所偏差,语调日见低沉而不自觉,加上受环境所限市民说话一般较快所以渐渐省略尾音。
1.何谓「便宜老窦」? 2.何谓「便宜仔」? 3.何谓「老婆本」? 4.何谓「棺材本」? 5.广州话(广东话与中国香港的广东话腔调差异问题 以下回答: 1.便宜老窦===指男人与有儿子的妇人结緍
广府话称之为「便宜老窦」. 其中一种解释: 买一货物
买一送一
那就是便宜
在此比喻娶个老婆连送一个儿子; 另有人说讨了老婆不用付出就有个儿子(那不只是便宜
那是免费儿子) 2.「便宜仔」===承上解释
那是以父亲角度看这事情
是嫁过来的女人本身跟前夫(或未婚生子)所生的儿子! 第1及2有人说是贬义
事实上以2的贬义较明显
以前1及2都带点挖苦(一般是穷人才娶再婚或有孩子的妇人)
有时「便宜老窦」还可用来占人便宜骂小伙子! 3.「老婆本」===指一般指普通百姓(非指有条件有钱人)储蓄一笔打算娶老婆的钱 4.「棺材本」===指以前老人家到某年龄就会打算一笔钱买寿板(棺材)
那叫.「棺材本」既有添福亦有添寿之义
也是准备他日百年归老之用!现代广府话引用其作身后事用的钱
引申作最后的本钱! 5.广义广东话(粤语)指广东地区的方言
狭义指广府话!因广州是商贸繁荣
是富裕地区
是广东省府代表
广州市地区经济占优势
(语言优势以经济影响力或政治影响力为主导)在外面世界一般只认识广州话!中国香港白话及广州白话是同种同源
同样该称广府话! 至于广州话的叫法是地区为名
同样本港白话可叫中国香港话
事实上没大区别!区别在于中国香港受外国人管治
在香治港政治语言敎育文化都受外在影响(国际大都会
语言文化交流频繁)
广州是国家管理
语言文化受国内影响为主
所以语音腔调及新生词汇稍有差异
那只是大同小异
不影响沟通! 有人说中国香港人听广东话有感觉怪怪的感觉
反过来是同样情况! 那是双方语音腔调不同的后果
不应说谁好听更清脆悦耳
那是主观的感觉!夸张点说正如鸭子听你的话肯定没鸭的叫声好听的情况一样! 16/02/2009 02:02 2009-02-16 02:24:26 补充: 补充 广州只是广东话语言代表区
粤语早秦汉期间已存在(与今天有所差异能)故不能因此说是发源地
情况有如北京话不能说是普通话发源地一样! 本人期望有缘在此看到有相关粤语发源地资料! 看了你的综合问题
你说的「广州话」其发源地是「广州」
如所指是广府话则有待商榷
如单指广州本区语本人不会反问! 16/02/09 02:23
参考: 本人
「老窦」即 老头
爸爸 要当爸爸
就要有 ***
甚至要抚养. 即是要先付出. 「便宜老窦」的正确意思是当爸爸
但儿子不你自己亲生的. (因为事先不用付出
所以说「便宜」) 而相对地该儿子就是「便宜仔」
不一定解继子
亦可解「妻子与她的外遇所生的孩子」 这两个词语都有一点贬义. 「老婆本」的本
是本钱的意思
即「娶妻的本钱」 而「棺材本」即「死后殡仪及棺木的本钱」
何谓「便宜老窦」?= 即 系 契 爷 何谓「便宜仔」?....= 即 系 契 仔 何谓「老婆本」?..= 准备买老婆饼既钱 何谓「棺材本」?..=准备买棺材既钱
何谓「便宜老窦」?其实那是一种带贬低的意思
要是一个女人带自己前夫所生的儿女去嫁比另外一个男人
而那男人就是所谓的便宜父亲了. 何谓「便宜仔」?按上面之关系的话
那带来的儿子就是便宜仔. 何谓「老婆本」?足够去讨一个老婆的钱
包含礼金
摆酒席等等之费用. 何谓「棺材本」?足够死后需要支付之开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10
广州话是一种使用粤语方言的中文口语,主要在中国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区使用。以下是一些关于广州话“腔”和广州话俗语的解释:
1. 腔:广州话的腔通常是指说话的口音、腔调和用词习惯。由于广州话是广东地区的主要方言,因此在不同的地区和社群中存在差异。例如,广州话通常有七个音调,包括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等,而普通话只有四个音调。此外,广州话还有一些独特的用词和短语,如“搞掂”、“睇住”等等。
2. 俗语:广州话中有许多俗语,这些俗语是广州人民在长期生活和实践中积累的语言文化财富。以下是一些广州话俗语:
* “跟住来”:这个俗语意思是“接着来”,表达继续做某件事情的意思。
* “睇准时”:这个俗语意思是“看准时机”,表达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的意思。
* “搞掂”:这个俗语意思是“办好事情”或者“解决问题”,常用于完成某项任务或者处理问题的场合。
* “二打六”:这个俗语意思是“地位低微的人”,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身份卑微或者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 “唔该晒”:这个俗语意思是“非常感谢”,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 “行街”:这个俗语意思是“逛街”,表达在街上游玩或者购物的意思。
* “食死猫”:这个俗语意思是“背黑锅”,形容冤枉无辜的人来承担错误或罪责。
* “有风驶尽利”:这个俗语意思是“抓住机会获取最大利益”,表达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来获得最大的好处。
以上只是一些广州话俗语的例子,实际上广州话中还有很多其他的俗语和俚语,这些语言文化现象反映了广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