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中国民族共体意识内容

如题所述

“筑牢中国民族共体意识内容”写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核心内容是实现“一个目标”,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达到“两个共同”,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增强“三个意识”,即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增进“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树牢“五观”,即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

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分析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深刻认识共同性的“同”具有主导性,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异”具有从属性,其存在必须以不削弱、不危害共同性为前提,尊重差异不等于保护落后,更不能人为固化和强化差异,影响共同体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

正确认识共同体意识与民族意识的关系,两者不是平行并列的,各民族的民族意识既不能自外于中华民族,也不能有悖于“五个认同”;正确处理统一与自治的关系,国家统一是各民族最高利益,民族区域自治是以政令统一、国家和文化认同为根本前提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

以政治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不懈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教育群众,引导各族群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己任,切实履行宪法赋予的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作贡献。

以教育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之中。从融入国民教育来讲,就是进教材、进课堂、进评价体系。

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树立和打造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通过创作和传播一系列有中华文化内涵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有中华文化内涵的文化活动,通过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来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是最根本的认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