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你觉得存在什么问题?

如题所述

作为大学生,看到这个问题心里有些五味杂陈,回答这个问题就像是在自己骂自己哈哈哈。

不过话说回来,当代科技这么先进,娱乐这么大众化,教育这么发达,肯定是过去无法比拟的。前辈们吃过的苦我们可以不用再经历了,生活不说富足起码也是够用的水平。但是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问题仍然是存在的,大部分不是缺衣少穿,而更多的是出现在心理和行为上。


    首先,可以说大部分的大学生都不够自律。这种自律不在于一定要早上五点起床背英语单词然后学到十二点,而是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敦促自己完成目标。目标不在多也不再杂,而是要合理规划,并且一旦决定做什么事情就不能偷懒划水,一定要认真做下去。

    其次,受大环境影响,很多同学开始了无意义的内卷行为,纸条占座屡见不鲜,不论是上课还是自习。最主要的是,有些同学占到了好位置也不努力听课或者学习,而还是在玩手机或者睡觉。这样的行为只不过是图一个心理安慰罢了,以为占到好位置就足以说明自己的学习态度,但殊不知学习的质量不在座位靠前靠后,真正爱学习的孩子不会被座位次序干扰到。

    然后,大学生有一些会有心理问题。当然这些心理问题不全是他们自己造成的,有同学和老师的因素在里面。小到和舍友相处,大到和老师接触,有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对大学生的心里造成打击。这种情况下可以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一定要专业,否则还不如不看)。但是如果是因为自己的颓废处境而感到绝望,这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来到了人生中最后一个(或许是倒数第二个)完整的学习阶段,夹在孩子和成人之间,大学生的处境无疑是复杂而充满变化的。无论如何,请各位大学生们振作起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样才算不虚此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15

1. 就业问题

总的来说,大学生对近年来中国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就业很困难,情况很严重,认为就业情况不严重或困难或不困难,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我国的就业环境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员岗位不匹配等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再加上我国高校毕业生的生活水平只会提高,无疑会进一步加大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压力。

2. 考研问题

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比较迅速的。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参加研究生考试来提高他们的学历。然而,研究生考试可以比作一场持久战,它需要大量的体力和充沛的精神,以及坚持和毅力。在漫长的准备期间,你也会遇到困难,如放弃,挫折和考试失败。

仍然有一些大学生在考研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是随波逐流或盲目决定考研,这会造成心理障碍。

3.感情问题

大学生失恋会造成非常痛苦的情感体验,失恋也会难以割舍痛苦的感情,还会加重不良的心理状态,所以心理苦恼,一系列的非理性行为,对自己造成伤害。

4. 生活的问题

作为当代大学生,摆脱了过去高考的压力,也挑起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时间就像生命。如何在大学生活充实,更好地把握现在,挑战未来,毕业后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问题。

5. 学习问题

大学生在学习上有太多的心理压力,经常感到沮丧或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他们总是担心自己的学习能力,担心可能的考试成绩,缺乏自信,过度焦虑,甚至坐立不安的饮食和睡眠。考试压力引起的心理症状有:反应迟钝、反应过度、焦虑、怕学、抑郁、厌学等。

第2个回答  2022-01-25

作为一名大二学生,我很乐意去讲述我在大学的所见所闻已经亲身经历。

1.大部分大学生都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浑浑噩噩的度过每一天。没有课的时候睡到中午才起来,懒得去食堂就点个送寝外卖,吃完了打会游戏,晚上也是如此,每天围绕自己的都是“吃、睡、玩”三字。这些大学生都属于处在迷茫期,暂时还无法真正意识到自己错误的行为。逃课现象很普遍,尤其是大部分男生,或许是昨晚上通宵打游戏,也或许是压根就不想上课。

2.懒惰,拖延症严重。我大一的时候就有严重的拖延症,不仅我有,我的确实大部分人也有。老师下发的作业,我们不会立即完成,而会等到寝室成绩较好的同学做完了,我们直接拿去抄,这是多么省事啊。正常来说,我们交作业的时间就是作业截止时间的前几个小时。我们不想做、也不会做,不做笔记、不复习,只想着期末临时抱佛脚,混个及格就行了。到了大二,也渐渐的意思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懒惰和拖延决不能成为自己的习惯,要想方设法的去改掉自己的坏毛病,这需要克服自己的心魔,也需要朋友的帮助和催促。

3.具有心理问题。大学繁重的学业,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将大学生压的难以呼吸。在重压下,部分大学生的情绪会遭到影响,会出现孤独、不愿与他人相处,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理疾病。大学生不仅要处理好与学校朋友之间的关系,也要真心相待室友,维护寝室室友的关系,复杂的人际关系交往,会让大学生说话谨言慎行,生怕说错话、做错事,而不愿意与人交往,在大学这是非常显而易见的现象。

4.大部分大学生没有正确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有钱就乱用,没钱就向父母要,买烟、喝酒、蹦迪、买游戏皮肤……拿着父母辛辛苦苦挣得血汗钱去做与读书没有一丝关联的事情,这不就是愧对于父母吗?她(他)们还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也不明白自己的未来会是怎样。能混一天就是一天,早日混完大学4年,拿个毕业证就可以解脱了。这些都是极不可取的,在大学的每一天都应当活的有意义,除了好好学习也更应该拥有一个好的生活。

第3个回答  2022-02-24

自以为是的权利  

一些学生对大学有一种曲解和自以为是的错误印象,可能是因为他们之前的成功让他们尝到甜头。于是就简单的认为,在大学的这段时间是大学为他们提供的享乐时间,或者是对他们获得成功的一种回报。有些学生曾一直备受瞩目而且从未真正失败过。他们会自以为是的想象他们想象中课堂应有的样子,在他们的观念里,如果他们表现的不尽人意,那问题也都是出在别的地方,而不会是他们本身。(他们总会抱怨,“为什么考试题会那么奇葩?”“这个课题的具体步骤就应该说得更清楚一点嘛”或者是“我知道这个课程有许多材料,可这些材料为什么不解释的再详细一点?”)这些学生总认为这些问题总是出在大学如何“教”他们的方式上,却从没体会过“学”这个具有前瞻性的活动。

糟糕的时间管理

这并不只单单是大学生会遇到的问题,绝大多数人都会遇到,但受它影响最大的却是大学生。哪怕是最优秀的、准备最充足的大学生也会低估,一个严格的教学安排会带来的工作负担。对于那些聪明的学生来说,这一点尤为明显,因为他们有天分快速的完成工作,所以基本不必纠结应该如何进行合理时间安排。但他们难免会遇到的一些工作是需要把它们满满的安排在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季度内,这些工作最需要的就是有良好的时间管理。最终拖延症会让他们慢慢崩溃。

自己要不要去做这件事

一些同学感到迷茫后,就开始跟风去做一些事情,比如跟风考证、跟风考研、跟风参加社团活动,并没有考虑到是不是真正适合自己,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长期盲目的跟风,不仅不会让自己找到清晰的目标,时间久了还会让自己的思考能力以及决策能力变弱,习惯了松懈、随大流,自己会慢慢没有主见,日后会越来越迷茫。所以大家在日常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做真正适合自己的决定。

第4个回答  2022-04-12

自卑:很多大学生悲观、孤僻、忧郁自我封闭,在社交场合,表现拘谨、不敢上台发言,害怕别人看自己笑话,还有些学生喜欢用自傲来掩饰自卑的心理,喜欢与人争论,非常咄咄逼人,导致关系紧张。

拖延症:布置的作业跟任务不到要交的时候是不会完成的,总要等到最后一刻,造成严重的拖延症,这样子效率很低。

缺乏目标,很迷茫:很多人在进入大学后总觉得没有学习的动力,早上不起床,晚上不睡觉,混日子的大学生活已经成为许多学生的常态,找不到未来的动力,不知道自己要干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