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诈骗?

我手机号有2个号码一个主号码一个副号码,周末的时候我把我副号码取消绑定,周一下午7点多就把我副号码给我停了,说是什么停机,然后查话费又有然后周二早上我去问移动朋友是怎么的说叫我进一个链接去解锁,解锁后下午下班去移动营业厅去问是怎么的,营业员给我的解释是你手机鉴测出来有诈骗行为,我问什么叫诈骗行为,他给我们解释的是,你打电话打多了就是,给我强制性停了的,我想说的是,如果按照你们这样的解释那是不是我们要多办几十张卡呢,不然电话打多了就被列为诈骗了,同时你没有在头一天短信或者电话通知我们,如果刚好在这段时间有什么事情又联系不上人,这个后果谁负责,让我们自己负责吗?中国移动这是在欺骗消费者哟,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诈骗罪规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分则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的第二百六十六条,另外《刑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二款,按照诈骗罪处理。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关于诈骗罪的规定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一十条第二款规定为:“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一、客体,诈骗罪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犯罪对象可为各种形式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用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刑法另有规定的,应依据特殊规定定罪处罚,适用法条竞合的相关规定。
例如,根据行为人骗取财物性质的不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集资款、贷款、保险金的行为,应分别认定为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保险诈骗罪,按照特殊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不再以诈骗罪论处。
二、客观方面,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虚构事实,是指编造某种不存在的或者不可能发生的,使他人受蒙蔽,并陷入“错误认识”的事实,如谎称自己是律师。隐瞒真相,指隐瞒客观上存在的事实,而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交付一定的财物。
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其在诈骗罪中的体现为,行为人实施的欺骗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行为人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或对财物有某种管理权限的人,陷入某种错误认识,且基于这种错误认识,而自愿交付财物。
构成诈骗罪,要求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
根据《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三、主体,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四、主观方面,诈骗罪的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且需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扩展资料:
诈骗罪与民间借贷纠纷的区别:
一、区分民事借贷纠纷与以借贷为名的诈骗罪的关键,是通过在案证据证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二、在实务中,一般通过借用人与出借人之间的关系,借贷关系发生的原因,借用人不能按期归还借款的原因,以及借款人是否有积极偿还借款的态度,作为审查借用人是否具有非法占用他人财物目的的关键因素;
三、一般来说,以借贷为名的诈骗犯罪,多发生在不具有较高程度的了解、关系相对比较生疏的借款人与出借人之间,这样的关系也便于行为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出借人更易受骗产生“认识错误”;
四、民事借贷纠纷多是因为借款人遇到经济困难,短期内资金难以周转,而向出借人借款,以借贷为名的诈骗罪的行为人通常并非遇有短期的资金周转问题,而是编造虚假的困难事实,目的即在于骗取财物;
五、民事借贷关系中的借用人不能按时归还借款,通常是由于出现了其意志以外的客观困难,致使其难以实现预期的归还借款的行为,以借贷为名的诈骗罪的行为人在骗取财物后,通常将财物用于违法活动,或存在挥霍财物、隐匿财产等情形,其未按期归还借款,也不具有还款的主观意图;
六、在借用人无法按期归还借款的情形下,民事借贷的借款人一般会通过自身的相关行为,积极争取归还,而诈骗罪的行为人一般不会有相关的行为。
参考资料:诈骗罪——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26
鉴于各省业务规则和资费有差异,具体情况可以拨打当地10086进行咨询。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中国移动客诉受理服务

在线客服通道,定向为您服务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业务办理
第1个回答  2021-07-26
这个检测应该是系统自动检测的,应该还不成熟,处于实验阶段,毕竟国内诈骗太多,有这种系统也是好事,但如果只是封号那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应该定位坐标抓人,是你态度不佳,你应该反问客服,营业厅服务人员,什么时候可以解封,有没有再审核?你说你没有诈骗,让他们抓紧时间处理
第2个回答  2021-07-21
虚构事实,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就构成诈骗。
第3个回答  2021-07-21
就是骗别人的钱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