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雪的温度与水汽量有关。当水汽充足时,温度大约在0度左右就能下雪;如果水汽较少,则需要气温降至零下10度左右。
2. 降雪的形成需要两个关键条件:一是水汽必须达到饱和状态;二是空气中必须存在凝结核。
3. 雪花的大小与其在凝华结晶时的温度紧密相关。气温越低,雪花的直径通常越小。在极度寒冷的天气下,雪花晶体可能只有0.05毫米左右。
4. 气象科学家观察发现,当空中温度在-8℃至-5℃时,雪花晶体呈棱柱状;在-5℃至-3℃时,呈针状;而在-3℃至0℃时,生成的是薄薄的六角板状冰晶,这表明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雪花的形状最大、最完整。
5. 在非常寒冷的条件下,虽然形成的雪花晶体较小,几乎肉眼不可见,但它们在阳光下仍会闪烁,这时人们才能注意到它们像细粉一样存在,这种雪被称为干雪。
6. 关于雪的历史故事:
- 苏武啮雪尝冰:汉使苏武出使匈奴,因部下反叛被单于扣押。单于想让苏武投降,但苏武忠贞不屈。单于将他囚禁在大窖中,不给他食物和水。苏武便以雪和羊毛为食,后来被流放到北海放牧十九年,成为民族英雄。
- 程门立雪:北宋时,杨时与友人到程颐处求学,适逢程颐入睡。杨时未打扰,而是立于门外等待,当时大雪纷飞,杨时耐心等待,程颐醒来后,对他极为感动,悉心教导。这个故事传为佳话,教育我们要尊师重道。
- 孙康映雪:一位名叫孙康的贫寒书生,热爱学习却买不起油灯。他发现下雪的夜晚很明亮,便拿着书在雪的反光中阅读。他以此勤奋学习,终成学士之范,激励我们要努力学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