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节律的三个主要特征

如题所述

昼夜节律的三个主要特征如下:

1、它是自我维持的 。因为节律在没有任何外源时间信号的情况下持续存在,这表明存在内在的计时机制,即生物钟。

2、昼夜节律表现出节律性 。因为它们以大约24小时的周期持续存在。

3、昼夜节律显示出与外部信号同步的能力 。如暗光周期或其他社会和环境调节因素,如活动和温度。

昼夜活动节律是指动物对各种环境条件昼夜变化的一种综合性适应,它是近代生物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也是生态学、生理学、行为学、生物化学等许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有昼夜活动节律,动物因昼夜活动节律的不同有昼行性动物与夜行性动物之分。

不同种类的动物具有各自的昼夜活动节律,并与季节、气象等变化密切相关。在森林中,白昼有许多鸟类活动,但一到夜里,鸟类几乎都处于停止活动状态。但一些鹗类开始活动,使群落的昼夜相迥然不同。

水体中的许多浮游动物在每天中午阳光最强时,就沉到水的深处,当黑夜来临时,这些浮游动物又回游到水的上层来吃浮游植物或彼此互相为食;到了太阳上升时,它们又下沉到底层。垂直回游的距离随种类而异,原生动物只上升几厘米,而大型动物可能上升好几米。

特点

昼夜活动节律在自然生活中很常见,如大多数鸟类,在白天特别活跃,称为昼行性动物;另一些动物如蝙蝠和许多其他哺乳类,只有夜间活动,称为夜行性动物;还有一些动物如蝇,只在拂晓或黄昏时活动,称为晓暮行性动物。

大多数鸟类、哺乳类中的黄鼠、旱獭、松鼠和许多灵长类属昼行性动物。但在哺乳类中也有很多是夜行性的动物,如夜猴、家鼠、刺猬等。爬行类中的壁虎也是夜行性的,而蜥蜴却是昼行性的。然而,夜行性动物中多数也不是整夜都活动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