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与沼泽

如题所述

1. 湖泊

湖泊(lake)是陆地上的积水洼地,湖泊的大小和深度相差悬殊,如奥涅加湖、贝加尔湖、苏必利尔湖、洞庭湖等都是规模比较大的湖,苏必利尔湖的面积达 8 × 104km2,贝加尔湖水深达 1741m。根据湖泊与外界水体的关系,可分为泄水湖和不泄水湖。前者发育在潮湿气候区,与河流相通,进行水体交换,如洞庭湖、鄱阳湖等。后者发育在干旱区,湖泊没有出口,如青海湖、死海等。若按湖水的含盐度,又可分为淡水湖(盐度低于 0. 3 )、半咸水湖(盐度介于 0. 3 ~24. 7 )和咸水湖(盐度高于 24. 7 )。实际上,泄水湖常常是淡水湖,而不泄水湖通常是咸水湖,如中东死海的盐度是海水的 9 倍。

湖泊成因复杂,大体上可以分为这几类: 第一类是构造成因的,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而且规模都很大,如断裂的活动形成断陷湖、拉分湖等,如云南的滇池、程海等,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或者构造坳陷区积水成湖; 第二类是河流截湾取直形成的牛轭湖,分布湖北长江两岸的很多湖就属于此类; 第三类是冰川剥蚀或冰碛物堆积堵塞形成的湖泊,如瑞典、芬兰的众多湖泊属于这种成因,我国的天山天池也属此类; 第四类是块体运动堵塞河谷形成的堰塞湖,如滑坡、崩塌等堵塞谷地形成的湖泊; 第五类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如长白山的天池; 第六类是海湾封闭形成的湖泊,如浙江西湖; 第七类是陨石撞击形成的湖泊,如加拿大北部的一些湖泊; 第八类是风蚀形成的湖泊,如甘肃敦煌的月牙湖; 第九类是人工湖,如北京的昆明湖、水库等。

图 4-45 湖泊发展成沼泽示意图(据成都地质学院 《动力地质学原理》,1983)

2. 沼泽

沼泽(swamp)是洼地积水淤塞而成的湿地,喜湿性植物大量生长,为泥炭和有机质堆积的地带。沼泽可以由湖泊淤积发生沼泽化转变而来(图 4-45),也可以由洼地积水沼泽化而成。湖泊与沼泽之间的过渡类型称作沼泽化湖泊,河间洼地的湖泊演化成沼泽时则称为岸后沼泽。湿地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湿地是指地面湿润或被水体覆盖的区域,河流、湖泊、沼泽都属于广义的湿地,狭义的湿地就是指沼泽。

沼泽主要发育于地下水位高、地面流水不太通畅的地区,它可以由于地形低洼平坦造成,如我国东北地区和南方的滨海沼泽,也可以由于冻土造成地面流水下渗能力减弱形成,如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一些沼泽。在潮湿气候区,许多湖泊演变的后期就成为沼泽。沼泽既可形成于炎热湿润的气候区,也可形成于寒冷的气候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3
有史以来的地学基础空白,【湖泊与盆地存在怎样的关系】,获得重大突破:地理学的认知和深入探研,盆地形成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看好了)负地形-湖泊(堰塞湖、人工湖)--沼泽地(湿地)--湖盆内陆地--盆地(因在湖盆内)。这就是说,湖泊沉积可以演变成盆地,湖泊、水域是所有盆地形成的基础,这一重大发现,彻底打破地学多年来一筹莫展的困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