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神话与民俗

对家乡的热爱,想了解更多的家乡事宜,一历己志,从而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保护。

第1个回答  2010-06-07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夏太康迁都斟,商汤定都西毫;武王伐纣,八百诸候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相袭,共十三个王朝。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
河洛民俗文化里飘出的酒香是浓郁的、热辣的,那感觉正如这些民俗活动本身,每个场景都展示着说不尽的喧嚣和热闹:百年好合、孩子满月等喜事当然是觥筹交错、喜气洋洋,连送别、丧葬等悲伤之事也是大摆酒宴、热闹非凡。
这中间蕴藏着河洛百姓的大智慧:人生本来孤寂,何必郁郁寡欢?不如豁达一点,用喧闹驱逐寂寞,用火辣辣的美酒温暖生命原本的凄清,多好!
洛阳民俗文化是河洛民俗文化的浓缩和沉淀,要认识河洛百姓的这种大智慧,还须细品弥散在洛阳民俗中的酒香。


酒在洛阳民俗活动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表现形式更是生动活泼、姿态万千。农历狗年春节将至,这几天结婚的人特别多,满街都是花车,满城都是喜气。图个喜庆,咱就从婚礼中的酒事活动开始,品品酒香里泡出来的民俗风情到底是何滋味。
洛阳人娶媳妇,从提亲到订婚的每一个环节,酒是少不了的:媒人去姑娘家提亲,得捎上酒;婚宴上,新人要向亲朋好友敬酒;新人入洞房,得饮“交杯酒”……其中最有趣、最好看的环节应当是新郎、新娘共饮“交杯酒”。这本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项传统仪式,借以让新人互表忠心、明誓守贞,气氛本应庄重,但在河洛地区却有另外一种色彩。
不久前,我去参加一个好朋友的婚礼。当司仪唱到“夫妻共饮‘交杯酒’”时,新郎、新娘两臂相交,新郎很爽快地一饮而尽,新娘舔了舔,眉头一皱,偷偷将酒倒在左手所执的花束中。她的动作不明显,几乎瞒过了婚礼上所有的人,但当时我就坐在离她不远的酒桌上,抱着采访的“居心”观察婚礼仪式,所以看得很清楚。
新娘为什么要将酒倒掉呢?并不是因为她不会喝酒,担心醉了出丑,而是那酒杯中盛的并不是单纯的酒——洛阳民间风俗,供新人们饮用的“交杯酒”中要掺入胡椒粉、盐、醋、酱油等作料,搅拌出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滋味,寓意人生路上的万般艰辛。新人交臂而饮,可表达同甘共苦、白头偕老的决心。这样的酒味道自然不好,于是便有些“胆小”而且思想解放的新娘,索性将酒倒掉。还有些新人,干脆在事前拜托负责端“交杯酒”的伴娘或是伴郎手下留情,换成一杯白开水应景。
这是新派做法,老一辈人看不惯。采访中,很多“老洛阳”告诉我:饮“交杯酒”是神圣的,无论酒杯中盛的是啥,新人们都应该义无反顾地喝下去。如果连饮一杯酒都怕,又如何能让人相信你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有一位老司仪,为了证明婚礼中喝“交杯酒”这个步骤必不可少,还就古时婚礼中用酒的习俗,很耐心地给我上了一课:
婚礼中用酒,可以追溯到周代。那时,曲蘖的应用使得酿酒业空前繁荣,酒与人们的生活习俗、礼仪风尚已经联系得相当紧密,用酒的方式也开始规范化、系统化。男女结婚,须得共同食用祭祀后的肉食,并共饮水酒,以酒明誓,表达忠贞不渝、白头偕老的愿望。
当然,那时的“交杯酒”还不叫“交杯酒”,而是称为“合卺”。所谓“卺”,就是将一个大葫芦剖成两个瓢。《礼记》中有“合卺而醑”的记载:“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就是说,新婚夫妇
各执一瓢饮酒,象征夫妇二人合为一体。这在古代婚礼中是最重要的仪式之一,所以,婚礼又被称为“合卺礼”。
到了唐宋时期,新婚夫妇在婚礼上所饮之酒开始被称作“交杯酒”、“合欢酒”。酒具也不再用瓢,而是用彩丝绾结的两个酒杯。酒杯上系有同心结,由夫妻互饮或夫妻传饮。这些细节,在古装电视剧中可以看到,从唐初诗人宋之问的诗句“莫令银箭晓,为尽合欢杯”中也可见一斑。若还是有疑问,可以读读宋人所著的《东京梦华录》,那里面的记载更为详尽:“凡娶媳妇,撤帐后,用两盏以彩结系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饮讫,掷盏并花冠子于床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
由于寓意深远,从古到今,饮“交杯酒”的风俗在我国各地非常普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在绍兴地区,新人在喝“交杯酒”时,要由男方亲属中儿女双全、有福气的中年妇女主持。喝“交杯酒”前,主持人先要给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吃几个小汤圆,然后,斟上两盅“花雕酒”,分别给新婚夫妇各饮一口;再把两盅酒混合在一起,分为两盅——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让新郎、新娘喝完,并向门外撒大把的喜糖,让外面围观的人争抢。
“花雕酒”其实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女儿酒”(又称“女儿红”)无异,因装酒的坛子上雕有花卉、鸟兽等图案而得名。在南方,家中有女儿的人家在女儿年幼时就开始酿制此酒,并装坛埋在池塘中,待女儿出嫁时,才取出宴请宾朋。
我挺羡慕绍兴的姑娘们,出嫁时有如此充满诗意的美酒相伴。老司仪听后一笑,说:婚姻可没有想象的那样富有诗意,咱洛阳的“交杯酒”之所以百味杂陈,就是要给新婚夫妇提个醒儿,作好面对现实的准备。
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个理儿,我顿时为那位倒掉“交杯酒”的新娘惋惜:生命中如此庄严而有意义的体验,怎么就错过了?
看来,每个地方的民俗习惯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不能想当然地更改或是抛弃。不知这位新娘在喝“会亲酒”和“回门酒”时会不会爽快一点?应该不会再倒掉了吧?
咦!你还不知道啥叫“会亲酒”、“回门酒”?那可是咱洛阳的老风俗了。
“会亲酒”就是举行订婚仪式时摆的酒席。到场喝此酒的一般是订婚双方的直系亲属。喝了“会亲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婚姻契约已经生效,此后男女双方不得随意退婚、赖婚。现在,很多城里人嫌订婚麻烦,干脆直接举行结婚典礼,省略了“会亲酒”,但在农村,喝“会亲酒”的风俗仍存在。
“回门酒”是婚后第二天,新婚夫妇回女方娘家探望长辈时喝的酒。说是“回门酒”,不一定真要喝酒。女方的家人摆出一大桌饭菜款待新人,但满桌可能只有女婿吃得欢喜,老丈人和丈母娘则是一肚子惆怅,因为吃完这顿饭,女儿就要到女婿家住了,是“人家”的人了。
洛阳人认为,“会亲酒”和“回门酒”一辈子只能饮一回——再婚者例外,“饯行酒”、“收泪酒”、“寿酒”等则有可能喝很多次。

“饯行酒”也叫“送行酒”,是为将要远行的朋友举办的酒宴,表达的是设宴者的依依惜别之情。
最初,“饯行酒”是以祭祀神灵的形式出现的。古人称保佑行人的神为“祖”,远行前,要设宴欢饮,祭拜“祖”,以求出行平安。后来,祭祀的意味逐渐转化为对远行人的祝福,但送别时设酒宴的习俗仍旧沿袭下来。
“饯行酒”最能考验人的酒量。酒宴上都是好朋友,且中间的一位马上就要远行,再见面不知是哪年哪月了,此时不醉,更待何时?至少要远行的那个人是一定要醉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多么充分的理由!这酒中盛的可是朋友真诚的祝福,你不喝怎么能行?
我曾采访过一名退伍军人,说到退伍前的那场“饯行酒”,他眼圈发红:几百个“兄弟”欢聚一堂,大碗喝酒,不能喝白酒的,就对着啤酒瓶“吹”。没有人多说话,但谁都知道大家想说什么,每个人的笑容里都藏着闪闪的泪花……
在这名退伍军人看来,“饯行酒”就是伤感的代名词,每喝一次,就意味着身边的朋友又少了一个。其实,没有离别的苦涩,哪有重逢的喜悦?与其像林黛玉那样,将“欢聚酒”当作“饯行酒”咽下,不如将“饯行酒”当作“欢聚酒”来享用。
惜乎有些离别,是再无重逢的机会了,比如死别。但以佛家的眼光来看,生命本就虚无,肉体的消失又何足挂齿?所以旧时河洛地区的丧宴上有“收泪酒”——劝死者亲属节哀的酒,大家照例热热闹闹地喝,颇有置生死于度外的洒脱。
洛阳地区还有喝“寿酒”、“满月酒”、“开业酒”的习俗,大家耳熟能详,就不多介绍了。马上要过年了,讲究的人家可能已经在准备祭祀祖先的酒菜,下面,还是来说说洛阳民俗中的祭祀用酒吧!

祭祀用酒的习俗由来已久。我国古代的统治者认为“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因此常把酒作为美好的东西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
祭拜酒涉及的范围较广,一般分为两类:
一是建房造屋、修桥铺路要饮祭拜酒。凡破土动工,有冒犯山神、地神之嫌,因此要置办酒菜,在即将动工的地方备上酒菜,祭拜山神和地神,以求工程能顺利进行。洛阳民间的“上梁酒”和“进屋酒”就属于这一类。
先说“上梁酒”。在洛阳农村,盖房子是件大事,盖房过程中,上梁又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故在上梁这天主家要办“上梁酒”,以酒浇梁,祛邪气、保平安。
至于“进屋酒”,就是举家迁入新居时要办的酒宴,俗称“燎锅底”,作用与“上梁酒”一样,也是祛邪、祈福。
二是逢年过节、丰收喜庆时,要喝祭拜酒。比如除夕夜,各家各户要在祖先的灵像前摆上酒菜,并焚香、燃烛、化纸钱,请祖宗亡灵回来过除夕。其间,家中的后辈要由长至幼依次磕头,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敬意。然后,家长将所敬之酒倒在灵像前,祭拜仪式才算结束,全家方能用餐。又如旧时丰收之际,农户们要宰杀牲畜、泼洒美酒,祭拜五谷之神。
这些祭拜活动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可以将其视作感恩:对祖先繁衍后代的感恩,对老天常赐富足的感恩。
但有些祭拜用酒就让人无法理解了:有一些守旧之人,一有病,就认为是得罪了神灵以致妖魔附体,于是置办酒席,请来巫婆、神汉到家中唱念,乞求神仙宽恕。这是封建糟粕,应该摒弃!
说来说去一句话:无酒不成礼!洛阳民俗文化的“风情万种”,就是在酒香里泡出来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