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预审跟资格后审的区别

资格预审跟资格后审的区别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是
步骤上的区别?
还是方式上的区别?
(谢谢!)

一、资格预审

资格预审是招标人通过发布资格预审公告,向不特定的潜在投标人发出投标邀请,由招标人或者由其依法组建的资格审查委员会按照资格预审文件确定的审查方法、资格条件以及审查标准,对资格预审申请人的经营资格、专业资质、财务状况、类似项目业绩、履约信誉等条件进行评审,以确定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不具有投标的资格。资格预审的方法包括合格制和有限数量制。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合格制,潜在投标人过多的,可采用有限数量制。

二、资格后审

资格后审是在开标后由评标委员会对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采用资格后审时,招标人应当在开标后由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投标人的资格进行审查。资格后审是评标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资格后审不合格的投标人,评标委员会应否决其投标。

三、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的区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10

    资格预审、后审的解释:

    1)资格预审是指工程项目正式投标前,对愿意参加前期资格审查的投标人进行的资信调查,也即资格审查,以确定投标人是否有能力承担并完成该工程项目。资格预审对于那些条件不具备、将来肯定被淘汰的投标人来说也是有好处的,这样可使他们节省许多投标报价的费用。同时,资格预审也能使有能力的投标人参加投标,确保投标具有竞争性。

    2)资格后审也叫细审,主要是对投标人有无能力胜任,机构是否健全,有无良好的信誉,有无从事过类似工程的经历,人员是否合格,机械设备是否适用施工,周转资金是否足够等方面作实质性的审核。其目的在于将来更好地履行招标公司,业主与中标人签定的合同。

    二者的区别:
    1)审查的时间不同;(投标前、开标后)
    2)评审人不同;(资格审查委员会、评标委员会)
    3)评审对象不同;(潜在投标人、投标人)
    4)适用范围不同;(项目规模、潜在投标人数量、编制投标文件的费用)
    5)程序不同;(严格、一般)
    6)方法不同。(资格预审分合格制、有限数量制;资格后审只有合格制)

第2个回答  2013-12-30
预审是先进行资格审核,可以事先对报名单位有所了解。

后审是不知道有什么人来投标的,要到开标时才知道。

二者最大的区别是后审不好控制
第3个回答  2021-01-0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