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汽」传统车企新出路:左手忙内卷,右手破内卷

如题所述

作者:宋家婷

办法总比困难多。短期利益要抓,长期利益也要抓。

“价格战打来打去,想找死的企业就早点降价吧!”

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的话再次破圈。

当新能源车销量稳居第一梯队的车企集团也在反内卷,意味着什么?或许中国汽车业迎来全新拐点的时刻真的到了。

在新一轮的“淘汰赛”里,倘若按照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的判断,只能留下五家整车企业,那么谁又会是幸运的那一个?

如果曾经的汽车业“四小”之一广汽集团都不敢确定自己是不是幸存者之一,那么中国汽车品牌恐怕没有谁是稳操胜券的了。

这令我们不禁陷入思考,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中国市场,车企们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破内卷并且存活下来?

吉利汽车的做法可能给出了一个答案。我们来看看吉利是如何一边参与内卷“打江山”,一边打破内卷“守江山”的。


要卷就一步到位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从规模经济的本质来看,中国汽车市场的定价还会再往下走一两个身位。如果比亚迪价格继续下探,那么中国市场的所有车企只能跟进没有退路。

在这个大前提下,胜出的关键在于锚定新王者,并且比对手更狠更快更拼。谁对市场仍抱有幻想,谁对自己不够狠,就很难摆脱出局的危险。

吉利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

不久前上市的银河L7起步价13.87万元,一上来就令汽车圈“破防”了,直接被冠以了“新卷王”的名号,只因这个价格较之此前上市的对手们又创下了新低。

虽然也有人注意到,银河L7这一入门版配置上略显不足,但是吉利的目的显然达到了——正如比亚迪当下的低配版清场策略,吉利此举正是为此而来。市场给的反馈也如你所见,该版本车型上市当晚售罄。

这自然是冒险之举,除了不得不与对手缠斗,吉利还要面对自家车型的价格重叠内耗。吉利没有纠结过吗?显然不是的。

▲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 范峻毅

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在接受采访时就直言,定价时考虑了很多,也有纠结的时候。不过,最终两个因素决定了银河L7的价格策略。

其一,根据每款车所在细分市场的实际情况定价。从今年3月份开始无论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促销力度都不小,因而吉利每一款产品对标的是所在细分市场和所在竞品情况。

其二,每款车型的用户群体有所不同,新能源的用户和传统燃油的用户细分市场还是有区别。比如,电混的用户有47%属于置换用户,长续航与短续航的用户群体区域也不一样。

由此,在理顺对内对外关系后,吉利在混动赛道决意做超级智能电混SUV的普及者,让价格一步到位,不做高定高促。

与此同时,银河系列渠道铺设也极为迅疾。就在银河L7上市后不到一周,吉利宣布全国225家吉利银河专属门店同步开业,又刷新了一项记录。

按照计划,今年年内吉利银河将实现全国范围内650-700家专属门店的渠道规模。同时,吉利银河还将在杭州、上海、深圳、广州等一二线城市设立多家品牌中心。

吉利的目标是,建立“全新渠道生态、全新服务标准、全新用户体验,让用户满意成为吉利银河的标配”。

毫无疑问,吉利银河的首战做出了较对手更为凶猛的进攻。但同时,又如银河L7上市时范峻毅所言,价格战一定不是最终的出路,未来一定是价值战、体验战、服务战——这也是这两年吉利的主旋律,现在,银河也在探索一步到位的服务体系。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某种程度上,价格战也是市场与企业优胜劣汰、转型升级的最有力助推器。正如行业人士所言,不敢打价格战、打不起价格战的汽车企业,最终都将会被无情淘汰。


跳出内卷之门

然而,价格战始终是市场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换言之,这是一个求生存的阶段。举凡有志于做百年企业的车企,可持续发展才是跳出内卷的不二法门。

在第52个“世界环境日”之际,吉利控股集团发布了2022可持续发展报告。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一些启发。

在该报告中,吉利控股明确提出,公司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智能电动出行和能源服务科技公司,不仅以市场指标来衡量战略的成功,更是以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出行场景作为重要参照,让包括客户、员工、商业伙伴在内的利益相关方都能从中获益。

“不仅以市场指标来衡量战略的成功”,这并非易事。要知道,自从2017年登上自主品牌头名之位,吉利与长城的“自主一哥”之争从未停止过。就在两年前吉利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时,目标还直指全球第一。

毫无疑问,随着四处扩张成为全球性车企,与日俱增的盛名之累也成为吉利这两年的难以承受之重。现在,吉利主动将盛名放下,才真正意义上找回了创始人的初心。

吉利创始人李书福的初心是什么?就是让快乐吉利跑遍全世界。可以说,这也是失序的内卷给企业带来的意外收获。

吉利在2022可持续发展报告时,也首次披露了历时一年制定的ESG战略六大方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吉利如何找回初心。

吉利ESG战略的核心是将合规与商业道德、气候行动、资源保护、交通出行、价值链责任、员工与社区作为重点战略领域,并以此为指导开展责任实践,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在该战略中,吉利重新定位了自己:成为中国碳中和企业标杆。

除了明确2045年实现全链路碳中和的总体目标,吉利控股也给出了“一个目标引领、两大能源驱动、三大碳中和场景、四大零碳路径”的碳中和总体战略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两点:

第一,吉利旗下公司都加入了减碳行动。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出行公司,都在减碳之列。

第二,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旗下各品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比如极氪009,全车采用的是环境友好型材料,实现了植物性原料占比30%;几何E车型,则采用了植物秸秆塑料材料和可循环PET纤维;路特斯纯电超跑SUV Eletre整车可再利用率更超过了89%。

在生产制造环节,吉利中国境内生产制造基地已实现工业废水、废气达标排放率100%;路特斯科技武汉智能工厂实现雨水回用,规划全年节约用水3.5万立方米;LEVC英国基地专门建立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冬眠区;英国路特斯Hethel工厂使用物流中心的木制托盘打造多个生态昆虫旅馆。

吉利控股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全生命周期的资源节约和闭环生产、开展自然相关风险与机遇管理,逐步向自然受益型商业模式转型。

这体现在人的管理上同样如是。在狼性文化过剩的时代,吉利喊出了“尊重人、幸福人、成就人”的口号,不仅为员工打造全生命周期关爱体系,也以解决真实的社会问题为导向参与社区建设。

我们了解到,吉利控股“绿跑道”项目已经步入第九年,目的就是点亮82所学校孩子们的体育梦、科技梦。“蓝星卫士”海洋公益行动则走进了9个城市,累计带回海洋垃圾8.4吨……

坦白说,当下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本土车企,都在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但是,在汽车行业大转折时期,很少有企业能够兼顾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

即便是有实力的车企,面对难以预测的市场前景,也更多倾向于先过眼前这一关,毕竟“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储备过冬的弹药更重要。

但是,风物长宜放眼量,谁能够在这个冬天看得再远一点,谁就将拥有更多制胜的筹码。“与环境和社会共生、共荣”——李书福所言的这个目标,无疑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解读,也是中国车企破内卷的终极密匙。

吉利已经跨出了第一步,曾经为名次所扰的车企们还在等什么?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人汽,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