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舞的舞蹈简介

如题所述

采茶舞是一种源自杭州茶乡的民间传统歌舞。舞蹈内容丰富,动作优美,走步时双手柔摆,双膝微颤,舞扇时手腕灵活地抖扇,甩伞时胸腰有提、沉、含、放。采茶时的身体左右护身动作,都含有巧、柔、圆的风姿。采茶舞源于茶乡的劳动生活,由一群姑娘身扎彩衣,腰系绣花围裙,手持茶篮,口唱“十二月采茶歌”,载歌载舞,描述采茶姑娘一路上山坡、走小路、穿茶丛、双手采茶、拣茶和在茶叶丰收归途中追、扑蝴蝶的喜人形象。整个采茶舞以跳跃活泼的乐曲和轻盈优美的舞姿,使人联想起风和日丽的茶乡春天的生动情景。
采茶舞的舞蹈特点是朴实大方、富于幽默感。茶公常用颤腿、屈膝作矮桩采茶舞动作,舞步轻快潇洒。手中的钱尺在表演“开荒舞”时可当作锄头,表演炒茶时可作拉风箱状,动作诙谐,富有情趣。茶娘的动作多为羞涩含蓄、细碎轻盈的舞步,多用“十字步”、“踏步转”。手中彩扇轻挥疾拢,有如云朵飘舞、柳絮轻扬,舞姿婀娜,仪态万千,充分表现出少女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采茶舞亦歌亦舞,一般两句或四句一歌,间从锣鼓或音乐过门。舞者在过门中成△形循环串插,步履轻如蜻蜒点水,急如流水疾风。配以鼓乐,场面气氛热烈,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采茶舞在崇左主要流行于驮卢、那隆、左州等地村镇。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钦州一个打瓦师傅到驮卢圩灶瓦村打瓦,又教老百姓演唱采茶戏,也到附近的更别、屯村、更懒、伏廖村传授。1918年,邕宁县那陈村民间艺人赖福栈来到那隆、群黎、左州、渠茗、弄焱村教唱采茶。从此以后,外地采茶戏开始传入崇左。经过4、5代人的传教,流行崇左的采茶戏,其内容多以反映壮族人民劳动生产、生活、爱情为主旋律。采茶舞是由当地群众组织采茶队来排演,扮演人物有茶公、茶娘、歌伴、书生或财主等。新中国成立前,采茶队一般没有妇女参加,“茶娘”由男演员装扮。每队的演员一般5人左右。建国后,妇女参加了采茶队,“茶娘”不再用男演员担任,每队的演员也增加到20-30人,演唱场地从在一张竹单上做表演走上了大舞台。民间采茶队出演一般在正月初一到二月上旬,以茶恭新年、庆贺丰收、祈求太平为表演目的。采茶舞有开台茶(恭茶)、乃茶、十送茶、老正茶、洋红茶等10多种表演形式。
采茶舞的动作特点是朴实大方、富于幽默感。茶公常用颤腿、屈膝作矮桩采茶舞动作,舞步轻快潇洒。手中的钱尺在表演“开荒舞”时可当作锄头,表演炒茶时可作拉风箱状,动作诙谐,富有情趣。茶娘的动作多为羞涩含蓄、细碎轻盈的舞步,多用“十字步”、“踏步转”。手中彩扇轻挥疾拢,有如云朵飘舞、柳絮轻扬,舞姿婀娜,仪态万千,充分表现出少女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采茶舞亦歌亦舞,一般两句或四句一歌,间从锣鼓或音乐过门。舞者在过门中成△形循环串插,步履轻如蜻蜒点水,急如流水疾风。配以鼓乐,场面气氛热烈,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