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构成遗弃罪,遗弃罪在法律中是如何规定的?

如题所述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网友咨询:
什么情况下构成遗弃罪,遗弃罪在法律中是如何规定的?
天津欧诺律师事务所周渤涵律师解答: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只有具备这种条件的人,才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如果在法律上不负有扶养义务,互相间不存在扶养关系,也就不发生遗弃的问题。
遗弃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拒绝扶养的动机是各种各样的,如有的把老人视为累赘而遗弃;有的借口已离婚对所生子女不予抚养:有的为创造再婚条件遗弃儿童;有的为了逼迫对方离婚而遗弃妻子或者丈夫等。总之,遗弃者都是出于个人主义极端自私自利思想或者是其他卑鄙动机。
遗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所谓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成员中具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1)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2)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3)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对于具有这类情况的家庭成员外,不发生遗弃的问题。
行为人必须负有扶养义务。这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行为人能够负担却拒绝扶养,能够负担,是指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并有能够满足本人及子女、老人的最低生活标准(当时、当地的标准)外有多余的情况。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
天津欧诺律师事务所周渤涵律师解析:
生活中常见的遗弃,有对刚出生婴儿的遗弃;对未成年子女不尽抚养义务的遗弃或者对年迈、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父母不尽赡养义务的遗弃。认定其是否构成遗弃罪,主要从以下几个要点来看:
被遗弃的情节
从刑法的规定来看,达到遗弃罪需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情形。
“拒绝抚养”的明确标准:
首先,抚养是除了提供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外,在其生命、身体处于危险状态的情况下,必须给予救助,更不能将其置于危险境地。拒绝抚养则意味着使他人生命、身体产生危险,以及在他人生命、身体处于危险状态时不予救助。
具体表现如下:
(1)将需要扶养的人移至危险场所。这里的“危险场所”只是相对于特定的被害人而言。如父母将婴儿置于民政机关门前的,应认为将需要扶养的人移至危险场所。
(2)将需要扶养的人从一种危险场所转移至另一种更为危险的场所。
(3)将需要扶养的人遗留在危险场所。
(4)离开需要扶养的人,如行为人离家出走,使应当受其扶养的人得不到扶养。
(5)阻碍需要扶养的人接近扶养人。
(6)不提供扶助,如不提供经历供给、不给予必要照料。
上述行为的本质是使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不能得到扶养。
情节恶劣的界定
遗弃行为情节恶劣表现于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等等。
遗弃行为的主体
遗弃罪的犯罪主体不仅仅局限于亲属关系,还包括基于职业、业务所产生的义务、基于法律行为与先前行为产生的义务。
例如:孤儿院、养老院、精神病院、医院的管理人员,对所收留的孤儿、老人、精神病人、患者具有抚养义务。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周渤涵律师简介
周渤涵律师,现任天津欧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始终坚持“受君之重托,必不敢负君之重望”的执业理念,深耕刑事辩护及疑难复杂经济纠纷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