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的自我治疗方法?

如题所述

焦虑或恐慌会让人的呼吸变得浅而快,无法将足够的氧气吸入肺部。这时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腹式呼吸法”,其最大的好处是,增加肺部通气量,帮助大脑更好地吸收葡萄糖和氧气,有助于人的放松。

具体方法:



找一个舒适的环境,坐或躺在舒适的位置,闭上眼睛,尽可能让浑身的肌肉放松;



用鼻子深深地慢慢吸气,想象一下吸气时闻着花香,心里默数5秒,手放在肚子上感觉其慢慢隆起;



微微噘起嘴唇,慢慢匀速吐气,呼气时想象吹生日蜡烛,默数5秒。手放在肚子上,并在呼气时轻轻按下;



重复10~15分钟,直到你再次感到平静。

控制好焦虑情绪,它就是一种激励,但如果焦虑的时间和程度影响到正常生活、工作及学习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确诊,以免延误病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24
焦虑,主要来源于对于未知事情的恐惧和不安。恐惧是无法避免的,它是我们生存反应的一部分。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恐惧能非常好地保护我们的安全。
比如你正在过马路,耳旁突然传来汽车喇叭声,你还没来得及细想,就已经冲到了路边。
但是在其他没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这种恐惧还是会同样发挥作用。
比如,你被要求在会议上发言,你的心开始怦怦直跳,极度紧张,最终反而搞砸了事情。
未知无处不在,我们需要学会与恐惧这种天性并存,合理安置我们的焦虑,那么哪些行为会加重焦虑,如何处理这些焦虑的想法?又有哪些方法可以迅速平复当下的焦虑?
朱莉·史密斯医生是一位有十多年诊疗经验的临床心理学家,在她的《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一书中,对于焦虑这个话题,给出了详细的解读和方案。
01哪些做法会加重焦虑?

当我们对某件事感到焦虑时,最自然的反应就是逃避。我们知道,如果能远离焦虑,那我们就会感到安全,至少暂时如此。但其实逃避不仅不会让焦虑消失,久而久之还会加重焦虑。

大脑就像科学家一样不断学习,每当它获得一种新体验,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它都会记录下来,作为支持自己的信念的证据。如果我们一直逃避害怕的事情,那么大脑就永远没机会收集成功案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做法,它们虽然能缓解当下的焦虑,但长期来看,会让我们陷入困境:
·逃避:无论是在社交场合、会议室还是其他密闭的空间,当焦虑袭来时,我们都会产生想要赶紧离开的冲动。
·回避焦虑:为了不在社交场合露面,你干脆拒绝别人的邀请;一在会上发言你就觉得紧张,索性就保持沉默,这些做法能让你立刻得到解脱,但你越是想躲得远远的,你的恐惧感就会越强烈。总有一天,你还得再次面对它,那时你会感到更难以承受。
·补偿策略:通常发生在高度焦虑之后。比如,那些总是害怕被传染的人去了医院后会过度清洁身体。
·预期:也可称为敏感化,就是预演自己在最惧怕的情境中可能会发生的最坏情况。
很多人认为这样做有帮助,因为如果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但实际上,这样做不仅缺乏建设性的规划,还会造成高度警觉和过度担忧,结果只会加重焦虑。
·寻求安慰:被焦虑和怀疑困扰时,我们也许会向亲人朋友寻求安慰,希望一切能好起来。
亲人朋友不愿看到你痛苦,所以他们会尽其所能地安慰你,平复你的焦虑。时间久了,你会对这种瞬间的解脱上瘾,会对他人产生依赖。
02如何处理那些焦虑的想法?

你有没有注意到一种情况:
当你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让你害怕的想法时,你的注意力会集中在这个危险的想法上,甚至预测到最坏的情况。

这些焦虑的想法就像烟雾报警器,当面包烤焦时,烟雾报警器会响,你要做的是打开窗户。同理,我们无法消除生存反应,但我们可以搞清楚怎么调整大脑里的这个“烟雾报警器”。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一点:
想法不是事实,要和与想法保持距离。
想法不是事实,而是猜测、记忆、观点、见解。它是大脑构建出来的,是对你正在体验的感觉的一种解读。
焦虑的想法能对我们产生多大影响,取决于我们的接受程度,取决于我们有多相信这种想法就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
要想消除想法对我们的情绪状态的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与想法保持一定的距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