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佛系?

如题所述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很卷,卷累了就佛系了。
网络用语介绍
佛系
该词语最早来源于2014年的某杂志,该杂志介绍了“佛系男子“,之后网络传播,佛系又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女子”等一系列网络词语。佛系追星:不接机,不参与吵架,不控评,不反黑,不拉踩的一种平淡追星方式。佛系恋人:不作不矫情不强求。两个人在一起待着舒服就凑合着过了,被伤害了也懒得一哭二闹三上吊。分手之后一般会说声拜拜然后大步走开,纠缠不休不如独自饮酒。剪个头、做个美甲、买几身新衣服,就能恢复到无悲无喜的状态中。佛系买家:据说是指这样一群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不差评,不晒图,不和卖家较劲,不和快递较劲,对购买的东西保持很淡定的心态,即使东西不好也不急躁,大不了扔了以后不再这家买就是了。佛系职员——对工作丧失热情,前已无通路,后不见归途。索性放下执念,不喜不悲、不怒不嗔。老板骂我,我说“哦知道了”;老板表扬我,我说“哦谢谢”;工作量剧增,我说“哦好的”……心处于躺平状态,活成了一个大写的“哦”。
凡尔赛
凡尔赛说的就是用反话来凸显自己的优越,像他人“不经意”之间透露出自己的生活其实很不错,也可以理解为不经意的装B,而且还要说一些看似非常苦恼的话,实际上自己的条件非常好。说到凡尔赛很多人想到了法国的宫殿凡尔赛宫,其实这二者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在很多的社交软件上,有很多凡尔赛,因此还有“凡尔赛文学”这个词汇的延伸,很多人会说“老凡尔赛了”、“这也太凡尔赛了吧”等。网上的很多凡尔赛语录也很火,比如“真的太讨厌了,男朋友送我的红色法拉利太土了,直男就这审美吗”,表面上吐槽男友买的礼物颜色,但是礼物竟然是法拉利!这就是典型的凡尔赛,再比如“这个戒指多少钱?2700多万?算了,老公,还是买兰博基尼吧”等,都是假装抱怨实则在炫耀,等同于“烦而晒”。当然这两个例子都是网友们开玩笑的。
其实凡尔赛这种心理,就是希望通过他人的肯定获得对自己的认同,尤其是在互联网上,会获得更多人的羡慕,或者肯定。但是无论是羡慕还是嫉妒,还是肯定他人的实力,对这个来凡尔赛的人说,都是可以感到满足的,会非常有成就感,也是不少网友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

破防
破防,原本是指突破了防御,指的是游戏里的装备、技能被打破,没有了防御效果。

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破防突破的不是装备或者技能,而是人的心理防御被突破,大多数都是指心理层面的受到冲击感到“受伤”,并没有真正的身体受伤的情况。

一种是出现在被嘲讽后心急,在双方“语言互动”中由一方急了,就会被嘲讽破防了;

也有在“对线”中遭受了暴击,被戳到了痛处,也可以称为破防了。

适用于一方和另一方对线时(常见于主播和观众),观众说到了主播的痛点,让主播的内心的防线受到了重创,破防了。这个时候主播可能会变得特别生气,语速加快并且逻辑混乱或者直接骂人,这就可以理解为破防了,当然破防的情况有很多,不需要局限在上面的描述中,它可以作为参考。
芭比Q
芭比q了这个梗的出自抖音,因为一名抖音游戏博主@无赖-电音吃鸡,这是一名爱好吃鸡游戏的博主,他在视频中很喜欢用一段转化为了电音的口头禅“完了完了完了,家人们,芭比Q了,完了完了,我丢,”,于是逐渐从一些游戏爱好者哪里慢慢的传播开来,最终成为了现在大家常用的网络用语“芭比q了”。这个网络用语芭比q了是由英文单词汉化而来的,“芭比q”本身是BBQ,是“Barbecue”的缩写,是一种用火炙烤烹饪方式,一般是用来指各种烧烤。而现在这个网络用语芭比q了却是指“完‌‌‌‌‌‌‌‌‌‌‌‌‌了”的意思,因为你们从BBQ中就可以了解到,这烧烤是要用火的,于是芭比Q=barbecue=烧烤=完了,这就是芭比q了等于完了的意思的原因。
柠檬
柠檬在网络上就是代表酸的意思,代表对某些人物或者某些事情展现出一种酸溜溜的态度。如今很多人在跟别人聊天的过程中,一旦对别人某些方面不满意的情况下,就会直接用我柠檬了来表示。目前柠檬这个词还衍生出各种不同的表情包,同时还有柠檬精等词语。如果是柠檬精,就说明是一些妒忌心很强的人,柠檬人就是代表看不了其他人很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8
1. 认知到了,资源不到位的自我限制。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惜没有钱。

2. 本来就是低欲望的性格,在基本物质保障充足的情况下,正好想过佛系的人生。

-有的人生性如此,而且还挺享受这样的生活。

3. 梦想和自我定位有差距,自我认识不足,导致了希望太大,失望太大。

- 对自身能力和资源水平评估不足,总觉得能有更大的作为,后来受了社会毒打,心理落差大,愤愤不平,只能压制内心的欲望。

4. 目前的舒适圈真的很舒服,网络增加了年轻人对一生的认识,很多人处于一种‘走到哪里算哪里’的心理过日子。

- 佛系随波逐流,美好的东西想要,可是现在自己过得日子也还说的过去,想买啥想吃啥基本可以满足。但如果在这种生活上增加了‘房贷,车贷,老婆孩子’等等,可能就会急速降低生活质量。权衡之下,看着大家也都不着急,自己宁可多过现在高质量的生活一天也好。

5. 不想过度参与到韭菜的生活中去了,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继续重复这样的人生。

-一眼望到底的日子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几乎是可见的,既然自己过的不如意都是如此,那就不要苦了孩子。


现在这个年代和以前(电脑网络没有普及的年代)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网络的存在打破了人的认知范围。

原来那个你只是听说却没有真实接触过有钱人的生活,你的眼界就那么一亩三分地是可以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过,还觉得挺满足的。

可以说是欲望一般,但普遍是由于见识限制了;现在随便刷刷手机,打开网络都觉得人均百万,生活幸福,经常性的全世界旅游,过的是锦衣玉食的日子,有的人有钱有的人有爱情,从此格局打开了,才发现自己什么都想要,可是什么都没有。

不是自己不努力,是资源和现实就是这么赤裸裸的。

低欲望本身是个伪命题,怎么可能真的低呢?现在比以前的人更开眼。

看到了得不到,大概率不会存在低欲望,欲望只能更高。

豪车美女谁不想要,你给个躺平青年白送,多少还是想要的。

低的不是欲望,而是想要得不到,只能自我限制自己,说一句“想想得了。”

所以,说什么升级打怪,当我们大多数本该朝气奋斗的年轻人在游戏里做什么任务都看不到尽头的时候,有人计算过,你刷一辈子的经验值都不够第一关的时候,躺平是最优选,背后不是没欲望,而是无可奈何。


说到底,这是一种‘基于目前的资源的最优生存策略’罢了。哪怕是佛系得过且过也比打了鸡血什么都得不到的希望渺茫强太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