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即诗句本身古文怎么说

如题所述

你”是第二人称,而文言文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汝”、“女”、“尔”、“若”、“而”、“乃”。
1、汝: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女:用法同“汝”,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尔: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4、若: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5、而:古同“尔”,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6、乃:可译作“你”、“你的”。 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注:女(汝)、尔、若可以作主语、定语、宾语。而、乃很少作主语,不能作宾语,一般只作定语。
7、子:在古代专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相对而言,称“君”比较宽泛。
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8、乃:可译作“你”、“你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5
你”是第二人称,而文言文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汝”、“女”、“尔”、“若”、“而”、“乃”。
1、汝: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女:用法同“汝”,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尔: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4、若: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5、而:古同“尔”,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6、乃:可译作“你”、“你的”。 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注:女(汝)、尔、若可以作主语、定语、宾语。而、乃很少作主语,不能作宾语,一般只作定语。
7、子:在古代专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相对而言,称“君”比较宽泛。
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8、乃:可译作“你”、“你的”。
第2个回答  2022-12-04
你即诗句本身用古文表达为:汝即是诗句,诗句即是汝。
汝:你,多用于称同辈或后辈。如晋朝干宝《搜神记》“汝父为楚王作剑。”

即是:就是。如明朝王守仁《传习录》卷中“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第3个回答  2022-12-04
与一般文言文相同,古诗词中常用的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汝(女)、尔、乃、若、子等;由名词引申为“你(您)”的有:君、卿等;还有由方言引入的:侬、伊(有时做第三人称代词
第4个回答  2022-12-04
吾与子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