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蕾是什么卡通人物,叙述的故事将一下,有没在中国放过这个动画片?

如题所述

《阿拉蕾》(又名《怪博士与机器娃娃》、《IQ博士》)是日本著名漫画家鸟山明在1980年代漫画作品。改编的电视动画于1981年4月8日在富士电视台系列播放。《阿拉蕾》的人物在另一部鸟山明漫画《七龙珠》中,亦因《七龙珠》主角误入企鹅村而“客串”出场。 1980年一月 怪博士与机器娃娃正式于日本《少年JUMP》周刊正式连载,并在同年八月《怪博士与机器娃娃》第一集单行本出版。 1981年四月八日起,日本的富士电视台每周三7:00~7:30播出电视版《怪博士与机器娃娃》,作者鸟山明因此一夕成名。 截至1986年二月19日止,《怪博士与机器娃娃》共连续播出了五年,共243集,期间收视率高达35%以上,屡创佳绩,令同时段节目望尘莫及,也创下卡通节目之收视颠峰。(注:现今的《樱桃小丸子》收视率约为18%﹑《名侦探柯南》约为20%左右)1983年可谓是《机器娃娃年》,作者鸟山明缴税六亿四千七百四十五万日币,收入高达十亿日币以上,记录至今无人能破。 八○年代,机器娃娃创下风潮,商品授权种类多达三千种,替东映动画公司赚进了一千亿日币 的签约金,成为的该公司的超级金母鸡。 1993年,台湾出版业者才正式引进漫画《怪博士与机器娃娃》,全套18册。本年最新电视版的《怪博士与机器娃娃》又于1997年11月26日又卷土重来,收视率直逼当红的《名侦探科南》,后势看俏。 阿拉蕾 :一个爱闯祸的机器女孩,一堆乱七八糟的故事,嘲笑了几乎所有当时日本流行的卡通人物:永远也帮不上忙的爱吃话梅的超人;咸蛋超人只是画面的补白;日本的名产--怪兽与人类共同居住还一起玩耍。这是鸟山明独特的幽默,在这部作品里他开始尝试创造一个所有的生物共存平等的世界--企鹅村。这个世界延续在他以后的作品中,并在《龙珠》里达到了巅峰。那么,为什么要选阿拉蕾呢?她既不是当时流行的格斗型也明显不是美少女,只是个缺根筋的秀逗机器人,说到机器人,当时的确也有科幻类的漫画,藤子不二雄的《机器猫》就是。但《阿拉蕾》的主题又明显不仅仅是歌颂科学发明,甚至有时它还表现出对工业时代的嘲讽和反感:与代表自然生存状态的企鹅村相对--大都会岛的生活就象我们日常生活的城市一样:华丽、忙碌、充斥着拘束与规则。而阿拉蕾只是在不断的感慨"到底是城里呀"并将之破坏的乱七八糟之后,兴高采烈的回到了企鹅岛。阿拉蕾可以说是一个自然人的形象(其实《龙珠》里的悟空也是,可见鸟山明对自然人情有独钟)--所谓自然人是法国哲学家卢梭在《美育通信》里提出的,既指在自然的环境、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的淳朴的人。在《阿》里只有全无机心的阿拉蕾才能够天下无敌,大概是反映了作者认为自然人的状态才是最完美的境界。 中国有在电视台放过哦!也有单行本漫画发行,是80后的美好回忆!我就收藏了漫画还有动画片DVD。 优酷上能搜到,也能购买到DVD。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27
《阿拉蕾》(又名《怪博士与机器娃娃》、《IQ博士》)作者在作品虚构“企鹅村”的远离城市的偏僻村庄。村中有一名自以为是天才的则卷千兵卫博士。他想制造一个和真人一样的机器人,所以造了则卷阿拉蕾(参见下文的人物介绍)。一系列荒诞不稽的故事从此展开。 辽艺99版译制人员 配音演员: 刘艺、徐林、张文渔、刘莉、曹玉敏、薛伟刚、韩力、辛敏航、姚居德、张明亮 等 翻译:李倩 校译:李晓斐 责任编辑:王启予 译制导演:韩力、辛敏航 录音:李小平、石红雨、安锐 制作:苏春阳 迟振海、陈瑛 剧务:韩雪梅、张敬军 制片:许玉红、薛伟刚 制片人:孙立 监制:朱月仪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配音 深圳电视台 七网络电视有限公司 1999年译制
满意请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