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会考

1。关于氨的喷泉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证明氨气易于水反应 B.证明氨气呈碱性
C.收集氨气必须用排水法 D.证明氨极易溶于水
(答案是D,为什么)

2。在4摄氏度时向100mL水中溶解了22.4L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
B.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D.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L
(答案是ACD,为什么)

3。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A.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硫酸的洗气瓶
B.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
C.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溴水的洗气瓶
D.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答案是C,为什么)

1.喷泉实验的原理: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使得圆底烧瓶中的压强迅速的减小,从而造成内外压强差,止水夹一打开,大气压将水迅猛的压入烧瓶中,速度越快,喷泉越明显,越好看。
2.n(HCL)=1mol
C(HCL)=1MOL/0.1L=10 mol/l A正确B错误
溶质的质量=水的质量+HCL的质量=100g+1mol*36.5g/mol=136.5g
溶质HCL质量百分数=(36.5/136.5)8100% C错
D:溶液的体积不能由溶剂体积+溶质的体积(更何况溶质还是气体)
溶液的体积=溶液质量/密度,应以这个来计算
3.鉴别甲烷和乙烯可以用溴水和用酸性高锰酸钾
但是去除甲烷中的乙烯只能用溴水
原因:甲烷跟他们都不反应,乙烯跟两者都反应而使它们褪色,但是乙烯跟酸性高锰酸钾在反应后会生成CO2
因此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去除甲烷中的乙烯,旧杂质去除后又会引入新杂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06
1 B 碱性和溶解没关系 C 明显离谱 都可以大量溶解 还收集 A的无法判断 根据课本知识推出D
2 A气体溶解 溶液体积会变化 B正确 C质量分数是 组分质量/总质量 都是已知量 D 这个莫名其妙 水是液态的
3A鉴别没有明显现象 硫酸对乙烯的催化加水作用慢 要加热 B都不溶解 没现象也不能除去 C乙烯和 溴水反应 然后变成液态 D不是酸 不反应
第2个回答  2010-06-06
1.喷泉实验是用来验证某一气体的溶解度的实验,因此应当选D

2.溶入HCl气体后溶液体积会增大,因此A不对,C中因质量可加和,因此可分别求出水和HCl的质量,从而求出溶质质量分数,C不对。D体积不可加和,因此错误。

3ABD皆无法鉴别甲烷和乙烯,而C中溴水可与乙烯加成而不与甲烷反应,而溴水与乙烯反应后会褪色,因此可以鉴别,亦可以出去甲烷中乙烯
第3个回答  2010-06-06
1喷泉实验,A如果氨气与水反应,那氨水是什么?B氨气不逞碱性,氨气溶于水之后呈碱性C既然氨气与水发生如此现象,那收集氨气还用排水法?你可以看见喷泉实验之后,氨气都没有了,那至少证明氨气溶于水。
2A要在20摄氏度下22.4L HCl才正确。B同上,不是20摄氏度,根本不知道HCl质量。C质量分数简单,100ml水100g,那溶解后测其质量,多出的质量除以测出来的总质量就是质量分数,所以可以测出。D一般气体溶于水后,整个体系的体积会缩小了很多。正如第1题的喷泉实验一样,你会发现如果用密闭容器将水和HCl放在一起,压强会变小,就是因为整个体系体积变小了。1楼很明显错了。
3A硫酸是强氧化剂,但不能检验。B甲烷跟乙烯不用于水也不反应。C乙烯可以跟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而甲烷不能。同时,乙烯与溴水反应时,溴水会褪色。D这个貌似不反应也不能鉴别。

呵呵,分给我吧。。。我解答得好辛苦。。。
如果还不明白的,M我,我在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