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救父》的主要内容

如题所述

打虎救父出自《二十四孝图》

主要内容如下;

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今河南沁阳人)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 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诗颂曰:

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扩展资料:

书籍评价

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二十四孝故事》,必须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辨证的历史的分析。其中确实有值得继承和弘扬的内容,但也有糟粕。值得继承和弘扬的是——对父母的敬爱和关心、发自内心的事奉父母的精神。

在《二十四孝故事》中,几乎都具有这种精神,这种精神具有它永恒的价值,这就是《二十四孝故事》的核心与精华所在。我们读《二十四孝故事》,当以同情之心去了解古人。他们也许并非看重形式,让后人件件照办,而是想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人世界还有“孝”之一字!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由于“孝道”源于原始的氏族社会,发展于和强化于封建社会,因而它必然带有它的历史局限性,特别是成了官方“以孝治天下”的理论之后,产生了逆来顺受的、愚孝的、迷信的、因果报应的观念,甚至有与人性相背离的地方。

如“卧冰求鲤”,“恣蚊饱血”,“埋儿奉母”,“闻雷泣墓”等,所有这些都是不能吸收和提倡的,即使是“刻木事亲”虽然表现出丁兰的至诚之心,但是在今天看来,不免有些可笑,都应予以抛弃。今天我们提倡的孝应该是文明的、合乎理性的。

所以,我们不能不加分析地去吸收“二十四孝”中的一切。总之,在今天这个文明的、法制的社会中,父母和子女在人格上和法律上是平等的,父母有责任和义务哺育子女,子女有责任和义务孝敬父母。

当今有不孝顺父母的子女,也有把自己亲生的儿女遗弃、卖掉、甚至有将其扼死、溺死或杀死的父母,这些都是丧失了人性和违法的行为,是社会和人类的良知不能容许的。因此,要提倡“父慈子孝”,继承和弘扬孝道文化的精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孝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7
  1、主要内容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2、详细内容
  古时候有个小孩子叫杨香,他的妈妈因为生他的时候难产而离开了人世,他就和爸爸相依为命,杨香很小的时候就帮爸爸干活,尽心照顾爸爸。
  有一天,他们正在田地里耕作,突然听见虎啸。一只老虎随即出现,扑到杨香爸爸身上把爸爸叼走了。杨香吓得呆住了,他心中一急,想也没想就跑上前,用力一跳,跃上了虎背,揪住了老虎的脖子,用拳头锤老虎的鼻子和眼睛,一边说:“可恶的老虎,你快把我爸爸放了,不然我打死你”。他一边打一边喊,老虎吓了一跳,口一松,放下他的爸爸就一溜烟跑了。杨香缓过气来,走到爸爸跟前,问道:“爸爸,您受伤了没有?”爸爸清醒之后,吃惊的说:“怎么,怎么啦?那老虎呢?”“它已逃回山林去了。”“你哪来那么大的力气和勇气呢?!”“不知道,我就想着一定要救爸爸”爸爸笑了,他有这么一个勇敢的儿子,是多么足以自豪啊!
  3、杨香打虎救父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此文章通过描写14岁杨香打虎救父的故事,表达了杨香不畏艰险救父亲于危难之中的亲情的伟大,也说明了杨香的果敢和英勇。
第2个回答  2015-02-17
(晋朝,公元四世纪)

当杨香十四岁时,常跟爸爸在田里做工附近一个山林,经常有老虎出没

收获季节的某一天,杨平跟儿子杨香在田中工作完毕,准备回家时,突然听见虎啸一只老虎随即出现,扑到杨平身上

杨香吓得呆住了,但立刻明白爸爸已经遭遇危险他心中一急,想也没想就用力一跳,跃上了虎背

老虎吓了一跳,口一松,杨平就掉下来,滚到路边

杨香叫道:"爸爸,赶快逃命啊!"

可是,他爸爸已吓得昏了过去

杨香抓紧了虎脖子的皮,用力捶打老虎的鼻和眼睛他曾听人说过,制服野兽最好的法子,就是抓紧它的脖子他于是用力掐住老虎的喉咙不放,一边心想: "我一定得救爸爸,老天请给我点力气吧!"

他听到一声闷吼,就更用力掐老虎的喉咙老虎几乎喘不过气来,立即猛力一挣,挣脱了杨香双手,逃入山林去

杨香缓过气来,蹒跚地走到爸爸跟前,问道:"爸爸,您受伤了没有?"

杨平清醒之后,面色灰白,吃吃地说:"怎么,怎么啦?我以为一只老虎扑住了我,那,那老虎呢?"

"它已逃回山林去了"

杨平定睛一看,只见孩子双臂上布满伤痕和血迹,不禁大惊道:"哎呀!老虎伤了你吗?"

杨香说:"它没伤我,是我打伤了它"他向爸爸述说打虎的经过后,轻声地说:"爸爸,要是我救不到你,我也不想活了"

"你不过是个十四岁的孩子,居然敢跟老虎搏斗,真难为你了我从来不知道你有这么大的力气呀!"

"我也不知道平时,我连一辆牛车都拴不上;当时,我就只想到绝不能让老虎伤害您"

爸爸笑了,他有这么一个勇敢的儿子,是多么足以自豪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11-20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一个小女孩,徒手搏虎,并从虎口中救出了自己的父亲,其孝心和勇气真令人赞叹。
扼虎救父,杨香,晋朝人。顺阳(今河南浙川县东南)人。杨丰之女。杨香是晋朝杨丰的女儿,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含辛茹苦,把她拉扯成人。杨香是在苦难中长大的,心眼好,懂事早。她知道父亲抚养自己不容易,既当爹又当娘,吃了很多苦头。因此,她对父亲非常孝顺,可以说是关心备至,体贴入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