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如题所述

一、要关心爱护和了解学生
爱是人的一种需要,当这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人就会悲观失望、心情苦闷。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对爱的需要更迫切、更强烈。学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学校里度过,教师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教师的道德对学生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和教育效果。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事业与热爱学生相结合,它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深入了解和热情关心,是爱最突出的表现,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当教师把一个学生认识到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慧和性格的人的时候, 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然而,在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道德教育里很少有教心的,即培植人的善心,包括良心、爱心、同情心、怜悯心。请听听学生的心声:“老师,我希望你常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老师,请你不仅教书,而更是教我们做人;老师,请您也把我当人看待,而不仅是您记分簿上的一个号码;老师,请您不要单看我的成绩,请您更要看我所作的努力;师,请您经常给我一点鼓励,不要让您的要求,超过我的能力。”因此,学生实际上自然地把爱的希望寄托在教师身上,他们希望教师能像父母那样关心、体贴、了解和帮助自己。如果爱的需要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对教师产生一种依恋感。把上学读书看成是快乐,从而在愉快的状态下学习和生活,爱成了学生成长的动力。
二、严谨治学,知识渊博
教师必须有广博的文化素养,才能使自己的教学丰富多彩,更有说服力,上起课来才能左右逢源,融会贯通、扩大学生的视野,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而且是‘常流水’。”一是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二是要有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结合力,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三是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吸收、存储学科前沿学科知识与研究成果。 如果一个教师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具有渊博的学识,那它就会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大批学生,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受到学生的爱戴。
三、尊重学生的人格,公正对待学生
尊重学生,首先就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青少年学生心理正处于一个激烈变化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自尊心也很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考虑自己对学生的每一条意见,每一个看法,无论如何都不要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而我们更应该公平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 要相信每一个“差生”是能够教育好的。教师不能轻易给学生戴上“差生”的帽子,学生的确存在“好”与“差”的差异,对于所谓的“差生”,千万不能把他们看死,看死了他们,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走进了死胡同。教师应因材施教,对“好学生”关爱备至,而对“差生”更应加倍地关爱与呵护。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加以充分地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他就会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你畅开心扉,愿意接受你如何学习和如何做人的指导。
四、对学生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
爱而不严不是真正的爱。师爱有别于母爱,它突破了溺爱的圈子,把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有机地相结合。同样,严而无爱也不是真正的教育。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一定要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上一丝不苟,循规蹈矩;老师讲一,学生不说二等等,这无疑会压抑学生人格、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这与现代文明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严重冲突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集中体现在对人的品格,道德,修养,素养,涵养,情操,礼貌礼仪、风范魅力、举止风度和人文精神的要求上。教师必须对学生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才能使学生与时俱进,全面发展,同时也会得到学生的欢迎。
五、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我国汉代哲学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不仅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正如奥地利教育哲学家马丁.布贝尔所说:“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足以杨春茂对学生的整个人起真实的影响。”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幽默风趣的谈吐,得体大方的着装,亲切热忱的态度,扎实渊博的知识,犹如和煦的阳光照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使他们感到温暖、舒畅、轻松。融洽的师生关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尊敬感,即“亲其师,信其道”。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教师被喻为“春蚕”、“蜡烛”,这是对教师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精神和行为的赞美。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任重而道远,应自强不息,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努力塑造良好的品行,才会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20
从参加培训至今,我总结了在工作中在课堂、课余时间学生和自己需要准备与要做的事情,分为以下几点。 备课 众所周知,备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有效的运用。 "运用"是一个能动的概念,它是由知识演变为能力,进而发展成为素质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也是不以一章一节内容为划分区域的全面综合的过程。 要想备好数学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因材施教 数学教材和其他各科相比,具有相对稳定性,几年如一日的现象可以说是司空见惯。 2.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统一 备课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课本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优化重组是十分必要的。 3.数学模型与实际运用 "数学模型"是格式化了的解题模式 模型的建立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已有知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学生能尽快地拥有尽可能多的知识、技巧与能力,做好内容、方式、方法上的准备。 二、要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兴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不管你是教哪门课的老师,还是哪一类型的老师,始终要求教师首先必须要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起码的要求。 关爱学生,用“爱”去感化学生 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是崇高的、神圣的,这种崇高和神圣需要用教师的爱心来支撑。尤其是在小学阶段,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更要多给他们一分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使师爱渗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如学生的鞋带开了,老师弯下腰帮他系好;学生进步了,老师送上一份真诚的鼓励;看见学生摔倒后,老师伸手帮扶站起;老师捡起学生掉在地上的铅笔……如果做到了教育无小事,处处暖生心,那么学生定会被温暖的师爱所感动。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才能成为孩子喜欢和信赖的好教师。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学双方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的。 2.要具有宽容心,用“真情”感染学生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形象直接影响学生健康的心灵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教师健康的个性品质、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是教师吸引学生的魅力所在,教师只有不断完善自我,增强自己的形象魅力,才能以不可抵御的力量吸引学生和影响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用自已的人格感染学生,实现情感教育,起到“春风化人”的教育效果。 3. 幽默引趣,活跃数学课堂气氛 一般说来,数学课堂学习的大都是固定的知识和理论,因此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平淡无奇,多数学生不乐意听讲,更不愿意去思考,甚至昏昏欲睡。要打破这种局面,靠老师的训斥恐怕是不行了,但假如教师以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语言讲授知识,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学过程本身的乐趣,享受到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 4.幽默纠错,调动学生积极性 由于认知和学习态度方面的原因,学生在作业中经常会出现同类错误。采用训斥或罚重做若干遍的方法不能直接促进学生心灵的发展,只能刺激他们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能收到短期效果。要使学生根治这些错误,不妨适时来点幽默,以满足学生高层次的认知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学生放首位 俗话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自尊心是学生成长的精神支柱,是他们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旦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会不同程度的感到他人对自己的否定,从而产生消极情绪,丧失前进的勇气和热情,甚至形成可怕的变态心理。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平等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呵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当教师能够做到呵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时,他就可以赢得每一位学生的尊重与欣赏。当师生能够相互尊重时,一种崭新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悄然建立,并开始为提升教学质量发挥作用了。 四,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师生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反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手段。设计课堂提问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问题具体些,结合学生的做法走向重要之处。老师提问要具体一些,而且要结合着学生的做法,走向重要之处。提高设计问题的技能,小学数学教师提高问题设计能力,主要包括设计问题的数量、难度、切入点控制三个方面。 2.问题具有挑战性,引领学生由具体走向抽象概括提高发问技能。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选择恰当时机,采用适当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课堂发问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具体而言,有以下四个方面: (1) 把握发问时机;(2) 选择发问句式;(3) 确定答问对象,遵循普遍性原则和量力性原则;(4) 安排候答时间,教师安排候答要注意两点:一是时间适宜。学生答问需要时间酝酿。 3、问题指向背后的道理提高对学生回答评价的技能。这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及表现给予的明确、有效的评价,其实质是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理答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对学生答问的质量与积极性有直接影响。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注意倾听、尊重学生;二是注意期待、信任学生;三是注意鼓励、赏识学生;四是注意宽容、理解学生。其外在表现为,学生答问时教师微笑的脸庞、期许的目光、专注的神态,学生答问后教师由衷的赞美、中肯的建议、细致的指点、耐心的辅导。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一门精深的艺术,每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好问题,掌握好发问的策略,恰当处理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从而走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提高教学的质量。
第2个回答  2015-01-20
尊重他们。老师的教育方式要新颖,在自己的课程上策划一些相关活动。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我说说我初中时代一个同学,一个胖子、给人感觉很傻的那种,而且他很懒,常常因为不做作业被罚,罚站挨揍都有过。但他有一点要求:你不能不管我,打、骂的再厉害都行,就是不能放弃他。所以这也是学生的一个尊严底限,不要放弃他们。
第3个回答  2021-05-14

铜陵师范附属小学第五期《人文讲坛》开讲,李江老师阐释了“愿为甘草,甘为人师”的理念,探究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对待学生采取包容和理解,要和蔼亲切、温文尔雅,同时也要严慈相济,用智慧点亮智慧!

第4个回答  2015-01-20
那就是亲近学生,不要端着架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