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食品对营养素的损失及对人体的危害情况

如题所述

  1.食物在加工烹调时,其中营养成分之一—维生素最易受影响,而随烹调方法、受热时间和温度高低对控制损失程度又有很大关系。例如,炸制油条时,因同时加碱,使食物中维生素B1全部破坏,维生素B2和尼克酸损失50%左右;在炸制肉类食品时,维生素B1、B2等都有很大程度的损失;而炒肉片时,维生素B1损失较少,仅为13%。
  2.高温使蛋白质炸焦变质而降低营养价值,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分解、进而失水、相互聚合,产生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胶状聚合物,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高温还会破坏食物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妨碍人体对它们的吸收和利用。
  3.油炸食物中常常含有大量的脂肪,脂肪经过高温处理后,产生一种叫丙烯醛的物质,这种物质将会影响小儿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丙烯醛在高温油炸中还可进一步分解出有致癌作用的氧化物,对人体具有毒性作用。
  4.可能会产生消化不良。
  5.油炸食品中还有的“有毒”成分——丙烯酰胺。油炸食品的长期慑入会引发多种疾病,包括癌症,那么谁吃油炸食品谁就该为自己的健康买单,包括动辄几十万的“癌症”治疗。
  6.常吃油炸食物会引起消化不良,以及饱食后出现胸口饱胀、甚至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近年来儿童中吃洋快餐引起的肥胖症也在日益增多,而中老年人常吃油炸食物无形中使脂肪的摄入量增多,不但容易发胖,对心血管病患者更为不利。常吃油炸食品的人,由于缺乏维生素和水分,容易上火、便秘。油炸食品含油脂高,可刺激胃肠黏膜,诱发胆道痉挛,所以患胃肠道疾病、肝病、胆囊炎和胆结石的病人都不宜食用。
  7.我也觉得现在的油炸食品不过关,有些商家用的油都不合格,对身体为还极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06
油炸食品的卫生问题首当其冲,特别是在卫生标准没有规范的中国。油炸食品卫生问题有两层:一,他们用来炸的原材料不卫生,许多油炸的原材料都是快坏或者已经坏了的,弄点有装点门面。二,使用的油不卫生,许多恶劣的街头摊贩经常使用地沟油来炸制食品。还有些商贩即使是使用合格食用油,但他们为了节约成本常常将油反复高温加热使用,使油脂炸焦变黑,这无疑增加了致癌物和有害物质的含量。另外由于油炸食品都是在极短时间内高温烹制而成,常常是外面已炸得焦黄(糊)发硬里面却还没有熟透,不仅没有有效地杀灭食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发生肠寄生虫等疾病。
油脂反复高温加热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因为油脂反复高温加热后,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经高温加热后所产生的聚合物——二聚体、三聚体,毒性较强。大部分油炸、烤制食品,尤其是炸薯条中含有高浓度的丙烯酰胺,俗称丙毒,是一种致癌物质。
食物经高温油炸,其中的各种营养素被严重破坏。高温使蛋白质炸焦变质而降低营养价值,高温还会破坏食物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妨碍人体对它们的吸收和利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