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币有没有收藏价值啊!贝币好多啊!!

如题所述

贝币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大约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物质极不丰富,一个部落或者一个家庭还没有多少剩余产品可以用来交换,部落或家庭之间偶尔发生的交换活动也只是以物易物,这种表现只是简单或偶然的货币形式,当时根本没有货币也不需要货币。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劳动产品逐渐有了剩余,简单的以物易物交换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了,于是人们便把贝壳作为交换的中介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社会贝壳是最珍贵的物质了。贝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浅海的贝类,它小巧玲珑,色彩鲜艳,造型精美,坚固耐用,最早是原始居民喜爱的一种装饰品,由于它大小适中,便于携带和计数等特点,后来就逐渐充当了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

  贝币的计量单位是“朋”,“朋”字本义是指一串或两串相连的“贝”,后来逐渐演化成计量单位。一般多认为两串五个的贝或两串十个的贝为“一朋”,这或许为我国十进制计量单位的开始。

  原始贝币产生于距今3000年的商代,是钱币的始祖,是一种由天然海贝加工而成的贝类货币,出土于河南殷墟妇好墓等地,年代为公元前19至前16世纪,距今约3500年以上。经过加工的天然贝币形体一面有槽齿,如同女性生殖器,这是母系氏族的特征。贝币主要出产于我国的东海、南海等地海域,反映了商代商业交流的情况。

  商代中期以前贝币价值很高,臣下若能获得商王用贝币,则是极大的荣耀。从商朝中晚期至周,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不断扩大,由于人口增多、农业进步、手工业发达、商贸往来频繁等诸多因素,促使货贝需求量猛增,天然贝币渐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故在当时又出现了许多仿制贝币,有石贝、骨贝、蚌贝、绿松贝等,这类贝币形体较小,其长度约1.2厘米至2.4厘米。在商代晚期又出现了铜质货币,形制也仿海贝形式。比较珍贵的铜贝出土于河南安阳和山西保德等地的商代晚期墓葬中,年代约为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铜贝堪称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了,其中有一种表面包金的铜币是作为大额货币使用的,现存世量极少。

  居荀子的《王制篇》记载:“北方的走马大狗,南方的羽毛象牙犀皮颜料,东方的海鱼海盐,西方的皮革毛织品旄牛尾,中国市场上都能买到。住在泽地的人可以得到木材,住在山地的人可以得到水产,农民不动刀斧不陶不冶可以得到器械,工商不耕不种可以得到粮食。”据此,商业的兴盛,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经济也得到发展。而这些品种众多的贝币,成了中国质地最多的同形制货币。

  贝的正面较为平整,贝的侧面稍微鼓突,人们为了便于携带方便,在货贝的背部多凿有小孔,早期孔相对小,后期穿孔逐渐扩大。春秋战国时期的“货贝”背部几乎磨平。“铜仿贝”一般仿货贝之形,早期者与天然贝形制相近,春秋以后,南方楚国地区又铸造出有文字的“铜仿贝”,它的外形有的像蚂蚁爬鼻,有的像鬼脸的样子,所以俗称“蚁鼻钱”或“鬼脸钱”,其面文多达10余种,但形制却比较一致,均为上广下尖的瓜子形,面有文字,背部平整,它广泛用于南方地区,是当时比较先进的货币形态之一,除楚铜贝以外,春秋战国时北方地区的金属贝还有“金贝”、“银贝”、“鎏金铜贝”等,“仿铜贝”的出现是我国货币发展史上一件大事,把我国货币发展历程大大地推向前进了,并以其大小、重量、价值比较统一,而且能够大量地就地铸造等其它“货贝”和“仿贝”无法相比的优势进入了流通领域。

  原始贝币没有传世品,基本为出土物。因年代久远,极易损坏,其价格通常在30元左右,骨质贝币价格在50元左右,铜贝价格早已在200元以上。作为收藏投资,原始贝币出土量大,其升值潜力远不如铜贝。但原始贝币基本上没人作伪(作伪者往往版式类同,容易鉴别),初学者作为收藏观赏,也不失为好的选择。而其它材料所制的贝币有不少赝品了,集币爱好者在收藏时应小心谨慎。绿松贝和铜贝的价格要高许多,一些品相上好的大型铜贝价格可在千元之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