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锳的典范德泽荫佑后裔

如题所述


清道光十七年(1837),张锳之子张之洞出生于贵阳六洞桥孔明洞侧(今贵阳市博爱路一带),故取名“之洞”,乳名官保。襁褓中的之洞生性爱哭,只有母亲朱碧筠的琴声才能使他安静下来,并露出笑容。父亲张锳说,这是胎中常听琴瑟之鸣的缘故。朱碧筠系广西桂林人,出身名门(其父朱绍恩进士出身,官至四川邛州知州),聪颖贤淑,喜棋诗画,特别擅长弹奏古琴。
之洞在母亲的琴声中长到四岁,不幸母亲病逝。之洞收获母亲遗物就是那架母亲心爱的琴。从此,之洞只要一想母亲,就会抚琴凝思。母亲的遗琴一直伴随张之洞一生。朱碧筠死后,张锳没有续娶正室,之洞由侧室魏氏抚养,魏氏未生育,视之洞为己出,给他无微不至的关爱照顾。魏氏喜爱四季常开的月季花,常常将亲手盆栽的月季摆满之洞的房间。受养母的这种喜好熏陶,之洞也酷爱月季。
张之洞母亲去世那年的正月十八日,张锳吩咐仆人在客厅摆下香案,备好酒席。时近中午,仆人领着一个年约四十岁,衣着青布长袍、风度儒雅的人来到客厅。这个人就是张锳为张之洞请来的家塾教师何养源,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他从三字经教起,每天教20个字,之洞念过三、四遍即能背诵,不到一个月,基本上三字经就背完了,何先生称他为神童。
一天,张锳公余来到书房,让之洞把《三字经》背诵一遍,见背得轻松如流;又从书中选出一些字写在纸上,让张之洞认读,之洞一一确认不误。张锳这才捻着胡须不胜欣喜地勉励道:“好,好!跟着何先生好好学习!长大成才,为家争光,为国效力。”转脸又对何先生说:“我虽略通文字,之洞这孩子的聪颖,强我十倍。先生博学卓识,执教有年,还望先生对之洞严加训诲,培养成人。”何先生喜悦地说:“是啊,是啊,之洞确是难得的好学生。我正想同您商量一下,以后该如何教他呢!说罢,便和张锳商定教之洞读《论语》,学描红。之洞听到父亲和老师的夸奖,脸上露出矜持的笑容。他对父亲的嘱咐,虽不全明白其中含义,但父亲殷望他读书的话,却已印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平添了一股思学若渴的力量。何先生写了一篇方寸大小的赵体字,让之洞套在宣纸下练字。时间不久,又改描写为临摹。之洞兴趣盎然,勤摹苦练。同时,他对读书苦求甚解,读《论语》时,对章节字句,必弄明白才算完事。何先生对其聪明好学、务求甚解的精神极为赞扬。张锳也为其子长进之快欣喜不已,越来越偏爱这个儿子了。读完《论语》,又开始读《孟子》。之洞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白天,他在家塾听先生讲课;夜晚,便秉烛夜读。困倦难耐时便伏案而睡,醒来又接而复读。
养母魏芷香对他极其慈爱,陪坐在身旁,看着他在烛影摇曳里那清瘦的脸庞和专注的神态,听着他那如歌似曲一样抑扬动听的朗诵,心中便涌起一种爱怜和殷望的感情。炎炎夏日,她给之洞摇扇纳凉,驱赶蚊虫;漫漫长夜,她给之洞披衣送暖,端上夜餐。她用全部身心抚慰着之洞,也把一生寄托在他的身上。  经过五年孜孜不倦的苦读,之洞九岁就读完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十九卷“四书”和《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五部儒家经典作。不久,他又读完了《周礼》、《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四部书。到此,科举制度规定的教科书,他已全面读完,结束了家塾生活后进入府学继续攻读。  府学紧挨府衙,是张锳为官吏的子弟读书而修建的。府学庭院宽敞,轩明窗亮,院内古木参天,翠竹丛生,假山峻石叠趣,溪水清漪缠绵,环境十分幽静。被延请到府学执教的,都是名冠府地的饱学之士。在府学,张之洞开始学习写诗和作文。11岁所作《半山亭记》,为贵州全省学童之冠,名噪一时。其云:“万山辐凑,一水环,雉霅罗,鳞原星布者,兴郡也。城东北隅,云峰耸碧,烟柳迷青,秋水澄空,红桥倒影者,招堤也。绿堤数量,蒹葭苍苍,有阁巍然峙于岩畔者,魁阁也。穿绿阴,梯白石,禅房乍转,画槛彻通,石壁一方,茅亭三面者,半山亭也。作亭者谁?吾家大人也。翠萝红蓼,罗列于轩前,竹榭茅檐,欹斜于矶畔,太守之意,得之半山,而志以亭也……。”全文刻于招堤半山亭。12岁时完成了诗文集《天香阁十二龄草》。  张锳看张之洞小小的年纪即掌握了许多人终生难以学好的课程,心中自然高兴,便思量让之洞早些参加科举考试,而想到自己六次会试皆不中,最后又大挑才走上仁途,又不由得迟懔然生畏。于是,他重礼请来了一位作八股文的名士,专门为张之洞授业。这个人就是贵州独山府署理知府韩超。韩超是道光甲午年的进士,直隶昌黎人,秉性沉勇慷慨,人称血性奇男子,与张锳交谊很深,听说张锳请他教导神童张之洞,很乐意培养这位奇才,便一口答应。韩超只教了之洞两个月,就见之洞学业日见精进,心里十分欣慰。一天,张锳从书房取来一方古砚,对之洞说:“这方竹节砚,是你祖父在京城任四库全书馆誊录时,纪文达公纪晓岚赠送的。这是宋代的旧物,上面有竹节一样的纹理,极其罕见,故而叫做竹节砚。这铭文,是纪文达公亲手刻下的,异常珍贵且不说,铭文讲了做人的道理,你长大了就会懂的。这可算是咱家的传家宝,你祖父传给了我,我再传给你,你将来再传给后代子孙吧!”  之洞细看那数行砚铭,写的是:
介如石,直如竹。  史氏笔,挠不曲。  笋不两歧,竽无曲枝。  孤直如斯,亦莫抑之。  其断简欤?乃坚多节。  略似此君,风规自别。  ——纪晓岚识
道光29年(1849)秋天,13岁的张之洞在老家人张喜的陪护下,启程从贵州回原籍南皮县参加县试。途经武昌时,他来到黄鹤楼观览,心中异常激动,题下了一联: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县试这天,之洞早早来到考场前等待入场,全县来应试的几十名童生也都陆续来临,这其中最小的,就是张之洞了。不仅年龄小,个儿也长得小。在连考的五场中,不论是八股文、试帖诗,还是经论、律赋、策问等,场场驾轻就熟,挥笔而就。不久,县试发榜,在所取的十五名生员当中,张之洞名列榜首,中了秀才,为以后步入政坛打下了基础。咸丰二年(1852),张之洞参加了顺天府乡试,又名列榜首,中了第一名举人。喜讯飞来,张锳高兴万分,就连时任贵州黎平知府的好友胡林翼、之洞老师韩超,得知之洞中举后,喜上眉梢,笑声连连。张之洞27岁入京会试及殿试,跻身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随即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后来历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晚年擢升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兼管学部大臣。在清末的政治舞台上,他位高权重,声名显赫,与曾国蕃、左宗棠、李鸿章一起同为晚清四大名臣。在专家们的眼里,他是近代中国的实业巨头,清末洋务派领袖,政治活动家、学者,近代中国教育家。著有《张文襄公全集》行世,其《劝学篇》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名噪一时。
国内外的许多伟人和名人,对他也有很高的评价。孙中山先生说过:“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毛泽东这样评价他:“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美国著名学者威廉·艾尔斯说:“在张之洞的一生中,中国教育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此,他的努力具有决定性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