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曼谷亚运会的亚运纵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4

见证亚运会历史——历届亚运会参加者爱德华·唐加拉加专访爱德华·唐加拉加,66岁,斯里兰卡人,曾任泰国英文《曼谷邮报》体育记者、体育编辑长达28年,现为《曼谷邮报》自由撰稿人。采访过自1951年以来全部13届亚运会,并总共采访过10届奥运会。在曼谷亚运会期间,他接受了专访。
记者:你作为记者在47年中采访了所有亚运会,你对亚洲体育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爱德华:从1951年第一届新德里亚运会至今,亚洲体育进步神速。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从1974年开始加入到亚运会的大家庭里来。
在此之前,亚运会金牌霸主一直被日本所垄断,中国的加入使日本遇上了真正的敌手。中国的加盟使得更多亚洲以及世界纪录被打破,提高了亚运会的整体水平,大大推动了亚洲的体育运动。
记者:你还记得1951年采访首届亚运会的情景吗?
爱德华:记得很清楚。我当时只有19岁,采访很简单,就是一支笔、一叠纸。电脑是最近才引进亚运会报道的,我记得是在1986年汉城亚运会。电视转播很早就有了,我想应该是在第六届亚运会(1970年)上出现的。电视转播使得亚运会更加深入人心。
记者:现在获得国际大赛好成绩的运动员都能得到较高的奖金。以前情况是怎样的?你如何看待现在的高额奖金?爱德华:早期亚运会上,获奖的运动员就只有一纸证书。你知道那时有的士兵不得不空着肚子打仗,有些运动员情况也类似。有了钱,运动员才能训练,才能买维生素,才能维持他们的家庭。现在的运动员得到高额奖金是件好事,能刺激他们更好地训练。
记者:作为亚运会历史的见证人,你更喜欢现在的亚运会还是过去的亚运会?
爱德华:与奥运会一样,亚运会的起步也很艰难。我很喜欢现在的亚运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即便是四、五十岁的人也有可能获得冠军。
记者:你觉得现在的亚洲体育需要做哪些改进甚至改革?
爱德华:亚洲必须举办更多的国际性运动会,这方面中国和日本走在了前面,其他国家也应该跟上。另外,亚洲竞技体育必须加快职业化步伐,否则体育不会有前途。欧洲、美洲的职业化程度高,因此它们的体育水平也就比较高。
记者:能否谈谈泰国举办4届亚运会的情况?爱德华:1970年和1978年,韩国和巴基斯坦无法举办亚运会,泰国站出来接办,挽救了亚运会。可是
泰国英文《曼谷邮报》报道最老的运动员到1988年,汉城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当时,泰国代表团的团长、一位副总理说,“怎么回事?当年他们没法举办亚运会,要我们举办;现在他们都举办奥运会了,我们呢?”所以,泰国在1990年提出申办’98亚运会,并取得成功。
不过,没人想到会出现金融危机。危机爆发以来,房地产价格大跌,银行也不肯贷款,泰国陷入了困境。不过,这场危机过后,泰国会重新站起来。目前泰国经济已经开始复苏,而且举办亚运会对于这种复苏也是一种刺激。实际上,最近已经没有多少人谈论金融危机了,这15天人们只对亚运会感兴趣。
记者:你生活在泰国,觉得这届亚运会筹备工作做得怎么样?
爱德华:泰国人对自己的国家能够举办亚运会感到非常高兴、非常自豪。至于筹备工作,没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即便是奥运会也会出现许多问题,巴塞罗那不完美,亚特兰大更不完美。亚运会也是如此。如果你想要挑毛病,肯定会挑出毛病来,但如果你更加客观、思路更加开阔地看待这个问题,想法就会不同。
记者:泰国在资金短缺的困境下坚持举办亚运会,出于何种目的?
爱德华:是出于国家形象的考虑,泰国人把自己国家的形象看作是至高无上的。泰国人有高度的责任感,是责任感促使他们坚持举办这次亚运会的。记者:从1966年到1998年先后有四届亚运会在曼谷举行,你感觉泰国主要有哪些变化?
爱德华:泰国的变化太大了。曼谷举办第一次亚运会之前,道路很少,电力也不足,可到了1966年之后,
道路多了起来,电力增加,曼谷有了大发展。曼谷在1966年时只有300万人口,现在则达到了900万,成了一个大都市。本届亚运会的一些赛场设在了外府,对那些地方的发展也很有好处。像亚运会这样的大型国际性运动会能够帮助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