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年加入联合国

如题所述

中国1945加入的联合国。

1945年6月26日,举行联合国宪章签字仪式,中国代表第一个在宪章的中、法、俄、英、西5种联合国正式语言文件上签字。随后是法、苏、英、美4国代表依次签字,然后才是与会的其他45个国家;包括后来补签的波兰在内的51个国家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1945年10月24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扩展资料: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不仅是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更是全球治理与国际安全领域新思维和新政策的重要倡导者。

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有力维护了地区安全与稳定,有力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力展示了中国的外交立场、国家形象和军队实力。特别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和平理念与方案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为改革转型中的联合国维和行动注入了新的动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新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联合国宪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联合国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中坚力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1
由官僚地主军阀公知等等利益集团组成的中华民国蒋介石白色恐怖伪政府集团被新中国人民打跑后,。从1950年起,每届联合国大会都要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但是,美国每次都以“延期讨论”这一问题为名加以否决,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提案(简称“两阿提案”)。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当下发来邀请电,请中国政府派代表团重返联合国。
第2个回答  2008-10-08
应该说是“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益”,说“开始接受中国加入”不准确。

1971年9月21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开幕。在大会总务委员会9月23日开会讨论是否把“中国代表权问题”列入本届大会议程的第一个斗争回合中,以及是否把阿尔及利亚等23国议案列在美国、日本等19国“双重代表权案”(“两个中国”提案)之前讨论的第二个斗争回合中,由于非洲等提案国的坚决态度和睿智策略均获得全胜,而美国、日本则全线溃退,打了败仗。
当时面对三个关于“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的议案,并将对其做出裁决。第一个是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提案国为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个国家,人们简称为“两阿提案”。第二个是由美国、日本等22国提出的“重要问题”提案,提出要从联合国取消“中华民国的代表权”的任何提议都是属于《联合国宪章》第18条中所规定的重要问题,需经联大2/3的多数成员国通过,人们简称为22国提案。第三个提案是由美国、日本等19国提出的所谓“双重代表权案”,即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入联合国,但“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并“建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享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1971年10月25日晚上,第二十六届联大就“中国代表权问题”进行的辩论宣告结束。这时大会厅的时钟已指向21点47分,具有历史意义的表决随即开始。大会先就美国、日本等22国提出的“重要问题”议案进行表决,结果以59票反对、55票赞成、15票弃权被否决。当大厅电子计票器显示出这一结果时,灯火通明的会议大厅顿时沸腾了起来,爆发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坦桑尼亚常驻代表则离开代表席位尽情地跳起舞来,出现了联合国从1945年创立以来少见的欢乐场面。接着,大会表决阿尔及利亚等非洲23国提案。在表决之前,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布什要求发言。他快步走上主席台,对着全体成员国说,美国代表团要求从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中删掉关于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代表出联合国的内容。他话声一落,从非洲等许多代表团的席位上发出一片又一片反对声,“No!”、“No!”声响彻大厅。经大会主席、印度尼西亚外长马立克裁决,布什的提议不被接纳,随即表决阿尔及利亚等非洲23国提案,最后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予以通过。联合国历史上有名的第2758号决议从此诞生。大会主席高声宣布:由于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获得通过,美国、日本等19国的“双重代表权”提案成为一项废案,被大会自动否决。这一庄重的宣布刚一结束,会议大厅再次出现长时间热烈欢呼和鼓掌的场面。
二十六届联大通过第2758号决议后,吴丹秘书长代表联合国立即致电中国外交部部长姬鹏飞,正式通知联合国大会已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益的第2758号决议,要求中国政府尽快派出代表团参加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的工作。全国人民获悉这一喜讯后,上下一片欢腾。毛泽东主席亲自决定派出以乔冠华副外长为团长、黄华大使为副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大。中国代表团于1971年11月15日抵达纽约联合国总部,受到了盛大的欢迎,57个国家在大会致欢迎词,整整持续了六个小时。不少非洲国家十分热情,务实地向中国代表团介绍各种情况,帮助中国代表团熟悉联合国议程和工作,以便尽快进入角色。中国代表团同非洲国家的合作和情谊进一步全面深化。中国外交进入了新的阶段。

如果从头说起,联合国从创始起就有中国参加。
联合国从酝酿到成立经历了数年的时间。1942年1月1日,正在对德、日、意法西斯作战的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宣言》,强调在打败共同敌人后建立一个拥有广泛普遍安全制度的世界秩序,并第一次采用“联合国”一词。1943年10月30日,中、美、英、苏4国在莫斯科发表《普遍安全宣言》,提出尽快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1944年8月至10月,苏、英、美3国和中、英、美3国先后在华盛顿橡树园举行会谈,讨论并拟订了战后建立国际组织的建议案。1945年2月,苏、美、英在雅尔塔举行会议,就安全理事会的五大国一致原则达成协议,决定召开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开幕,包括中国在内的50个国家的280多名代表出席大会。6月25日,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并于26日举行了宪章的签字仪式。 同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在得到多数签字国批准后开始生效,联合国 (United Nations) 宣布正式成立,51个签字国(波兰后补签)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1947年10月3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10月24日为联合国日。
第3个回答  2015-05-14
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创始国 应该说,中国在创建联合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国际上,过去有一种贬低中国作用的说法,说什么中国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主要是美国总统罗斯福鼎力把中国拉进来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应该说,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罗斯福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中国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发挥的巨大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与承认。 在联合国的创建过程当中,中国积极参与,并且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中国作为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对世界上那些弱势国家的遭遇有非常深刻的体验。所以中国积极为那些中小国家说话,表达他们的呼声和意愿。比如在联合国宪章的制定过程中,中国代表提出,首先,联合国应该基于公平正义的原则。其二,要强调国际法的作用,反对那种藐视国际法的做法。其三,中国愿意促进各国间经济的合作,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应该体现在联合国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这些意见都被吸收到联合国宪章中。如果没有中国在其中的积极具体的参与,联合国真的很可能成为西方大国富人的俱乐部。 在联合国创建过程中,国共两党都派出各自的代表,参与了联合国宪章的讨论。两党都为联合国的创建发挥了作用。按照四个邀请国英文字母的顺序,中国是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当时派出代表董必武,随员陈家康出席会议。 (郑启荣)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不懈斗争20多年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执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却仍被中国人民推翻了的蒋介石集团所窃踞。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1950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第五届联大否决了苏联和印度分别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 1951年,美国操纵第六届联大否决了苏联等国代表提出的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问题列入联大议程的提案,并通过了“延期审议”中国代表权问题的决议 1961年,第16届联大决定将中国代表权问题列入联大议程。这是对美国为阻挠恢复新中国合法权利而设置的重重障碍的重大突破。 1971年7月,美国仍然继续阻挠联合国正确解决中国代表权问题。 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59票反对、55票赞成、15票弃权否决了所谓“重要问题”案。接着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获得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就是联合国历史上著名的联大2758号决议,它从政治上、法律上、程序上公正彻底地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这是中国外交工作一次重大突破。 (外文) 联合国成立60周年纪念:中国为发展中国家说话 巨龙崛起 一九七一,十一月十一,万里大江横渡,一望长空尽碧。此去欲何为?擒虎子,入虎穴! ———乔冠华 爽——1971年,经过20多年的外交斗争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席联合国的首批代表乔冠华和黄华无比欣喜。 中国在联合国创建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1949年以后,由于中国国内政局的变化,再加上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走过一段弯路。 从1949年算起,新中国政府没有与联合国发生任何关系。那时,中国对联合国的看法也是很负面的,看作是美国手中的工具。这种状况直到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决定把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驱逐出去,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中的一切合法席位之后,才大有改观。 从1971年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后,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参与,经历了一个由陌生,到逐渐熟悉的过程。上世纪70年代,中国刚刚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候,我们对联合国很多工作不熟悉,没有积极主动参与,更多地是从原则性的角度发表看法,包括在联合国大会上。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中国的战略发生了大的变化,需要为建设现代化社会营造一个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需要在国际社会争取更多的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在联合国,我们主张积极开展多边合作,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上发挥作用。对联合国的认识和看法发生了变化,提高了参与意识。比如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过去中国是不参与的。但是到80年代以后,认识发生了变化,积极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的行动,在五大国家中,是目前参与维和行动最多的国家。 另外,中国在一些大的问题上,始终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积极为他们伸张正义,坚定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他们争取应有的权利。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惟一的发展中国家,在很多方面,中国与很多发展中国家有共同的遭遇,能深刻理解他们的需求。(郑启荣) 乔冠华———代表新中国完美亮相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1976次全体会议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的2758号决议。 “一九七一,十一月十一,万里大江横渡,一望长空尽碧。此去欲何为?擒虎子,入虎穴!”率领中国代表团前往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的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在飞机上满怀壮志地写下了这首词。 时年58岁的乔冠华是有名的才子,不仅说得一口流利的日语和德语,英语水平也是有口皆碑。 新中国成立后,乔冠华在外交领域大显身手,并于1964年出任外交部副部长。 1971年11月15日上午10时,风度翩翩的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出现在联合国会议大厅,正式参加第26届联大会议。中国代表团一出现,立刻成为了全场关注的焦点。记者们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中国代表们团团围住,此时,有记者问:“乔团长,你能不能讲讲你现在的心情?”满面春风的乔冠华仰头大笑,那自豪的、淋漓尽致的笑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片刻后,他只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现在的心情不是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了吗?” 他的笑容,被在场的摄影记者抓拍了下来,在普利策新闻奖中定格为永远的历史。 乔冠华讲话后,几十个国家的代表在走廊里排起长队,纷纷向他表示祝贺。作为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的亲历者,乔冠华的夫人章含之曾回忆说:我一生中所经历的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我想就是1971年11月15日乔冠华在联合国中国席位上就座的时刻,以及他在联大代表中国作第一次发言后长龙般排队向他祝贺的场面。 那是乔冠华一生外交活动的辉煌时刻,他不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与文采,更体现了中国这个泱泱大国的风度和气质,使中国代表团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完成了在联大的首次“亮相”。 (荆晶) 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中国与联合国:10余次参与维和 1988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从南非独立的进程。1992年4月,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大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 至2003年,中国军队已先后参加了10余项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最近一次较大规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是2003年4月向刚果(金)派遣一个175人的工兵连和一个43人的医疗分队,目前,这支部队仍在刚果(金)执行任务。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坚持联合国50多年来公认的三项原则:一是开展维和行动需要当事国或当事方的同意;二是保持中立;三是在自卫情况下才能使用武力。 联合国维和特派团的士兵不向联合国效忠。自愿派遣军事人员和民警的政府保留对在联合国旗帜下服务的各自部队的最终权力。联合国按照每个士兵每月大约一千美元的统一费率偿还那些自愿派遣人员参加维和的国家,联合国还偿还各国的设备费用。 (胥金章) 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中国与联合国:5次使用否决权 所谓的否决权指的是,联合国非程序性事项的决议需要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9个理事国的赞成票,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的反对(即否决票)都会使一个议案无法通过,即使该议案获得了足够的票数。但弃权不被视作是否决。这样每个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内就享有一票否决权。 从1945-2004年,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总共使用过257次否决权。其中,中国5次,法国18次,英国32次,美国80次,苏联/俄罗斯122次。 第一次:1955年12月13日,台湾国民党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否决了安理会关于蒙古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 第二次:1972年8月25日,中国否决了安理会关于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

满意请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10-08
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以便成立国际组织--联合国和通过联合国宪章。早在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苏、美、英以及中国的代表,继续在华盛顿郊区的一个古老庄园--敦巴顿橡树园开会,拟定了联合国宪章的草案。

但是,由于苏联代表坚持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有否决权,以及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应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因此草案的某些部分长期不能确定。后来在雅尔塔会议上,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即确认在表决实质性问题时常任理事国有否决权,但禁止对提交安理会审议的争端的任何当事国就有关争端投票;乌克兰、白俄罗斯为创始会员国。

参加旧金山会议的有五十一国的代表。1945年6月26日,代表们签署了联合国宪章。董必武作为中国代表之一在宪章上签了字。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宣告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宪章规定:“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的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是它的宗旨。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XXVI)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它的政府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