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正确使用与保养方法

如题所述

显微镜的正确使用与保养方法
一)正置显微镜
1、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使bai镜体保持直立。桌面要清洁、平稳,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单筒的一般放在左侧,距离桌边3~4厘米处。
2、清洁
检查显微镜是否有毛病,是否清洁,镜身机械部分可用干净软布擦拭。透镜要用擦镜纸擦拭,如有胶或粘污,可用少量二甲苯清洁之。
3、对光
镜筒升至距载物台1~2厘米处,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
若使用的为带有光源的显微镜,可省去次步骤,但需要调节光亮度的旋钮。
4、安装标本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注意有盖玻片的一面一定朝上。用弹簧夹将玻片固定,转动平台移动器的旋钮,使要观察的材料对准通光孔中央。
5、调焦
调焦时,先旋转粗调焦旋钮慢慢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贴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自目镜观察,左手旋转粗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物像时停止,再用细调焦旋钮回调清晰。
操作注意:不应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观察镜筒和标本间的间距;要了解物距的临界值。
若使用双筒显微镜,如观察者双眼视度有差异,可靠视度调节圈调节。另外双筒可相对平移以适应操作者两眼间距。
6、观察
若使用单筒显微镜,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
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视野,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不重复。
光强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除调节反光镜或光源灯以外,虹彩光圈的调节也十分重要。
(1)低倍镜观察
观察任何标本时,都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因为其视野大,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要观察的部位。
(2)高倍镜观察
从低倍镜转至高倍时,只需略微调动细调焦旋钮,即可使物像清晰。
使用高倍镜时切勿使用粗调焦旋钮,否则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镜头。
转动物镜转换器时,不可用手指直接推转物镜,这样容易使物镜的光轴发生偏斜,转换器螺纹受力不均匀而破坏,最后导致转换器就会报废。
(3)油镜的观察
先用低倍镜及高倍镜将被检物体移至视野中央后,再换油镜观察。油镜观察前,应将显微镜亮度调整至最亮,光圈完全打开。
使用油镜时,先在盖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镜油),然后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油镜浸入香柏油并贴近玻片标本,然后用目镜观察,并用细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的焦段时停止并调节清晰。
香柏油滴加要适量。油镜使用完毕后一定要用擦镜纸沾取二甲苯擦去香柏油,并再用干的擦镜纸擦去多余二甲苯。
7、结束操作
观察完毕,移去样品,扭转转换器,使镜头V字型偏于两旁,反光镜要竖立,降下镜筒,擦抹干净,并套上镜套。
若使用的是带有光源的显微镜,需要调节亮度旋钮将光亮度调至最暗,再关闭电源按钮,以防止下次开机时瞬间过强电流烧坏光源灯。
(二)倒置显微镜
倒置显微镜与正置显微镜的主要区别在于物镜位于载物台下方,这样有利于观察时在上方对样品进行一些实时操作。
倒置显微镜操作过程基本与双筒的正置显微镜相似,需注意以下几点:
观察时可调节铰链式双目目镜至舒适的位置。
组织培养液或水溅到载物台上、物镜上或显微镜镜架上可能会损伤设备。如果溅上后,应该立即从墙上插座拔下电源线,擦去溅出液或水。
一定要轻柔转动光强调节钮,不要试图将旋钮转过终点位置。使用后一定要先将灯的强度调至最小再关电源。
使用后要旋转三孔转换器,使物镜镜片置于载物台下侧,防止灰尘的沉降。
(三)实体显微镜
又称体视显微镜或解剖显微镜。操作步骤基本和双筒正置显微镜类似:
取用解剖镜时,移动需用双手,保持稳重。若需连镜箱搬动,应将镜箱锁好,同时镜箱的钥匙必须拔除。
镜管上若有防尘罩,应取下并换上目镜及眼罩。
将样品置于玻片上或蜡盘中再放到载物盘上待观察。拧开锁紧螺丝,把镜体先上升到一定高度,然后锁紧镜体。
观察前可先转动目镜管以适合眼间距。双眼视度差异可用视觉圈调节。
对焦时,转动升降螺丝不能太快或强行扭转,谨防损坏齿轮。
如需放大观察,再转动倍率盘直到所需放大倍率。物像越大,光线越暗,必须调好光源选择好背景物。
用毕后,先将载物盘上的东西拿走,松开锁紧螺丝将镜体放下并锁紧。取出目镜并换上防尘罩。将元件全部放回,注意不要与其它镜互换。用布把镜身擦干净,放入镜箱内,锁紧镜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1
仪器的保养
保持光学元件的清洁对于保证好的光学性能来说非常重要,当显微镜不用时,显微镜应当用仪器提供的防尘罩盖住。若光学表面及仪器有灰尘和污物,在擦清表面前应当先用吹气球吹去灰尘或用柔软毛刷去污物。
光学表面应当用无绒棉布,镜头纸或用专用的镜头清洁液沾湿的棉花签来清洁。请避免使用过多的溶剂,擦镜纸或棉花签应恰当沾湿溶剂但不要因为使用太多溶剂而渗透到物镜内,造成物镜清晰度下降及物镜损坏。
显微镜中目镜物镜的表面镜头最容易受到灰尘和污物及油的粘污,当发现衬度,清晰度降低,雾状发生时,则需要用放大镜仔细检查目镜,物镜前面镜头的状况。
低倍物镜有相当大的前组镜片,能用缠在手指上的棉布或棉签及擦镜纸上用乙醇沾湿来擦拭。40X、100X需多加小心地用放大镜仔细检查。高倍镜中为了达到高的平坦度,应用了一个有小曲率半径凹面的前组镜头,在擦拭这组镜头时用带有棉球的牙签或棉花签清洁。擦拭镜头表面要轻。不要过度用力和有刮擦动作,并确信棉签触到镜头的凹面。在清理后用放大镜检查物镜是否损伤,如果必须要去开观察镜筒,小心不要接触到镜筒下面的外露镜头,镜头表面如有手指印会降低成像的清晰度,用清洁物目镜的方法进行擦拭。
当显微镜使用100X油镜使用完时,请及时将油镜表面擦拭清楚并检查40X物镜是否沾上油,如有请及时擦清。使显微镜始终保持成像清晰。

仪器的维护
使用防尘罩是保证显微镜处于良好机械和物理状态的最重要的因素。显微镜的外壳如有污迹,能用乙醇或肥皂水来清洁(无用其他有机溶剂来清洁),但切勿让这些清洗液渗入显微镜内部,造成显微镜内部电子部件的短路或烧毁。
保持显微镜使用场地的干燥,当显微镜长期工作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还是容易增加霉变的几率,因此如显微镜不得不工作在这些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建议使用去湿机。另外,如发现光学元件表面有雾状,霉斑等不良情况时,请立刻联系专业人士,对您的显微镜进行专业维护保养。

仪器保养注意事项
采取下列措施,或许能更好的延长您的显微镜使用时间并使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1)每次关闭显微镜电源前,请将显微镜灯光调至最暗。
(2)关闭显微镜电源后,请等灯箱完全冷却后(约15分钟后),在罩上显微镜防尘罩。
(3)开启显微镜电源后,若暂时不使用,可以将显微镜灯光调至最暗,而无需频繁开关显微镜电源。
显微镜工作一年后,应每年至少做一次的专业维护保养。

仪器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1.搬动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臂,一手扶镜座,两上臂紧靠胸壁。切勿一手斜提,前后摆动,以防镜头或其他零件跌落。
2.观察标本时,显微镜离实验台边缘应保持一定距离(5cm),以免显微镜翻倒落地。镜柱与镜臂间的倾斜角度不得超过45度,用完立即还原。
3.使用时要严格按步骤操作,熟悉显微镜各部件性能,掌握粗、细调节钮的转动方向与镜筒升降关系。转动粗调节钮向下时,眼睛必须注视物镜头。
4.观察带有液体的临时标本时要加盖片,不能使用倾斜关节,以免液体污染镜头和显微镜。
5.粗、细调节钮要配合使用,细调节钮不能单方向过度旋转,调节焦距时,要从侧面注视镜筒下降,以免压坏标本和镜头。
6.用单筒显微镜观察标本,应双眼同时睁开,左眼观察物像,右眼用以绘图,左手调节焦距,右手移动标本或绘图。
7.禁止随意拧开或调换目镜、物镜和聚光器等零件。
8.显微镜光学部件有污垢,可用擦镜纸或绸布擦净,切勿用手指、粗纸或手帕去擦,以防损坏镜面。
9.凡有腐蚀性和挥发性的化学试剂和药品,如碘、乙醇溶液、酸类、碱类等都不可与显微镜接触,如不慎污染时,应立即擦干净。不要任意取下目镜,谨防灰尘落入镜筒。
10.使用油镜观察样品后,随即用二甲苯将油镜镜头和载波片擦净,以防其他的物镜玻璃上沾上香柏油。二甲苯有毒,使用后马上洗手。
11.实验完毕,要将玻片取出,用擦镜纸将镜头擦拭干净后移开,不能与通光孔相对。用绸布包好,放回镜箱。切不可把显微镜放在直射光线下曝晒。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21
1、将低倍镜转至镜筒下方与镜筒成一直线。

2、拨动反光镜,调节至视野最亮无阴影。反光镜有平、凹两面,光源强时用平面,较暗时用凹面,需要强光时,将聚光器提高,光圈放大;需要弱光时,将聚光器降低,或光圈适当缩小。

3、将待观察的标本置载物台上,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下降至接物镜接近标本。于转动粗调节器的同时,须俯身在镜旁仔细观察接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

4、左眼于接目镜观察,同时左手转动粗调节,使镜筒徐徐上升以调节焦距,使视野内的物象看到上时即停,至标本清晰为止。
第3个回答  2020-11-21
正置显微镜 1、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使镜体保持直立。桌面要清洁、平稳,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单筒的一般放在左侧,距离桌边3~4厘米处。 2、清洁 检查显微镜是否有毛
第4个回答  2020-11-21
显微镜正确的使用方法就是目镜物镜以及托盘在拨片,一定要按照标准规则来进行使用,保养就是要定期的去擦出一些无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