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市麻姑山铜(钼)矿()

如题所述

麻姑山铜(钼)矿位于宣州市东15公里,丁店乡与棋盘乡交界处的麻姑山北麓。矿区至宣(州)—广(德)公路5公里,交通方便。

矿区长2000米,宽1000米,面积为2平方公里。有零星岩石露头分布。矿区发育三个印支期强烈而紧密的褶曲,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燕山晚期花岗闪长斑岩大致沿栖霞组层位顺层侵入。北东向延伸的两个矿带内分布着大小51个矿体。主矿体(1号)赋存在下二叠统栖霞组与孤峰组界面,次要矿体(3号)赋存在下石炭统高骊山组与上石炭统黄龙组界面,矿体呈似层状、鞍状产出;矿体长500—1000米,延深50—600米,厚3—11米。1、3号矿体占矿床铜储量的63.5%。其他矿体呈不规则脉状产于侵入体与围岩的下接触带、构造裂隙及断层带内以及侵入体边缘的捕虏体中。所有矿体走向均为北东,倾向南东,倾角变化极大。矿石有含铜黄铁矿及含铜钼夕卡岩两大类。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辉钼矿、黄铁矿、辉铜矿,次为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辉铋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榴子石、透辉石、硅灰石、白云石、蛇纹石、滑石。有益伴生组分较多,除金、银外,还有硒、铅、锌、钨、镉、铂族元素等。矿石的可选性较好,夕卡岩型矿石铜、钼的回收率分别为94.45%、82.23%,含铜黄铁矿型矿石的铜、硫回收率分别为85.84%、79.12%。矿床应属夕卡岩型及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

在矿区南端小铜山东坡有古掘迹、古采坑,规模很小,采掘年代不明。1958年经群众报矿,省地质局皖东南地质队五分队沈光北、王明华两人于5月、7月两次赴实地踏勘检查,著有《安徽省宜城县双桥乡小铜山—石板路矿点检查报告》。报告认为:小铜山铜矿是夕卡岩型,规模小,目估品位小于0.3%,但有进一步工作的必要;小铜山石板路之间的铁矿为含硅质很高的赤铁矿转石,下一步应寻找原生矿。根据踏勘意见,于同年8—12月,王明华再次对小铜山铜矿进行地质工作,经地表探槽、浅井追索,于1958年12月提交了《安徽省宣城县双桥小铜山铜矿评价报告》。该报告认为矿体规模小,呈极不规则的小凸镜体,矿体长30米,宽4米,延深30米,品位1%,计算铜储量90吨;并认为酸性火成岩与石英砂岩接触,矿床远景可能不大。

1958年下半年,在全党全民“大办钢铁”口号下,群众自发的在小铜山古采坑中及石板路侵入体接触带开采铜矿、铁矿,所采的“铁矿”均为含硅质很高的褐铁矿和风化的褐铁矿化夕卡岩,目前仍堆放在采坑边。

60年代中期,省地质局三二二队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工作重点由沿江地区转向皖南地区。1965年初,在队长胡述胜带领下,三二二队多数地质技术人员参加了对皖南地区矿点的野外踏勘检查,经过筛选,认为麻姑山铜矿点有必要进一步工作。1965年5月组建了麻姑山铜矿点检查组,不久即扩建为三二二队二分队,由邱德勤任分队技术负责人。经过地质填图发现了黄龙组底部及栖霞组顶部存在的呈北东向延伸的东、西两条蚀变带;北部侵入体有一定的规模,花岗闪长斑岩沿接触带有较强烈的蚀变,且沿接触带有断断续续的褐铁矿化夕卡岩,经系统取样分析,银、铜、铅、锌等具有较高的丰度。初步认识到:该区构造复杂;侵入体为中酸性小侵入体,与栖霞组灰岩接触;孤峰组硅质岩为夕卡岩的底板,起到屏蔽的作用,对成矿有利;地表局部有铜矿化,夕卡岩断续分布有一定规模,此矿点可能较有希望。由于地表第四系覆盖较广,进一步工作必须了解深部的含矿性,遂于1965年7月在8线设计并施工了ZK801钻孔,首钻即在接触带见到5.54米、7.04米两层夕卡岩铜矿,一层厚13.86米的夕卡岩钼矿,从此开始了该矿床的系统地质勘查工作。

在普查工作初期,主要用钻探配合槽、井探及物化探等手段在接触带找矿。虽然普查孔见矿率较高,但因矿层薄,矿区构造复杂,矿体的对比连接存在很大问题,故迟迟不能对矿点的远景作出正确判断。使矿床规模得到肯定的是普查阶段认识上的两点突破:①通过反复细致的岩心复查工作,终于在黄龙组底部发现了厚仅10厘米左右的底砾岩,在高骊山组中部发现了绿帘石化砂岩等,以此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层;②通过对地质、物化探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矿化、蚀变在空间展布的特点,和在我国刚刚兴起不久的层控理论的启示下,找矿思路由接触带扩展到层位,明确了孤峰组与栖霞组间界面及高骊山组与黄龙组间界面为两个控矿层位。凭籍这两个认识上的突破,不但搞清了矿床内紧密而强烈的褶皱和复杂的断裂系统,解决了矿层对比连接问题,而且找到了主矿体,使矿区储量剧增,矿床的规模和远景得到肯定。1966年开始做矿区物化探工作,投入的方法有综合电法、磁法、次生晕。1966年12月曹顺祖等人编写了《安徽省宣城地区麻姑山工区物化探工作简报》,1968年11月又提交了《麻姑山工区物探工作补充报告》。磁法及次生晕成果对认识成矿特点,扩大矿床远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969年9月,在分队技术负责人邱德勤的主持下,提交了《安徽省宣城县麻姑铜钼矿普查评价报告及矿区勘探设计》。该报告中按一般工业指标分别单独圈定铜矿、钼矿的方法,计算了10个有工业意义矿体的储量:铜(氧化+原生)8.8万吨,钼0.61万吨,硫矿石量934万吨。同年下半年,转入勘探,钻探是唯一的探矿手段。勘探类型划为Ⅲ—Ⅳ类,其中含铜黄铁矿型矿体按Ⅲ类,以100×80—100米求C级储量;夕卡岩型铜钼矿按Ⅳ类,以50×60—80米求C级储量。在勘探过程中发现上述网度控制不住矿体的变化,又按主矿体及次要矿体为Ⅲ—Ⅳ(过渡)型而将网度调整为50×70—100米求C级储量。1979年12月由邱德勤执笔主编了《安徽省宣城县麻姑山铜钼矿床地质勘探报告》,参加矿床勘查及报告编写的主要人员还有孙化东、邱安憬、卞育才、张兆丰等。勘探报告提交的储量:原生铜8.6万吨,氧化铜1.4万吨,钼1.18万吨,硫矿石586.2万吨。另外还计算了金、银、铅、锌、钨、铋、铁、硫(元素)、硒、镉、铼、铂、钯、饿等14种伴生组分的储量。

1981年12月28日,安徽省矿产储量委员会批准储量:铜8.6万吨,钼1.18万吨,硫矿石578.3万吨;伴生金1.89吨、银307.33吨、硫(元素)26.21万吨。勘探报告所提交氧化铜储量,因其选矿回收率低,难选而未批准。

普查勘探投资估算为407万元。施工钻孔286个,总工作量为7.55万米。勘探成本为每一元钱可同时探明铜0.02吨、钼0.003吨、硫(矿石)1.42吨等三种组分的矿量。

麻姑山铜钼矿床于1965年初开始普查,1969转入勘探,1979年提交地质勘探报告,勘查周期达14年,跨越了整个“文化大革命”的10年内乱时期。矿床勘查工作中的不足,无不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如在勘探期间,为确保“马钢”扩建后的铁矿资源,上级指示在芜湖—马鞍山一带开展铁矿会战,为此,曾几度将在麻姑山矿区勘探的部分或全部钻机调往铁矿会战区,使麻姑山铜钼矿的勘探工作时紧时松、时断时续,1973年甚至完全停顿勘探一年左右;又如矿床已经转入勘探阶段,但长时期找不到工业对口单位,工业指标迟迟不能下达,造成勘探周期拖长。另外因三二二队无坑道施工手段,试图用加密钻孔的方法提高勘探程度,事实证明Ⅲ—Ⅳ类型的矿床不用坑道验证是难以获取高级储量和提高勘探程度的。

1988年,“宣州市麻姑山铜钼矿指挥部”成立,负责筹备和指挥矿山的基建工作。目前设计日采选350吨规模的矿山正在紧张的基建中。麻姑山铜(钼)矿床目前是皖东南地区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它的发现是省地矿局三二二队广大地质工作者默默奉献、辛勤劳动的成果,它的开采必将为繁荣宣州地区经济做出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