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该如何结尾才能得高分?

如题所述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结尾是一段发言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全篇中的位置虽然没有开头那么显赫,但也不能忽视。俗话说:“头难起,尾难结”,现象分析题的结尾更难结。那么,如何使一道现象分析题的结尾,收得自然得体,恰到好处呢?我们可以先看一些示范:
【例】陈云同志曾精辟地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农产品价格,确实关乎国计民生。稳定农产品价格,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既要严厉打击市场投机炒作现象,又要下大力气调控农资价格、增加农业补贴、减少流通环节,鼓励和调动农民从事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才能不断扩大供给、降低成本,使农产品价格早日实现软着陆,为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例】公事关乎群众切身权益,怠慢荒废之民必受其害。无论是过节观灯、地铁读报、网上信访、银行取款、街头卖瓜,还是房地产权登记、供电取暖,……,群众利益无小事,都关乎国家稳固与社会和谐。我们一定要狠下决心,统筹好各方利益,稳妥解决勤政廉政问题。
这些结尾体现了主题,作出了总结,也符合时代的主旋律。有内容,不刻板,不干瘪,是比较好的结尾方式。下面我们来说说现象类分析题结尾的一些方法:
展望式结尾。展望式结尾就是在结尾时,展望某个负面问题会得以解决,某个正面现象会更好地弘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题干的问题。尾句可以用“我们相信……”“……主题一定会……”等句式。
【例1】现在有很多游客喜欢扎堆到一些网红景点进行“打卡”,对此你怎么看?
【结尾】互联网是旅游行业大发展的重要加速器,只有合理利用这一利器,再有过硬的自身管理服务水平、迷人的自然人文风光、有效地舆情控制、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切实的执行力度的共同加持,一定能够让“网红景点”长久保鲜,促进旅游行业,甚至第三产业的长久发展,为经济增长和人民幸福指数助力。
这一结尾联系“互联网+旅游”的背景,通过“只有……一定能……”的关联句式作出假设和展望,价值观念正确,总结有高度有内涵,比较好掌握。
引用式结尾。引用式结尾就是在结尾时通过引用名言或古语,对前面的内容作出总结的一种结尾方式。引用的内容必须恰到好处,不能生搬硬套,这样反而会引起听者的反感,需要我们积累真材实料。
【例2】佛系朋友圈,佛系乘客,佛系恋爱,佛系健身……一大波“佛系”概念汹涌袭来,对于“佛系”,作为当代青年你怎么看?
【结尾】鲁迅先生曾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生命不容辜负,当下的青年应打开格局,从沉沉暮气中走出来,积极拼搏,昂扬向上,才好书写多彩多样的青春。
当然,结尾并不限于这两种方式,我们还可以在结尾处进行升华,也可以在结尾设问进行深思。面试作答从来没有套路可言,这里只是给大家作出一个思路的指引。最后,再次祝您能够顺利通过考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2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面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面试的结尾对于面试的结果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下给您一些面试结尾的建议:
如果您觉得您在面试的前半部分做得足够出色,内容足够丰富,建议您采用直接结尾的方式。这样的好处是会给考官一种你十分自信的感觉,这样也比较简单明了会给人条理清晰的感觉。
您还可以尝试套用固定结构来为面试结尾,我们都知道在写英语作文的时候,大部分人喜欢套用一些固定句式,面试也可以这样做。多用一些比较有逻辑性的语句来润色自己的发言,可以参考别人的经典演讲内容来摘抄一些你认为比较喜欢的句子或者套用他们演讲的一段结构。
最后可以尝试多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排比,切忌只有华丽的辞藻,但适度的修饰是不可少的。
面试的过程中全程保持礼貌很重要,最后祝您面试成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