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地推销自己?

如题所述

一个成功者,不仅应是一个伟大的制造商,善于生产社会最需要的产品,而且还应是一个伟大的推销员,善于使人认识和接受自己的产品,把自己“推销”出去。

很多人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有一种极其矛盾的心态和难以名状的自我否定、自我折磨的苦楚。在自尊心与自卑感冲撞下,他们一方面具有强烈的表现欲,一方面又认为过分地出风头是卑贱的行为。但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想做大事业,必须放弃那些不痛不痒的面子。常言道:“勇猛的老鹰,通常都把它们尖利的爪牙露在外面。”巧妙地推荐自己,是变消极等待为积极争取,加快自我实现的不可忽视的手段。

精明的生意人,想把自己的商品推销出去,总得先吸引顾客的注意,让他们知道商品的价值。要想恰如其分地推销自己,就应当学会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表现出自己的美德,并把人生的期望值降低一点,适当地表现自己的才智,给自己一个全方位展示才能的机会。

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一定要学会推销自己。如果你和其他同期毕业生一样,只会散发履历表,墨守成规地做事,绝不会有什么出人意料的结果。如果你想短期内就有好消息,你就必须另辟蹊径,敢于登门直入,推荐自己。对于那些已经工作,并有了一定事业基础的人来说,建立一个受公众欢迎的形象是一种长期投资,对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其中,采用主动引起他人关注的方法就是一种捷径。

我们之所以要主动推荐自己,引起别人的关注,主要是因为机遇是珍贵的、稀缺的、稍纵即逝的,如果你能比同样条件的人更为主动一些,机遇就更容易被你掌握。因此,主动出击是俘获机遇的最佳策略。另外,世界上总是伯乐在明处,“千里马”在暗处,并且“千里马”多而伯乐少。伯乐再有眼力,他的精力、智慧和时间都是有限的,等待可能会耽误你的一生。

既然我们都知道“守株待兔”的行为是愚蠢的,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去等待“伯乐”的出现,而是应该主动地寻找伯乐。更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时代在前进,岁月不饶人,随着新人辈出,每个立志成才者都应考虑到自己所付出的时间成本。一次机遇的丧失,便可导致几个月、几年甚至是一辈子年华的白白浪费。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产生一种紧迫感,重新思考自己的处世态度,在行动上更多几分主动,以便使更多的人来注意自己。

但是,毛遂自荐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是需要一定的胆识和勇气的。不自信的人、害怕失败的人是不敢尝试的。只有具备勇气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世界歌王帕瓦罗蒂到中国采风的时候,去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做访问。许多有音乐功底和有社会背景的学生都使出浑身解数,以求得在这位歌王面前一展歌喉。要知道,这可是一个难得机会,哪怕是得到歌王的一句肯定,也足以引起中外记者们的大肆渲染,从而让歌坛耀升一颗新星。

在学院的一间教室里,帕瓦罗蒂耐着性子挨个听大家唱歌,不置可否。正在沉闷之时,窗外有一男孩引吭高歌,唱的正是名曲《今夜无人入睡》。听到窗外的歌声,帕瓦罗蒂的眉头舒展开了:“这个学生的声音像我。”接着他又对校方陪同人员说:“这个学生叫什么名字?我要见他!并收他做我的学生!”这个在窗外唱歌的男孩就是从陕北山区来的学生黑海涛。以他的资历和背景,根本没有机会面见到帕瓦罗蒂,他只能凭借歌声推荐自己。后来,在帕瓦罗蒂的亲自安排下,黑海涛得以顺利出国深造。

1998年,意大利举行世界声乐大赛,正在奥地利学习的黑海涛又写信给帕瓦罗蒂。于是,帕瓦罗蒂亲自给意大利总统写信,推荐他参加音乐大赛,黑海涛在那次大赛上获得名次。黑海涛凭着他那善于推荐自己的勇气和不断努力的精神,在他的音乐道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现在黑海涛是奥地利皇家歌剧院的首席歌唱家。

这似乎是一个奇迹,但这个成功的例子也足以让一些怀才不遇的人沉思:机遇稍纵即逝,善于推荐自己十分关键。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过:“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他认为,应敢于在能人面前表现自己,敢于和高手“试比高”。当他在乡镇小学里上学时,就敢于对大数学家苏家驹的理论提出质疑。正是他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他提早闯进数学王国的神秘殿堂。

机会可遇不可求,因此在很多时候是由我们主动争取的,那些不敢也不愿意推荐自己的人,往往会让机会与他失之交臂。所以,如果你真正是一个有才华有特长的人,关键的时候大可不必过分抑制自己,要适时做好自我推荐,以求得发展的机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