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上海国立音专的历史简介,越详细越好。奖励分数50.

求上海国立音专的历史简介,越详细越好。奖励分数50.

包括创建年代、
学术成果、
培养出来的优秀的音乐家、优秀的毕业生都去向哪些城市、他们做出什么贡献?
在我国音乐历史中的重要性,这个学校影响和中国音乐什么方面?

谢谢大家!
一楼的回答好像更多针对,现在的、上海音乐学院的、教育系。除了1927年国立音专成立以外,其他的都是上海音乐学院的。上海音专作为当时全国唯一的音乐院校,比现在的上海音乐学院影响要大的多。一楼的回答好像不太靠边。

请大家看好题目。急求。谢谢

国立音专
学堂唱乐到底也只是普及运动,可以认作是中国现代音乐的发端,真正起步还要从专业音乐院开始。中国传统概念里,国民音乐是个不存在的名字,古来音乐分为两种,一是文人自娱,作为修身养性的手段。如果音乐用以牟利,便是伶人,属于传统中的贱行。上海虽然得风气之先,但在1927年时,囿于传统观念,国立音乐学院招生异常困难,扛出蔡元培先生作虎皮,才招来学生二十余名。
便是在如此窘境下,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依旧严苛教学,培养出了众多菁英,前十年毕业生一共五十四名,其中有李献敏、裘复生、喻宜萱、丁善德、戴粹伦、劳景贤、胡静翔、陈又新、刘雪庵、胡然、洪达琦、黄廷贵、张隽伟、李慧芳、张昊、谭小麟等,都是可入中国音乐史的大家。150名肄业生中,也不乏贺绿汀、江定仙、陈田鹤、冼星海、张曙、吕骥、蒋风之、洪潘等栋梁。能有这样的成果,最大的功臣无疑是萧友梅先生。
上海国立音乐院首任院长是蔡元培先生,最早提出创立音乐学院,则是萧友梅先生。萧先生是学院工作的实际主持者,当学院成立后,萧友梅先生任教授兼教务主任。萧先生是中国最重要的音乐教育家,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奠基人。生于广东香山,即为现在的广东中山人。1901年赴日本东京音乐学校留学、求学东京帝国大学。1912年再赴德国,进入入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理论,1916年以论文《十 七 世 纪 以 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研究》获博士学位。
1928年蔡元培先生辞去院长职务,萧友梅先生随即被扶正,但到了次年,政府修正大学组织法,学院降级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虽然被降级,但国立音专的水准并未降低,萧友梅为招揽人才,可谓苦心积虑,不但国内音乐家多被网罗麾下,副课也请得一流学者任教。当时国文课的教师,有易韦斋、龙榆生等人,笔者读过龙榆生先生的唐宋词格律,是位学识一流的大家。1929年世界著名钢琴家、俄罗斯的查哈罗夫旅居上海,萧友梅先生闻讯后多次登门,并将月薪提至400元,延请查哈罗夫任教,查哈罗夫直至1942年病逝,都一直停居在上海,让中国钢琴教学水平提高了很多,其影响延续至今,钢琴系依旧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学强项。
1930年留美著名音乐家黄自回国,即被聘为教务主任,萧黄联手,国立音专由此进入盛世。经过前几年的惨淡经营,国内音乐教育的环境终于有了变化,音乐系在各大学中开始设立,其时北平有燕京大学,中央教育大学,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设立了音乐系,杭州有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私立学校跟随风尚,也开办音乐专科,如京华美术专科学校,私立广州音乐院等。在众多音乐专科中,上海国立音乐院无疑个中翘楚。
萧友梅办学采用国际通行的专业音乐教育标准,逐步推行学分制。该校师资也是中外结合,除前文提到的查哈罗夫,在国立音专从教的外籍音乐家,还有富华、佘甫磋夫、苏石林、阿萨科夫、拉查雷夫等人。对于留学归来的音乐家,他更是加以重用。黄自先生担任教务主任,担任了几乎所有的作曲理论课程,对学校的发展大有建树。
黄自是上海川沙人,1924年赴美留学,在欧伯林大学攻心理学,后转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获音乐学士学位,在美期间创作的管弦乐曲《怀旧》,是国人创作的第一首交响乐作品,同时也是国外交响乐队演出的首部中国交响作品。回国后任教上海沪江大学,1930年被聘为国立音专理任教务主任兼作曲教授。黄自存世作品不多,但涉及到的体裁广泛,很多都开中国之先河,前文提到的官弦乐曲《怀旧》是中国人创作最早的交响乐,《长恨歌》是中国最早的清歌剧,抗战开始后他创作了最早的抗日歌曲《抗敌歌》、《旗正飘飘》,为电影《都市风光》谱写的片头曲,也是器乐曲与中国电影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当时上海国立音乐院还有一大批从留学回来的音乐菁英,有周淑安、吴伯超、应尚能、李惟宁、萧淑娴、陈洪、赵梅伯等人。
在音乐师专任职教师中,还有位传奇人物,笔名为青主,原名廖尚果,早年是辛亥革命参与者,后赴德国学习法律,旁修钢琴与作曲理论,大革命时期被国民政府通缉,在萧友梅掩护下藏身上海。青主在上海期间任国立音专校刊编辑,后为季刊《乐艺》的主编,写了大量音乐评论,并将此期间所创作的声乐作品汇编为《音乐》和《清歌集》两本书,其中翻自苏东坡的“大江动去”,取材李之仪的“君住长江头”,至今还常被演唱。青主的美学理论,涉及到艺术哲学与音乐艺术,是早期音乐美学系统研究的论者,受康德,叔本华,李斯特,以及“表现派”理论家赫尔曼.培尔等主观唯心哲学的影响。 1935年国民政府取消了对青主的通缉,于是他抽身远离,此后再不涉足音乐,但他所遗留下音乐观,被后来中国音乐家作为“艺术至上”“为艺术而艺术”的依据。
到了国立音乐院时期,学堂乐歌时以留日学生为主的局面,变更成欧美海归为主导,这说明音乐启蒙已经完成,开始向专业纵深发展。萧友梅在教学中精选了中外经典优秀音乐作品作为教材,逐步建立我国音乐教育教材体系。当时的一些音乐举动,如编写出版“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丛书”,不定期举行音乐会,成立“教育音乐播音委员会”,定期在上海中西电台广播音乐,并在《新夜报》上开辟“音乐专刊”,这是我国最早的专题音乐广播和报纸音乐专栏。都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现代音乐奠定了基石。
上海还是中国歌剧与舞剧的发祥地,黎锦辉的《麻雀与小孩》是最早的歌舞剧,此后邱望湘的《天鹅》、陈田鹤的《皇帝的新衣》、张曙的《王昭君》、聂耳的《扬子江风暴》、陈歌辛的《西施》、张昊的《上海之歌》、钱仁康的《大地之歌》、阿夫夏洛穆夫的《孟姜女》等,以及阿夫夏洛穆夫的舞剧《琴心波光》、《古刹惊梦》等相继出现,促成了我国歌剧与舞剧的产生。

参考资料:文 / 韦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07
上海“国立音乐学院”

1927年10月1日蔡元培就任南京政府大学院(后改为教育部)院长。在他的奔走下,政府通过了萧友梅提出的创立国立音乐学院的计划。萧作为“音乐院筹备员”,制订了极为详尽的办学计划(包括招生人数、筹建校舍、经费使用等)。10月26日国立音乐学院登报招生,院址设在上海陶尔斐斯路56号。专门学习音乐的院校登报招生,这在当时确属新鲜事。人们囿于封建传统观念,不免对此取观望徘徊态度。即使是在当时善领风气之先的上海,情况也是这样,因此报名人数极少。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担任院长”的广告感召下,勉强招了二十余人。11月27日正式开学(后即以这一天为校庆日)。萧友梅任教务主任,后来,因蔡元培公务繁忙,12月3日任命萧友梅为国立音乐学院代院长。由于他的事业心与责任心极强,淡泊名利,不谋仕途,学校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保证了人才的质量。后来成为著名音乐家的丁善德就是在1928年以自学的一点琵琶知识从昆山前来报考的,萧友梅慧眼识英才,将其招入学校悉心培养,日后果成大器。1928年冼星海由北平来上海考入国立音乐学院,因家贫无以维系,萧为他安排了文字抄写工作以半工半读。冼星海还会吹单簧管,萧友梅带他去报考工部局乐队,因水平不够而未被录取。其实,早在1926年萧友梅任国立北平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主任时,就曾为当时在该校就读的贫苦学生冼星海安排抄谱或做图书管理员,得些收入来补助生活。
1929年,南京政府修正大学组织法,规定仅传授一种专门技术的学校都应改为专科学校,并公布了“专科学校组织法”。国立音乐学院也于此时更改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任校长。他将当时在上海甚至全国各地能够找得到的著名中外音乐家,或高薪聘请或苦言相劝,网罗在自己的麾下。就连国文、英文等共同课,他也是请水平最高的人来教。如易韦斋、龙榆生(时为暨南大学国文系主任)曾任这所学校国文课的教师。1929年,世界著名钢琴家、俄罗斯的查哈罗夫旅居上海。为请其任教于国立音专,萧多次登门拜访,并将月薪提至400元(普通教授为200元)。实践证明,查哈罗夫从那时起直至1942年病逝于上海,对中国钢琴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1930年秋,萧友梅聘请留美回国的著名音乐家黄自任教务主任。此后,二人携手为中国刚刚起步的专业音乐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萧友梅还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和艺术才华,编撰了一大批音乐教材、论著,并创作有多种体裁的音乐作品。1920年出版了《乐学研究法》,1920-1921年出版了《和声学纲要》,1924一1925年出版了《初级中学乐理教科书》(六册),1925年出版了《钢琴教科书》、《风琴教科书》,1927年出版了《小提琴教科书》,1928年出版了《普通乐学》与讲义《近世音乐史纲》。20年代初,他陆续创作了一些配有钢琴伴奏谱的艺术歌曲,大都被收录在商务印书馆1922年出版的《今乐初集》、1923年出版的《新歌初集》和1924一1925年出版的《歌集》1一3册中,这些都是我国早期艺术歌曲的代表作和最早出版的作曲家的个人专集。他的创作,以反映青年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对美好的大自然的心灵感受居多,如《中华好》、《南飞之雁语》、《新雪》、《登高》、《星空》、《杨花》等。有的作品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如《五四爱国纪念歌》、《国民革命歌》、《国难歌》、《从军歌》,悼念黄兴、蔡锷的《哀悼引》,悼念孙中山的《总理奉安哀辞》等等。他在深研西洋乐理的同时,对中国的传统音乐也很重视,主张“古今中外的音乐都要学习”,“音乐的骨干是一民族的民族性”。他曾谱写了大型合唱曲《春江花月夜》、大提琴曲《新霓裳羽衣舞曲》等,虽不尽完善,却也不难看出音乐家于此所倾注的心力。
第2个回答  2010-05-16
从风格不错法国超过部分成功不方便恢复过程百度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第3个回答  2010-05-05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正式创建于1997年。1927年国立音乐院建校时就设立了音乐教育专业,称之为师范专修科。1949年后曾为上海市教育局和各地区教委定向培养了多届音乐教育专门人才。1997年在中央文化部和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在贺绿汀老院长的直接关心下建立了音乐教育系,首届系主任由当时在任院长江明敦教授兼任。该系建立以来,积极引进现代音乐教学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2001年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专业主课围绕音乐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思路,确立了本系的学科定位,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
为了使音乐教育系的发展方向更加符合现代音乐教育理念,2002年1月和2003年初,先后建立了女子合唱团和打击乐团,以作为普及国民音乐教育的载体,在推动我国合唱、打击乐艺术发展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和造就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短短几年里,音乐教育系学生在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比赛中不仅获最高奖项,而且取得团体最佳成绩;学生在科研方面也显示了一定的实力,多次在国家一级刊物发表专业文章;该系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技能,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充分显示了音乐教育系的教学实力与实践成果
音乐教育系在科研领域里已经崭露头角,不仅承担了上海市中学音乐教材 》、《上海市中学艺术教材》的编写工作,还承接了中央文化部、上海市教委的科研项目等

音乐教育系以培养高水平的音乐教育人才为目的。设有四年制本科,三年制硕士研究生,以及各类进修、专升本和定向委培大专班等多层次教育。面向全国招生(包括港、澳、台地区),同时也接受外国留学生入校学习。建系以来,坚持与世界各地的交流,每年有来自德国、美国、匈牙利、比利时的音乐教育家、演奏家和指挥家来系讲课,使音乐教育系的教学思路更加开阔,教学手段更加先进,教材建设更具国际化。七年来,音乐教育系培养了两百余名毕业生
陆机,陆绩,黄道婆,陆龟蒙,徐光启,徐寿,黄炎培,董其昌,王圻,徐渭仁
这些都是出生在上海的文化历史名人
如果算上在上海有紧密联系的人,那多得数不清了,蔡元培,柔石,朱自清,鲁迅,邹韬奋,陶行知....太多了 .. 就这些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