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为什么难写出优秀古文?

如题所述

首先,古文方面未成气候是个事实。然而如果过于强调未成气候,没个“但是”,又未免让人泄气,且有遗珠之憾。其实古文高手是有的。而且某些高手某些佳构,放在古人群里,未必不能颉颃一二。有时乏少的不是明珠,而是识珠之人。但即使识了珠又能如何?天之生才,何代无有?何地无有?即有一个两个十个八个里手行家,还是不能吞吐百川,写泻万壑。为什么?古人群里十百之夫,能拔二三文学(文言)。今人群里,万万不一。靠你十个八个布衣匹夫,便是条大鱼,又能掀起多大的浪花呢?

所以就“气候”二字而言,虽有豪杰之力举,亦不得不饮恨而吞声。当然这还是意气话,之所以未成气候,就时代而言有很多的原因。这些原因有些已经无法再现,比如儒术的独尊、书写工具的限制;也有些既是弊因,亦是成因,容下文叙议。何为文言,语言产生,最先表现形式为口头语言,亦即口语。之后为了记录,经过摘要、规范、精炼而成书面语,即是文言。但三代之前,书面语(文言)只是字数精炼,其语义句法等等,与口语基本一致,并未出现实质性的分化。所以能听懂口语的,基本也能读懂文言。比如《诗经》、《楚辞》,大抵即是当时口语。书写工具的限制,三代之时,作为文字的载体,龟甲、钟鼎曾主导一时。它们要么通过刻镂,要么通过铸造,费时费力,不便流传。这种情况要求语言尽量简短,字越少越好,越精炼越好。所以书面语采用言简意赅的文言,就是必然的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6

口语作为面对面的交流语言,自由灵活固然是其优势,但因为太过多变,在保存文化、史料方面不够准确。横向来说,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口语,比如粤语、吴语、客家语、闽南语等等方言体系。

纵向来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口语,往往十百年间,已经乡音数易。尤其唐宋之后,以口语语法为基础的白话,与传统文言的分化,已经彼此陌路,视如秦越。这就导致形诸文字之后,后人无法理解前人语意。怎么办呢,于是古人就做了个英明的决定:口语随宜,置之莫问;但书面文言,千古不易。这也有效保障了我们传统文化的连续性。

第2个回答  2018-01-06

东汉之时,造纸术产生,给文字的传播提供了条件。那么此时,文言简洁的优势就减弱了吧?是的。不唯如此,那时书面语和口语之间还有了分化。口语灵活多变,能因场合与发言者不同而被自由使用,又相对简单,不学而能(不兴抬扛的,说口语也要学;我是说口语不用刻意学,像走路一样,发育到某个阶段,自然产生某种技能)。而文言是要学习的,即使在古人而言,不学也是不会。文言的优势削弱,而劣势愈加明显,远不如口语自由灵活,适于交流,那为会么竟未消亡呢?原因有两点。帝王之力,传承之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