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语言和日语是不是比汉语语速快?

如题所述

语速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听觉上的音节吐字的速度,一个是表达信息的速度。西方国家语言和日语表面上音节吐字比汉语快,但是总体上传达信息的速度不比汉语快,甚至还要慢一点。我能举出一个很好的例子,诸位都知道一个词:“翻译腔”,过去的国家电影厂正儿八经地翻译外国电影电视剧配音,为什么总是那种怪怪的腔调和怪怪的用字?今天我看了一点《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忽然顿悟了,因为汉语传达信息的效率大大高于西方国家语言,所以我们的电视剧配音演员在给德国军官或比利时老太太配音的时候不得不说的尽量慢一点以“等待”外国演员的嘴形跟上

看汉语配音的日本电视剧电影也有同样的感觉,感觉他们说话都慢的让人昏昏欲睡。想到这里不得不为中华文化骄傲,我们的文字传达信息的效率最高,联合国各种文件里中文文件最薄,口头语言也同样精悍。比如说,为了表达十进制的233,二进制是11101001,十六进制是E9。因此,在表达相同的意思情况下,有效总音节数越多的语言,所需要说的音节数就越少

为了在相同时间内反应同等信息量,音节数越少,听起来就相对慢一些。因此,以西班牙语和日语为代表的语言,有效总音节数少,为了在一定时间内表达相同意思,需要说的音节数越多,听起来就会比较快了。那什么是有效总音节数呢?以及为什么说西语和日语的有效音节数会比较少呢?(私以为)有效总音节数是在这门语言中不同的、能区分开的音节的数目。日语有五十音(当然不止50个),加之日语的开音节多,就算是闭音节的拨音和促音也是多算一个音节的,所以其总的音节数比较少。

对比之下,汉语虽然也是开音节多,闭音节只有鼻音n和腭音ng,但是汉语能通过阴阳上去四个音调来扩增音节总数,所以其有效音节数相对来说会比较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6

按照音节来算,法语是最快的,语速平均每分钟达350个音节,日语语速平均每分钟达310个音节,德语语速平均每分钟达250个音节,汉语普通话位居第四。如果不考虑文化因素和个人性格问题,语言本身的发音特点对语速的影响应该说是蛮大的。

比如中文普通话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声调来表达不同的字词,而不同声调的发声过程基本是就是将元音拉长以表达四声,相对而言,日语几乎全部由短音构成,而英语似乎介于二者之间,声调的变化几乎不用,但是元音中长音和短音几乎各占一半。所以,直觉听起来,日语很急促,英文有急有缓,中文则抑扬顿挫。

第2个回答  2018-01-06

来源于文字本身:外文的音节比较多比如from就有三个音节、come=来,有两个音节,在相同的说话时间里外文出现的音节会比汉语要多,所以感觉会很快。来自于语言的熟悉程度:我们通常对于不懂不熟悉的语言都会感觉很快,因为我们在做出认知的时候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理解其中语言的意思,这个理解的时间和过程相对于自己的母语来说时间肯定要长许多,所以会感觉外语的语速快。来自于历史传统文化差异:

第一,外国人会觉得说话语速快会有节奏感,而且认为说话快表明一个人比较干练而且显得更加聪明。

第二,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都讲求一个字“稳”,稳有安定的意思,也可以显示一个人的成熟,所以在说话的时候讲究平稳不急躁。最重要造成我们说话语速慢的一点是,我们启蒙教育学习中国历史上的唐诗宋词音律、韵律都讲究柔和与慢慢体会、我们在吟诵的时候要求领悟其中的内涵,同时朗诵的时候又要求放慢放缓像唱歌一样读出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这样给人的感受会感受比较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