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和倾听的区别

如题所述

聆听
汉扬雄《法言.五百》:"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于斯矣。"
后多用于书面语,常指仔细注意地听。

倾听
转过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或者是认真听别人的话。
聆听更像是上级对下级的训话,而倾听是一种与人的尊重。

广义的倾听包括文字交流等方式。其主体者是听者,而倾诉的主体者是诉说者。两者一唱一和有排解矛盾或者宣泄感情等优点。倾听者作为真挚的朋友或者辅导者,要虚心、耐心、诚心和善意为倾诉者排忧解难。
倾听属于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狭义的倾听是指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3

一、侧重点不同

1、“聆听”侧重于“聆”,即“听”的意思,强调的是用心思考仔细地细听。如聆听先生的教诲。

2、“倾听”侧重于“倾”,即“身子向前用尽(力量)细心地听取”,含有尊重的意思,如倾听民意。

二、使用对象不同

1、“聆听”一般多用于教诲、报告、演讲、讲学、朗诵、故事等有关人的活动,也可用于具体的事物,如风声、雨声、歌声等。

2、“倾听”一般多用于上对下的“听”,如“民情”、“意见”、“心声”、“呼声”等。

三、情感色彩不同

1、“倾听”表示中性的感情色彩,就是凭借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一般指上级对下级 ,如“民情”、“意见”、“心声”、“呼声”等,因此一般表示上级听取下级的意见、报告等。

2、“聆听”带有尊敬的色彩,一般多用于教诲、报告、演讲、讲学、朗诵、故事等有关人的活动,也可用于具体的事物,如风声、雨声、歌声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22

聆听和倾听的区别主要在于:

一、从侧重点上来说,“聆听”侧重于“聆”,即“听”的意思.强调的是用心思考仔细地细听.如聆听先生的教诲;“倾听”侧重于“倾”,即“身子向前用尽(力量)细心地听取”,含有尊重的意思,如倾听民意。

二、使用对象不同,“聆听”一般多用于教诲、报告、演讲、讲学、朗诵、故事等有关人的活动,也可用于具体的事物,如风声、雨声、歌声等;“倾听”一般多用于上对下的“听”,如“民情”、“意见”、“心声”、“呼声”等。

词语详解:

聆听:[ líng tīng ] 

释义:听

汉 扬雄 《法言·五百》:“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於斯矣。”后多用于书面语,常指仔细注意地听。

倾听:[ qīng tīng ] 

释义:细听;认真地听。

南朝 宋 鲍照 《登庐山望石门》诗:“倾听凤管宾,缅望钓龙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8-09

聆听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íng tīng。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语出汉杨雄《法言·五百》:“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於斯矣。”,聆字从耳从令,令声。“令”意为“吩咐”。“耳”与“令”联合起来表示“倾听吩咐”,本义是倾听吩咐。引申义为倾听。聆听是敬辞,主语只能是说话人自己,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一般多用于教诲、报告、演讲、讲学、朗诵、故事等有关人的活动,也可用于具体的事物,如风声、雨声、歌声等;


倾听,是听自己

倾听与聆听:倾听指细心地听取,表示中性的感情色彩,就是凭借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一般指上级对下级 ,如“民情”、“意见”、“心声”、“呼声”等,因此一般表示上级听取下级的意见、报告等。


拜拜




第4个回答  2019-02-23

倾听和聆听的区别:

意思不同、情感色彩不同:

1、倾听:倾听指细心地听取,表示中性的感情色彩,就是凭借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一般指上级对下级 ,如“民情”、“意见”、“心声”、“呼声”等,因此一般表示上级听取下级的意见、报告等。

2、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一般多用于教诲、报告、演讲、讲学、朗诵、故事等有关人的活动,也可用于具体的事物,如风声、雨声、歌声等;语出汉杨雄 《法言·五百》:“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於斯矣。”

扩展资料:

相关句子:

1、《礼记·曲礼上》:“立不正方,不倾听。”孔颖达疏:“不得倾头属听左右也。”

2、清唐甄《潜书·居山》:“与之处数日,见其身如丘山,神如渊水,无疾言,无矜色,无流视,无倾听,以服其静而自憾未能也。”

3、汉 杨雄 《法言·五百》:“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於斯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倾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