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一:人类的本性具备天生的攻击性和掠夺性;
原因二:由于成长的需要,这个年龄的孩子会更多的在为“得”进行着努力,又由于孩子这个阶段外在表现方式肢体前置于语言,社会和道德规范还没有建立,因此‘咬人、打人’行为就会在这个年龄阶段普遍出现。
原因三:孩子虽然在为成长积极的摄取着信息,但是对信息的采集过程又充满的“恐惧感”,因此孩子的‘咬人、打人’行为往往是在得到充足感安全(例如:身边有妈妈陪伴)。
在孩子们扎堆儿的地方,比如在幼儿园或几个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宝宝咬人的事时有发生。当你的孩子咬了别的孩子,你不妨遵循以下做法:
a. 保证两个孩子都安全。
1)把两个孩子分开,确保他们隔得谁也咬不着谁。
2)保持镇静,不要责备或惩罚他。
虽然你可能试图让孩子意识到其行为的严重性,但实际上严厉的惩罚会让他更可能再犯。这种惩罚会引起孩子的愤怒和怨恨,导致他日后咬人咬得更凶。
b. 两个孩子都要帮。
首先,你需要检查一下被咬孩子的伤处,除了多说一些温暖关心的话外。但也别忘了咬人的孩子。他可能会装作漠不关心,或者假装不知道他造成的伤害有多疼,毕竟,刚刚伤害了别人的孩子看起来都是最冷漠的。
c. 鼓励孩子心烦时来找你倾诉。
当孩子最难过的时候,你也许不能陪在他身边,比如他在幼儿园的时候,但他需要知道自己能找你或其他大人寻求帮助。告诉宝宝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可以来找你,如果孩子真的来找你了,你一定要认真对待他。等下一次你不在他身边时,你们俩在一起时的亲密时光有助于防止他做出攻击行为。
d. 跟他谈一下发生的事。
当你和孩子都冷静下来后,找个安静的时候问问他,“你知道怎么能不用咬人,就让别人知道你生气了吗?”“当你不喜欢其他孩子对待你的方式时,你该怎么请大人来帮忙?”跟他玩一些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来处理这些情况(比如,跟孩子说“你扮演明明,你拿走了我的兔子”),他也许从中能学到一些以后能用得着的话(比如说“不,我不愿意!”)。很多孩子咬过别人一次,并得到过帮助后,以后就不再咬人了。
追问回答很全面,也很实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