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老师最近要弄一个演讲..题目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要以演讲稿的形式给我..很急啊..这本书的内容、为什么选这本书、这本书让你受到怎么样的启示等等都要有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最喜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它是美国学者海伦·凯勒的自传。这本书主要讲了:年仅一岁九个月的小海伦被一场大病无情地夺取了听力和视力,使本来活泼健康的她永远与黑暗和孤独作伴。那个无声无影的世界带给了她太多无助与恐惧。但是,萨利文老师的到来却改变了这个可怜女孩的命运。从此,小海伦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亲人的关心下,更在她自己不懈的努力下,一步步走向了成功的顶峰。
我们要向海伦学习,学习她那坚强、乐观、永不放弃的精神。我们在学习海伦的同时,也要关心身边的残疾人,只要温暖与爱永存,那么每个人都会如彩虹般绚丽夺目。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如果说拿破仑是叱诧于法国时期的乱世英雄,那么,海伦则是生活中的勇士;如果是拿破仑是战场上的胜利者,那么,海伦则是拒绝向命运低头、立志驱散人生黑暗的光明使者。海伦学会了英、法、拉丁等多种语言,创造了十四余部创世着作;在绚丽彩虹的背后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努力和汗水?在巨大的挫折面前,海伦总以坚强、乐观的心态面对着命运的考验,用坚定的意志战胜了自身的缺陷,靠着对幸福的执着追求,与命运抗争。不见风雨,哪有彩虹。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冲破了人生的黑暗与孤独,谱写了一首不朽的人生之歌。
人生没有平坦的大路直通成功,自己的路永远都只能自己走,跌倒了,爬起来接着走。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布满坎坷与荆棘。只要有着一份执着追求的信心,有一种勇敢奋斗的精神,即使经历磨难,也始终会有成功的日子,这样才是完整的人生。饱经风霜的战士,才敢驰骋在莫测的草原之上!经风沐雨的海燕,才敢在海洋上翩翩飞舞!孤绝肃杀的雄鹰,才敢翱翔在乌云弥漫的天空!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使我明白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他的生活条件,而在于有没有奋斗的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8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 但不能被打败。
  年少时,读《老人与海》是因为这是诸多厚厚的世界文学名著中我能有信心读完的一本。书未及读完, 主人公桑提亚哥的形象就镌刻在我的头脑里。一个老人在海上拼斗了两天两夜, 最后仅仅赢得一具空空的鱼骨架。当时的我,只是从心里觉得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成长的道路上,每一次翻阅《老人与海》,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但那句老人所说的“人生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 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却永远告诉我: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生活的折磨,但内在的意识神圣不可动摇。

  《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个古巴老渔夫的冒险。他驾着他的小船独自一人出海,历经磨难抓住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但却在返航的途中遭遇鲨鱼,两天两夜的苦难后, 精疲力竭的老人带回了他的战利品—— 一付巨大的鱼骨架。

  它讲的既不是青年人理想的幻灭,也不是对社会有责任感或持肯定态度的青年在政治上的理想,也不是在一个混乱的世界上青年人所特有的爱,也不是青年人所受的挫折和极端痛苦,也不是不太年轻的人怀念自己青春岁月的故事,而是一个上了年纪的“斗士”的故事。奇怪的是这样一篇短小的故事,一个“糟老头”数次失败的故事却能给我这样一个年轻人带来力量,教会我如何在现实世界生存与奋斗。

  因为现实世界的人生中也有如那片广阔的大海,就算出航那天阳光明媚,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接下来会遇到什么?风暴?不可战胜的大鱼?贪得无厌的鲨鱼?你完全可能也像桑提亚哥一样,在痛苦和磨难后终于有所收获,却又在一瞬间一切成功烟消云散。年轻的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一切的起伏,快乐和悲伤。只要读一读《老人与海》,他的意志力量已经代替了肌体的力量,他的谦逊和真正的高傲所产生的智慧,已经代替了厌世主义和浪漫的自我牺牲所产生的傲慢。从《老人与海》中我们发现,谦逊和真正的高傲只能是人类灵魂锻造场里锻造出来的,只有当一个人既不需要,也不去利用外在力量——不论是对现实的肯定,还是否定时产生的,还是怀乡情绪带来的——来支撑自己的时候,他才能获得自身的人格力量。而老渔夫桑提亚哥只在他那只小渔船上,凭借着忍受痛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凭借着捕获那条巨大的马林鱼——几经失败,最后战胜对手——的欲望,获得了他的人格力量。

  所以读过《老人与海》以后,这个老人似乎永远陪伴在你人生的左右。他“除了眼睛以外,哪儿都老了”他的那双眼睛还是海一样的蓝,那样令人兴奋,那样的不可战胜。甚至他那干枯、布满老人斑的身体上的伤痕,都具有崇高伟岸的坚毅品格,“那些伤痕就像没有了鱼的旱海里的腐朽物那样陈旧古老”桑提亚哥身上显示出的光辉是一种威严,虽然由于时间的过去和最后必然一死的结局而有所减弱,但还是令人敬畏。他的双肩变形了,虽然年迈但仍然很有力量,他那布满皱纹的饱经风霜的颈项,仍然是那样的结实,因为皮肤里面的那种精神气质始终刚劲和昂扬。有这样坚强的老人陪在你奋斗的路上,你怎么不会全身充满力量呢。

  《老人与海》就是我的《圣经》,我可以在里面找到所有困惑的答案。

  ——如果我的对手和我不相上下,年青的我爆发的热情不足维持我们的较量,我会想到老人说的话,“鱼啊!我跟你奉陪到死,依我看,你也要跟我奉陪到死!”“我爱你,鱼,非常尊敬你,不过无论如何要把你杀死。”***不够了,我应该还有毅力。

  ——如果我遇到了挫折,我开始痛恨自己的人生,我就翻翻那一页,老人如何称呼海洋。不少年青的渔夫管海洋叫el mar,这是表示男性的说法,他们提起大海时,拿他当一个竞争者或一个去处,甚至当成一个敌人。可老人总拿海洋当女性。他热爱大海,甘愿忍受她所带来的苦难与残酷,正如一个人甘愿忍受他所心爱的女人在感情上的变化无常一样。我开始由痛恨到喜爱我的人生,尽管我会摔跤,甚至碰得头破血流,但这是我的人生,这些是无价的财富,它值得我去爱。

  ——那么多年青时的困惑都能在这个老人的故事里找到答案。

  当然,还有永远人生“硬汉”宣言:人生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惨烈的社会里,我从《老人与海》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一种精神,敢于承受痛苦、蔑视失败、战胜了自己,你才是最大的赢家。(开头结尾你自己改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3-03
个人可以被毁灭, 但不能被打败。
  年少时,读《老人与海》是因为这是诸多厚厚的世界文学名著中我能有信心读完的一本。书未及读完, 主人公桑提亚哥的形象就镌刻在我的头脑里。一个老人在海上拼斗了两天两夜, 最后仅仅赢得一具空空的鱼骨架。当时的我,只是从心里觉得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成长的道路上,每一次翻阅《老人与海》,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但那句老人所说的“人生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 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却永远告诉我: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生活的折磨,但内在的意识神圣不可动摇。
  《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个古巴老渔夫的冒险。他驾着他的小船独自一人出海,历经磨难抓住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但却在返航的途中遭遇鲨鱼,两天两夜的苦难后, 精疲力竭的老人带回了他的战利品—— 一付巨大的鱼骨架。
  它讲的既不是青年人理想的幻灭,也不是对社会有责任感或持肯定态度的青年在政治上的理想,也不是在一个混乱的世界上青年人所特有的爱,也不是青年人所受的挫折和极端痛苦,也不是不太年轻的人怀念自己青春岁月的故事,而是一个上了年纪的“斗士”的故事。奇怪的是这样一篇短小的故事,一个“糟老头”数次失败的故事却能给我这样一个年轻人带来力量,教会我如何在现实世界生存与奋斗。
  因为现实世界的人生中也有如那片广阔的大海,就算出航那天阳光明媚,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接下来会遇到什么?风暴?不可战胜的大鱼?贪得无厌的鲨鱼?你完全可能也像桑提亚哥一样,在痛苦和磨难后终于有所收获,却又在一瞬间一切成功烟消云散。年轻的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一切的起伏,快乐和悲伤。只要读一读《老人与海》,他的意志力量已经代替了肌体的力量,他的谦逊和真正的高傲所产生的智慧,已经代替了厌世主义和浪漫的自我牺牲所产生的傲慢。从《老人与海》中我们发现,谦逊和真正的高傲只能是人类灵魂锻造场里锻造出来的,只有当一个人既不需要,也不去利用外在力量——不论是对现实的肯定,还是否定时产生的,还是怀乡情绪带来的——来支撑自己的时候,他才能获得自身的人格力量。而老渔夫桑提亚哥只在他那只小渔船上,凭借着忍受痛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凭借着捕获那条巨大的马林鱼——几经失败,最后战胜对手——的欲望,获得了他的人格力量。
  所以读过《老人与海》以后,这个老人似乎永远陪伴在你人生的左右。他“除了眼睛以外,哪儿都老了”他的那双眼睛还是海一样的蓝,那样令人兴奋,那样的不可战胜。甚至他那干枯、布满老人斑的身体上的伤痕,都具有崇高伟岸的坚毅品格,“那些伤痕就像没有了鱼的旱海里的腐朽物那样陈旧古老”桑提亚哥身上显示出的光辉是一种威严,虽然由于时间的过去和最后必然一死的结局而有所减弱,但还是令人敬畏。他的双肩变形了,虽然年迈但仍然很有力量,他那布满皱纹的饱经风霜的颈项,仍然是那样的结实,因为皮肤里面的那种精神气质始终刚劲和昂扬。有这样坚强的老人陪在你奋斗的路上,你怎么不会全身充满力量呢。
  《老人与海》就是我的《圣经》,我可以在里面找到所有困惑的答案。
  ——如果我的对手和我不相上下,年青的我爆发的热情不足维持我们的较量,我会想到老人说的话,“鱼啊!我跟你奉陪到死,依我看,你也要跟我奉陪到死!”“我爱你,鱼,非常尊敬你,不过无论如何要把你杀死。”***不够了,我应该还有毅力。
  ——如果我遇到了挫折,我开始痛恨自己的人生,我就翻翻那一页,老人如何称呼海洋。不少年青的渔夫管海洋叫el mar,这是表示男性的说法,他们提起大海时,拿他当一个竞争者或一个去处,甚至当成一个敌人。可老人总拿海洋当女性。他热爱大海,甘愿忍受她所带来的苦难与残酷,正如一个人甘愿忍受他所心爱的女人在感情上的变化无常一样。我开始由痛恨到喜爱我的人生,尽管我会摔跤,甚至碰得头破血流,但这是我的人生,这些是无价的财富,它值得我去爱。
  ——那么多年青时的困惑都能在这个老人的故事里找到答案。
  当然,还有永远人生“硬汉”宣言:人生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惨烈的社会里,我从《老人与海》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一种精神,敢于承受痛苦、蔑视失败、战胜了自己,你才是最大的赢家。(开头结尾你自己改啊!)84|评论求助知友gyn_1998 |三级采纳率21%擅长领域:暂未定制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我没看过..但谢谢了
按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 其他回答 共1条2010-05-12 19:44米宜海旋|一级我喜欢的一本书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我也不例外。在我家的书橱上,有着一本我喜欢的书——《名人故事》。
当我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时,我爱不释手,立刻被它那古色书香吸引住了。封面上,爱因斯坦和爱迪生的画像印入眼帘。画像旁,写着几个引人注目的大字 ——名人故事。看到这,我不由自主的把书翻开,津津有味的品读起来。
经过这本书,我知道了以前从未认识过的名人。原来,朱德幼时喜欢听天国名将石达开的故事,这竟成为他走向革命道路的起点;毛泽东决心以救国救民为自己的责任;郭沫若要做中国的歌德;田汉要做中国的席勒;华盛顿能文能武,为美国的独立建立了赫赫功劳、、、、、、
这本书里的名人们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总是激励着我通向成功的途径。被人誉为“东方神鹿”的王军霞,在上初中时,学校离家有四公里远。这段路程对于一个14岁的女孩来说实在够远的了,为了给家里省钱,王军霞放弃了买自行车骑回学校的念头,毅然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以步代车,开始了每天来回跑足足十六公里的路程的生涯。她这种精神感动了我。
《名人故事》这本书激励着我前进,让我知道了许多名人故事,让我从中受到启发,我怎能不喜欢呢?2|评论
相关内容2011-10-11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2322011-05-10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作文 7712011-02-10我最喜欢的一本书500字 1202011-01-04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作文 3872009-12-07作文: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452更多关于我喜爱的一本书的问题>>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最喜欢的一本书:...2009-04-02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作文 40222008-12-26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作文(500字) 8472010-03-18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作文300-400字 8312010-10-23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作文600字 523
等待您来回答1回答爱情公寓第二季未剪辑版第一集30分45秒左右的曲子叫什么名字 是纯音...0回答五年级上学期我的收获0回答 10 火龙果几月份开始收获0回答 20 求纱仓真奈全集 谢谢0回答牧场物语双子村和卡米尔结婚那天是星期一,然后又是料理节怎么办?1回答爱情公寓3里的女服务员是谁 不是长发 是中等长度 她的出现就一瞬间2回答 5 题目:珍惜时间而收获成功 写片段0回答求视频:妯娌的三国时代全集---章珊珊结果如何?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
分享到:
cb19690422 二级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积分商城签到 补签卡今天你做任务了没?全部任务知道学院 +990新秀集训 +10茁壮成长 +100持之以恒进入个人中心

精彩知识在知道青春期反叛如何度过?向专家提问!妈妈最关心的8个宝宝营养问题!春节过后跳槽还是卧槽?向Mr.job提问!
第3个回答  2020-03-29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麦田里的守望者》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今天的当代美国文学中,有两部小说经过三十多年时间的考验,已被认为是“现代经典”。其中一本就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美国作者J.D.塞林格所著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通过第一人称以青少年的说话口吻叙述全书,用现实主义笔触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真实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主人公生活的那个时代被史学家称为“懦弱的五十年代”,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贫乏、空虚。恐惧笼罩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有些人粉饰太平,有些人看不惯庸俗,虚伪的世道,想要反抗,却又缺乏光辉的理想,找不到一条光明的出路,于是他们就通过消极的方式也现实进行抵抗。本书的主人公便属于后者。他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被塑造的反英雄形象之一,他的性格较为复杂,有受当时资本主义社会耳濡目染的丑恶一面,但也有反抗现实,追求理想的纯洁一面。他看不惯资本主义的世道,却只好苦闷、彷徨,用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不免对现实社会妥协,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这可以说是作者与其笔下人物的悲剧所在。
本书真正值得赞扬的还有作者在艺术上的特色,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可以说开了当代美国文学中心理现实主义的先河。从表面看,主人公不求上进,抽烟,喝酒,乱谈恋爱甚至找妓女,简直是个糟糕透顶的“坏孩子”,如果光看这些外表上的不良倾向,当然无法真正理解像主人公这样的孩子,而我们多少成年人却往往用简单、主观的方法去对待青少年,从而造成或加深两代人的隔阂。本书作者从犀利的洞察力解剖青少年的复杂心理,透过现象观察精神实质,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既揭示了他受环境影响颓废、没落的一面,也写出了他纯朴、敏感、善良的一面,他不是想要当麦田里的守望者吗?证明他有一种极其可贵的“救救孩子”的想法。
看国这本书后,想想我国的青少年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受到党、团的亲切关怀,既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又有丰富多彩、朝气蓬勃的精神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拿自己幸福的生活环境与资本主义的丑恶环境相比就,是不是能有所感触呢?
明确目标吧!如果你曾有过迷茫,就让《麦田里的守望者》将你引回正确的前进方向!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学校的图书室是一艘船,把我们载入知识的海洋。各种各样的图书,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耐心地帮我们解决一个个难题。图书形形色色,有歌颂英雄人物的,令人钦佩;有介绍科学知识的,饶有趣味;还有描写神话故事的,优美动人……
其中《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给了我很大的启迪,从这本书中我获得了意外的收获。
有一天,我捉到了一只磕头虫,我问妈妈它为什么会磕头,妈妈和颜悦色地说:“你去图书室查查资料就知道了。”我连忙向图书室跑去,找到《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原来磕头虫磕头的原因,是它逃脱的一种方法,就像小壁虎挣断尾巴逃生一样。据说磕头虫磕头时就像在“笃笃笃”敲门。我恍然大悟,这才知道读书不要光看,还要往深处去想。
读书给我带来无限的快乐,同时也丰富了我的知识,如果你愿意,也和我一样,把它当作忠诚的朋友吧。
第4个回答  2020-02-25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有人喜欢美味的食品,有人喜欢看精彩的电视。而我却喜欢看那普普通通的书——《十万个为什么
》,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呢?别急,现在我就告诉你吧!
这本书不是一本普普通通的书,这本书含有特殊的意义。这本书是我让妈妈买的。这本书等我都等到花儿也谢了,终于,在生日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是妈妈送给我的礼物。因此,这本书含有特殊的意义。
这本书还让我知道了许多知识,很多问题也能解答。例如:什么是再生能源、橡皮有什么作用。答案我都明白得一清二楚了。这本书是知识的泉源;是我们最好、最有益的朋友;是建造成功道路的人。
所以,我喜欢这本普普通通的书。
夏活蒂·勃朗特写的《简·爱》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书中的主人公简·爱有着一颗坚强高尚的心灵,她那顽强的精神常常地打动了我,使我迫不及等地几乎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世界名著。
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寄人篱下,饱受欺凌。后来,她进了孤儿院,一个朋友也没有,院长很坏,她让简·爱擦桌子、拖地,稍微碰了一下,她就要打简·爱。简·爱受尽了磨难。后来简爱和一位名叫海伦的小姑娘成了好朋友,但几年后海伦就身患绝症去世了,简·爱很伤心,她又没有朋友了。
就这样,简·爱在孤独中渐渐长大了。她贫穷、矮小,貌不惊人,但她凭着一颗坚强高尚的心灵,自尊自立,当上了一名家庭教师。这个家的主人脾气很温和,他待简·受很好,他们很快就相爱了。然而,就在他们真心相爱的时候,简·爱发现主人还有妻子,简·爱不愿沦为情妇,她伤心地离开了。后来,男主人因为发疯的妻子放火烧了庄园,女主人在火灾中死去,男主人也因此失明。就在男主人绝望孤独的时候,简·爱又回到了男主人的身边,经过了种种艰难,他们终于获得了最真诚、最珍贵的爱情。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是简·爱的真实写照。她经历了风风雨雨,最终获得了最真诚的爱情。这本书的开头和结尾有着鲜明的对比,还突出了中心,那就是只要你付出了努力和汗水,总会有好结果。从一个小女孩到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简·爱唯一不变的是善良、坚强和自信。她以一个心灵高洁,维护自尊的女性形象,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这也是这本书一百年来久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生活中,像简·爱一样的人很多,他们历尽了磨难,以善良的心赢得了别人的信任,从而也结出了甜果。生活需要真诚,需要付出,愿天下善良的人们终有好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