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话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兰州话的特点:

1、古音遗存多。如“南”“兰”不分,将“脚”读成“jue”,把“下车”读成“下车”,“咸菜”读成“咸菜”,“上街”读成“上街(gai)”,尾巴读成“尾(yi)巴”……根据古代音韵,在古汉语中,以j、q、x和g、k、h为声母的字可以对转。

2、叠字使用多。兰州方言里的叠字,大体上可以分为构成表小名词和构成描述性较强的形容词两个大类。表日常事物的名词,表示小的时候,大都在这些名词前加“尕”字,如尕门、尕桌、尕鸟、尕窗等,要么只要重叠这个名词,后面加个“子”字,也有表小的意思。

如门门子、桌桌子、窗窗子等;形容词后加表声音的叠词,构成强烈意义。如“红丢丢的”、“软咧咧的”、“胖墩墩的”、“红唧唧的”、“黄楞楞的”、“硬增增的”。但这些形容词和叠字有一定的搭配,基本不能随意交替,而且还有某种褒贬之义。

这些词都可以用“儿”字增加好感意味。如“桌桌儿”、“抽抽儿(口袋)”、“红丢丢儿的”(红得好看),“硬增增儿的”(硬得见棱见线)。

3、神通广大的“们”。们在兰州方言中除普通话里表示人称复数外,用途广泛。对一般的动、植物加“们”表复数。如“狗们都被打死了”,“树们栽得齐排排的”,“花儿们都开了”。

有些非生物名词也可加“们”,如“好话们说完了,他就是不听'名词前面已经有表示多数的词,“这些”、“那些”等,仍可以加“们”,如“那些消息们靠不住”,“这些娃娃们太淘气了!”。

4、特有的“那'“那”是兰州方言里特有的第三人称代词,使用频率极高。与“他(她)”同义,但另有表示亲昵的感情色彩。指丈夫、妻子多用。

例如:例1:问:你的甲甲儿(马甲)这么漂亮,在哪买下(ha)的?答:不知道——是那(指丈夫)买下(ha)的!例L问:你怎么买着吃呢?答:那(指妻子)转(回)娘家去了!“那”加上“们”同样表示第三人称复数,也有亲昵的意味。如:“我爸、我妈,那们都到学校看我来了”。

5、“下”字的讲究。兰州话中,“下”发xia和ha两个音,作及物动词时一般发xia,下雨、下货、下碴等。

其他多发下来、下头(下面)、“领导说下的一定要记下”,“这一下,把人丢扎了!(出了大丑)”;习语“下(ha)数”意为“规律、标准、一定的看法、想法和做法”。如“你不要担心,我心里有下数”!

6、并非“一个”的“一个”。兰州方言中,常常把“一个”放在名词的后面,都已失去数量的意义,只表示强调和肯定。如:问:你中午饭吃的是啥?答:牛肉面一个。问你买的啥菜?答:洋芋(土豆)一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