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即将或已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民间杂技演员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杂技演员一直都是非常苦累的职业,风险也非常高,但月薪不过数千元。

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一些正在逐渐消失或已经消失。以下是一些即将或已经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例子:

1. 漆器制作技艺:漆器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但其制作技艺正逐渐失传。现在,只有极少数的手工艺人还能够制作高质量的漆器。

2. 传统民居:许多传统的民居正在被现代化的建筑所取代,这些民居的建筑风格和特色也正逐渐消失。

3. 手工制作技艺:许多手工制作技艺,如刺绣、剪纸、制陶等,正逐渐失传。这些技艺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但由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年轻的一代不再有兴趣学习这些技艺。

4. 民间音乐:许多传统的民间音乐,如说唱、弹唱等,正逐渐被快节奏的流行音乐所取代。这些音乐也需要长时间的传承和实践,但年轻的一代对于这些音乐的兴趣不再像以前那么浓厚。

5. 方言和语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地方方言和语言正逐渐消失。这些方言和语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教育体系,许多人不再使用或传承这些语言。

以上是一些即将或已经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例子。由于各种原因,这些遗产正逐渐失去保护和传承,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23

以下是一些即将或已经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传统手工艺:随着机器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许多传统手工艺正在逐渐消失,例如中国的刺绣、剪纸、陶瓷等。

刺绣

剪纸

陶瓷

2.方言语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地方的方言语言正在逐渐消失,例如中国的闽南语、客家语等。

客家活动

妈祖祭拜

3.民间音乐:许多地方的传统音乐正在逐渐消失,例如中国的古琴、二胡等。

古琴

二胡

4.民间舞蹈:许多地方的传统舞蹈正在逐渐消失,例如中国的踩高跷,踏歌等。

高跷

踏歌

5.民间戏曲:许多地方的传统戏曲正在逐渐消失,例如中国的昆曲、秦腔等。

昆曲

秦腔

6.传统节日:许多地方的传统节日正在逐渐消失,例如中国的端午节、中秋节等。

端午

中秋

7.传统饮食:许多地方的传统饮食正在逐渐消失,例如中国的传统糕点、小吃等。

青团

饺子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消失将会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第2个回答  2023-04-27

有民间杂技演员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杂技演员一直都是非常苦累的职业,风险也非常高,但月薪不过数千元。近几年来,不少民间杂技团体解散,演员纷纷另谋出路,有人去酒吧表演,有人还改行卖炸串或是回家种地。

民间杂技,它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现在杂技演员面临改行,主要就是因为吃的是青春饭,行当也就慢慢萎缩了。对于年轻的杂技演员,目前还可以去专门地方进行表演,但是,真的很苦,即使没有演出,也要天天练习,工资又少。也只能说,这方面的文化,人们越来越不感兴趣了。

说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来大概盘点一下有哪些即将或者已经消失的,一起来做个了解:

1、剪纸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相信各位80和70后在上手工课的时候都有接触过剪纸吧。

我作为80后,清晰记得在幼儿园的时候还专门上过剪纸课,在课余时间还与其他的小伙伴一起研究如何才能剪得更漂亮。没想到如今却已经到了濒临消失的边缘了。

2、草鞋

我相信有许多人都有听说过并见过它吧,这个非遗就是用草编织的鞋子。在过去,人们吃不上喝不上的时候,草鞋就是以价格最低廉且做工简单而流行的,但是买的人也不多,都是自己编,我爷爷说过他就自己编过。

草鞋的历史很悠久,大概传承了数千年,现在随着社会的推进,草鞋被布鞋、皮鞋取代了,开始退出了历史舞台。这门经典的传统工艺也渐渐被世人慢慢的遗忘,即将消失!

3、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是一门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它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的戏曲形式。

我妈妈那个年代就看过皮影戏,一群外地人到村里来表演,那时候观看的人也特别多。而对于现在的00后来讲,可能很多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皮影了,也就慢慢的即将退出舞台了。

4、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是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17年,至今大概有一千六百年历史了。

现在南京云锦古老的技艺已失传很多,部分品类,就像“凸凹锦”和“妆花纱”等都已消失殆尽了,许多优秀的传统老纹样也都消失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经典的非遗传统工艺会面临如今的局面呢?我感觉就是跟不上步伐了。

就像美食等和现代人生活关系密切的,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像传统手艺、民歌那些,因为和生活不够密切,有的很快就消失了,肯定有下面的原因:

一是没有贴近生活

非遗在以前就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比如泥人,以前就是孩子玩具,只是现在的孩子玩具材质变了;比如剪纸,在以前是手艺,现在没人关注也已经被淘汰。所以,消费是最直接原因,我感觉,消费者愿意购买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二是生活方式变迁

和传统农耕社会不同,现代人不再被束缚在土地上了,并且人口流动频繁,所以,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就慢慢消失了。比如民歌,以前是休闲方式,也是很多少数民族谈恋爱交流的方式,但是,现代人都用手机交流。

还有一点最重要,那就是传统工艺是慢工出细活,已经明显不适合当今快速消费了,显得不合时节,慢慢的就消失中或是完全消失了。

第3个回答  2023-04-23
以下是一些即将或已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草鞋:这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鞋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草鞋逐渐被布鞋、胶鞋、皮鞋等代替,草鞋制作技艺也逐渐失传。
锔瓷:这是一项传统的民间手艺,早在《清明上河图》中就有描绘,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这门技艺,使得这项技艺面临消失的危险。
皮影戏:这是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之一,但由于电影和电视的普及,皮影戏的观众越来越少,皮影戏的表演也越来越少。
传统手工艺品:例如刺绣、剪纸、陶瓷等,这些手工艺品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但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很多传统手工艺品逐渐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完全消失,而是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和淘汰。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传统文化遗产,同时也应该通过教育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些文化遗产。
第4个回答  2023-04-2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庆活动、手工艺技艺等非物质文化成果的总称。以下是一些即将或已经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 传统手工艺:如刺绣、木雕、银器制作等。
2. 民间音乐:如苏州评弹、川剧变脸、云南花灯戏等。
3. 民间舞蹈:如广场舞、蒙古族舞蹈、藏族舞蹈等。
4. 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
5. 民间美食:如老北京小吃、四川火锅、广东点心等。
6. 民间医药:如中医、藏医、蒙医等。
7. 民间体育:如太极拳、武术、民间摔跤等。
8. 民间信仰:如道教、佛教、基督教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尽力保护和传承它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