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如题所述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装配而成的建筑。与传统方式不同,这种建筑方式将大量的现场工作都搬到了工厂进行,在工厂制作好了配件、构件,比如楼板和楼梯等,然后再运送到施工现场,通过连接方式在现场进行组装及固定,通过这样的方式所形成的的一种建筑结构。
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以“工业化”发展成就为基础,融合现代“信息化”技术,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MiC是装配式4.0时代的核心技术,也是目前最先进的智能建造技术之一。在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可持续发展峰会上,中建海龙科技推出的“海龙模方”MiC系列建筑产品受到行业关注。“海龙模方”四大系列建筑产品,分别是C系列——海龙混凝土结构MiC模方,代表项目为深圳市龙华区樟坑径地块项目;E系列——海龙电梯MiC模方,代表项目为深圳中学学生宿舍新增电梯项目;S系列——海龙钢结构MiC模方,代表项目为烟台莱山滨海健康驿站;I系列——Ibox海龙微筑MiC模方,代表产品为海龙Ibox微筑MiC模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20
装配式建筑是指通过在施工现场组装和连接工厂生产的部品部件而成的建筑,将本来应该是现浇成型的,如柱、板、梁等构配件在工厂生产成型,运送到现场进行组装,做好节点,最后现场浇筑将这些构配件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根据结构特征不同可分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以及木结构,三种结构各有所长。从工业化程度与环保性能角度看,钢结构工业化程度最高,木结构使用原材料生态环保。三类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建筑类型。混凝土结构一般使用于多层、小高层;钢结构适用于抗震要求高的高层、超高层等;木结构主要适用于豪华别墅。
第2个回答  2023-01-03
我国现行的建筑施工技术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即钢筋混凝土现浇体系,又称湿法作业。这种工法解决了当时的三大问题,一是吊装设备能力有限,二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劳动力丰富,就业难,三是现浇体系的抗震性能好。后来建筑施工基本都采用现饶混凝土建筑,虽然对城乡建设快速发展贡献很大,但弊端也比较明显,一是施工工艺过于粗放,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损耗较多;二是施工现场脏乱差,是城市可吸入颗粒的重要污染源;三是建筑质量开裂渗漏等问题突出,这也是现浇混凝土的工艺造成,是我国人民对建筑投诉最多的问题,四是我国目前劳动力普遍不足,招工难已成为建筑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所以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大势所趋,这是不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装配式建筑 的主要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01、功能多样化
通过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使得现场现浇作业大大减少,可以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功能上来看,首先,装配式建筑外墙设计有保温的功能,能够让住户在冬天的时候感觉到温暖,在夏天的时候感觉到清凉,节约了空调的使用次数,减少广对空气的污染;其次,装配式建筑的墙体和门窗的密封功能较好,隔声效果好;第三,防火、抗震性能好,装配式建筑的特殊材料可以给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不容易在干燥的天气下自燃,长期使用不会出现裂缝、变黄等问题,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较好。
02、施工装配化
装配式建筑大量的构件都是由工厂生产加工完成,米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等程序,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在工厂完成,既保证了装修质量,又能加快工程整体进度。由于装配式建筑的重量比传统的建筑更为轻便,人们只要画好基本的构造图便可以直接在工地上进行施工,由于其施工速度非常快,因此工作效率也提高很多。
03、设计多样化
装配式建筑更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而且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更高,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而且目前的建筑在设计上多以房间内的固定格局为主,房屋的整体运用不是很灵活,但装配式建筑却可以避免这样的缺点,其主要住宅叶以进行大小分割,根据住户的要求来配置。
04、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主要形式、产物和载体,有工业化、装配化、标准化、一体化装修的特点,是由建筑部品、建筑构件、结构构件以及机电设备等部分以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二成的工业化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目前我国装配送建筑最主要的结构形式。
(1)主要构件采用预制件。大量的建筑部品及构件由车间生产预制而成,采用平面化的施工方式辅以先进的计算机计算代替现浇结构立体交叉作业,可制造出误差控制在几毫米之内的高精度的预制构件。基于混凝土材料的强兼容性,可以使用预制工业生产出种类繁多的产品。
(2)预制构件大多采用将防水、保温、结构一体成型性能完善的一体化制造工艺,减少了物料损耗和施工工序。同时,由于预制构件的浇筑、养护、存放均在工厂进行,受天气影响小,利于冬季施工,在工厂生产存放期间建筑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得到释放,装配式建筑建成后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3)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及建筑构件预制完成后,将被运输到施工现场后采用机械化吊装装配。在工期上可以采用并行工程,设计院绘制部分或全部构件制作图的同时预制构件生产厂进行构件制造、储存、构件出厂、运送,而现场的桩工程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的施工也可在同一时间完成,吊装过程及预制构件生产过程可与现场各专业施工同时进行。再加上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由于不再遵循传统的操作面工序而转为工厂生产,起到了减少操作面的施工工序,降低施工难度的作用,使工程建设劳动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大大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
(4)对放线及标局测量精度、预留孔位置要求高。由于工厂化生产,构件尺寸经预制不可改变,放线尺寸偏小会导致预制构件无法安装,偏大又会导致拼缝过大。标高测量也需更加准确,剪力墙的标高如果控制不好会造成叠合板不能平整安装,或者导致剪力墙与板间缝隙过大需重新支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留预埋时,孔的位置和尺寸必须精准,否则重新开槽及洞口会给施工增加难度甚至影响结构安全。
(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安装过程相对复杂,其建造过程对从业人员的工程实践经验以及技术水平、管理能力要求更高。目前我国关于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标准及规范明显滞后于施工技术的发展,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的应用领域及建筑总高度和层高。
第3个回答  2023-03-20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按照建筑类型,装配式建筑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
装配式建筑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装配式1.0--传统建筑构件;装配式2.0--装饰一体化构件;装配式3.0--整体厨卫,三维构件;装配式4.0--MiC模块化集成建筑。
第4个回答  2023-03-20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装配而成的建筑。与传统方式不同,这种建筑方式将大量的现场工作都搬到了工厂进行,在工厂制作好了配件、构件,比如楼板和楼梯等,然后再运送到施工现场,通过连接方式在现场进行组装及固定,通过这样的方式所形成的的一种建筑结构。中建海龙科技致力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推广,凭借科技创新在业内率先实现装配式建筑由1.0时代向4.0时代的迈进,建立了丰富、领先的建筑工业化产品体系,科研成果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