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方面的古书有哪些??

请问中国古代地理方面的书都有哪些?能简单介绍一些具体内容、朝代、作者等信息就更好了~~多谢多谢~~书目越多越好~~

中国地理方面的古书有《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梦溪笔谈》、《太平寰宇记》、《徐霞客游记》等等。

一、《汉书·地理志》

《汉书·地理志》包括上、下两分卷,是东汉班固新制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

该书叙述汉以前的地理沿革,着重写了《禹贡》九州和《周官》九州;接着叙述西汉的地理,以郡国为条,用本文加注的形式,依次写各郡国及其下属县、道、侯国的地理概况,诸如郡县的民户、人口,废置并分更名的历史,各项特产,都尉、铁官、盐官、工官等治所,山川湖泽,关塞要隘,名胜古迹,道路交通,等等。

二、《水经注》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该书所记大小河流有1252条,所记湖泊、沼泽500余处,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300处,伏流有30余处,瀑布60多处,各种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蝗灾、地震等,记载的水灾共30多次,地震有近20次。

记各种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岭、坂、冈、丘、阜、崮、障、峰、矶、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等,仅山岳、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处,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记洞穴达70余处,植物地理方面记载的植物品种多达140余种,动物地理方面记载的动物种类超过100种。

三、《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历史地理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成书于北宋,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地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

四、《太平寰宇记》

《太平寰宇记》是古代中国地理志史,记述了宋朝的疆域版图。广泛引用历代史书、地志、文集、碑刻、诗赋以至仙佛杂记等,计约二百种,且多注明出处,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史料。

《太平寰宇记》作者为北宋地理学家、文学家乐史。《太平寰宇记》撰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

五、《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书地理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经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平寰宇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霞客游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梦溪笔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0

1、《禹贡地域图》

《禹贡地域图》是由魏晋时期、地图学家裴秀所著, 是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的历史地图集,也是所知中国第一部历史地图集。

图集所覆盖的年代上起《禹贡》时代,下至西晋初年,内容则包括从古代的九州直到西晋的十六州,州以下的郡、国、县、邑及它们间的界线,古国及历史上重大政治活动的发生地,水陆交通路线等,还包括山脉、山岭、海洋、河流、平原、湖泊、沼泽等自然地理要素。

2、《水经注》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经注》保存了许多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多的参考价值。

3、《天下州县图》

《天下州县图》是北宋科学家沈括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奉宋神宗旨意编绘的一套州县地图,历时十二年完成,比例为九十万分之一。

后南宋战乱频发,《天下州县图》也毁于战火之中,成为千古遗憾。

4、《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明末徐弘祖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

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5、《海内华夷图》

唐代地理学家贾耽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01)绘制。

此图是按照晋代裴秀六体方法编绘,比例是一寸折百里,用不同的颜色注记地名:“古郡国题以墨,今州县题以朱”。图的中国部分本于《禹贡》,外国部分本与班固的《汉书》,是一幅中国及邻近地区的中外大地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5-31
史类地理10种,第一种直接冠以“地理”之名。其著录之书大致可以分成以下类型:一是古代地理书汇编类著述,如陆澄《地理书》。二是王朝疆域地理书,有记一代疆域的,如《太康三年地记》、《唐地域方尺图》;有记历代疆域变革的,如《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太平寰宇记》等。三是总记古今地理变迁,如《古今地名》、《古来国名》等。四是天文分野类地理书,如《开元分野图》。五是记载天下风俗物产,如《方物志》、《隋诸郡土俗物产》。六是总述地理视野,如《世界记》等。当然对于郑樵所著录的书目还可以作不同的归纳,但是其“地理”类例下的著述,除《剑南方物略图赞》、《京兆方物志》之外,都是从总体上讨论相关的地理问题,并以王朝疆域地理为核心。其情况与今日之通论性地理著述类似。

其它9种,虽并未冠以地理之词,依文句词例,可视作承前省之句式,各种之后皆省略“地理”一词。同书“谱系”下各细目除帝系、皇族以外,即称“某谱”,可为旁证。另,此处九种不再冠以地理之名,除省文以外,还可突出第一种之统属性质。

著名地理书籍简介有: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
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是中国古代水文地理的又一项中国之最。《水经注》全书三十多万字,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水经注》文笔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山水文学的优秀作品,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著作。

《读史方舆纪要》——清初顾祖禹独撰
有清一代地理著作层出不穷,其中,清初顾祖禹独撰的《读史方舆纪要》颇受后世称道,被誉为“千古绝作”、“海内奇书”。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起兵,顾祖禹只身入闽,希望投靠耿精忠,借其力达到反清复明的目的,但未被耿精忠收用,只好重返故里,继续撰写《读史方舆纪要》。康熙年间,虽曾应徐乾学再三之聘,参与《大清一统志》的编修,但坚持民族气节,不受清廷一官一职,书成后甚至拒绝署名。在此期间,顾祖禹利用工作之便,遍查徐氏传是楼藏书,为《读史方舆纪要》的修撰,积累了大量资料。经过30余年的笔耕奋斗,约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前,也就是顾祖禹50岁左右时,终于完成了这部举世闻名的历史地理巨著。

《汉书·地理志》
中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地理著作。由东汉学者班固撰写,成书于公元54~92年间,为《汉书》十志之一。它对汉代郡县封国的建置,以及各地的山川、户口、物产、风俗和文化等作了综述,保存了汉代及其以前的许多珍贵的地理资料。是中国地理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

《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洛阳伽蓝记》——东魏杨炫之
此书按照城内、城东、南、西、北的次序,以四十多所名寺院为纲,兼顾所在里巷、方位以至名胜古迹,同时叙述相关事迹。从书中可以了解孝文帝迁洛阳到尔朱氏之乱,四十年间洛阳的故事和台省坊市的分布,甚至于外商来洛阳居住和各国的风土人情、道里远近书中都有所涉猎。内容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学、艺术、思想、宗教等方面,史料价值极高。其中,第五卷收录的宋云《家纪》、慧生《行记》、《道荣传》,详细记载了宋云去天竺的情况,成为现今研究中印交通史的珍贵史料。此书的文学价值也很高。

《括地志》——唐初魏王李泰主编
《括地志》是中国唐朝时的一部大型地理著作,由唐初魏王李泰主编。全书正文550卷、序略5卷。它吸收了《汉书·地理志》和顾野王《舆地志》两书编簒上的特点,创立了一种新的地理书体裁,为后来的《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开了先河。全书按贞观十道排比358州,再以州为单位,分述辖境各县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征引广博,保存了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的珍贵资料。原书字数无考,今《括地志辑校》四卷,约13万字。

《徐霞客游记》——明末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明末徐弘祖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

此外还有《晋书。地理志》、《隋书。地理志》、《新、旧唐书。地理志》等史书中所载的地理志。
(以上只是简介,具体查阅百度百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6-07
《尚书·禹贡》
各正史地理志,《汉书·地理志》之后,几乎各正史都有地理志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关于古代河道水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因为是笔记体小说,内容很杂,只有少部分关于地理的零星记载。
《徐霞客游记》明,徐霞客,旅游笔记。
《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总志。唐代各地郡县大小、地形、物产
《中国历史地图集》,1983年,谭其骧主编
《山海经》,关于古代地理的传说记载,其中《山经》部分比较可信。
《法显传》,又称《佛国记》,南北朝,法显,记载法显西行求法的经过,以及所经历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城池、宗教、风俗等情况。五世纪时佛教、中西交通的重要史料。
《大唐西域记》,记载唐僧玄奘西行取经风闻的游记。
《太平寰宇记》,北宋,乐史,宋代地理总志,与《元和志》体例相袭。
《临安三志》,即《乾道临安志》周淙、《淳佑临安志》、《咸淳临安志》潜说友,分属南宋前、中、后三期,反映临安在南宋时期发展的全过程,研究南宋杭州发展和古都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通鉴地理通释》,南宋,王应麟,诠解《资治通鉴》地理内容的著作。
《吴中水利书》,北宋,单锷,古代太湖地区水利情况及治理方针。
《宋史·河渠志》
《河源志》元、历史上封建王朝首次派人员考察黄河源的地理文献。
《资治通鉴》胡三省地理注
“三通”地理篇,《通典》唐,杜佑,《通志》南宋,郑樵,《文献通考》元,马端临
《读史方舆记要》,明清,顾祖禹,以明末清初政区为序,记述各种历史地理资料。
《华阳国志》晋,常璩,记载汉晋时期巴蜀、汉中、南中的历史、风土和人物。
《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清,顾炎武

因为开始是按记忆打的,后来找了笔记出来,所以顺序比较乱,全是手录的,也没有分类,有自然,也有人文、水利、地图各方面专著。

大体也就这么多了,其他不很常用和少见的没有写。

关于古代地理,在学科上的称法叫历史地理。如果想初步研究历史地理,最简单的方法去找一本《中国历史地理概述》,邹逸麟,旧版或修订版都可以。
第4个回答  2010-05-30
《水经注》、《徐霞客游记》、《山海经》、《梦溪笔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