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叫中国?

如题所述

叫中国一词是因为中国指古时华夏民族聚居的区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大河南北,古称中土、中原,或称中夏、中华,当然也被称为中国。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

现代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国徽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首都北京,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16
“中国”这两个字其实最早是被发现在一件青铜器上,考古学家称之为“何尊”,它是1963年在陕西省宝鸡县被发现的。
“何尊”尊内底部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的“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这段铭文是讲周成王继承周武王的遗志,在中原地区建造东都雒邑的故事。
“唯王初壅,宅于成周。复禀(逢)王礼福,自(躬亲)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虽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勋于天,彻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庾公宝尊彝。唯王五祀”
“宅兹中国”其中的“宅”是居住的意思,“兹”是这里的意思。大意便是武王在攻克商朝首都后表明“我现在占有了中国,准备把它当做自己的家,并且统治那里的民众”。
铭文中的“中国”是一个地理概念,指国之中央,在华夏民族形成的初期,由于受天文地理知识的限制,便把自己居住的区域所视为“天下之中”,而称他族居住的区域称为东、南、西、北四方。这里“中国”二字虽然不是具体的国名,但其中蕴含的气度与威仪让人荡气回肠。
中、国这两个字最早都是象形文字。“中”本来是一面特殊的大旗,是商朝人为召集他的部队和民众集合用的标志。由于集合时这面旗帜总是处于中间,以后就衍生出中心、中央、最重要的等意义。
“国”(繁体写成国)也是一个象形文字。中间的口表示人,有几个口就是几个人,所以称为人口。口下面的一横杠表示一片土地,无论生活或生产都离不开自己的土地,所以还得有人拿着戈守卫。为了更安全,需要在四周筑上一道城墙。所以国实际上是有围墙围起来的,有人守卫一个居民点,一个聚落,一座城,古代又称国。
商与西周的国都很多,春秋初期还有1000多个。“中国”的含义就是在很多国里,处于中心的、最重要的国,这就是中国只有最高的统治者,比如说商王以及后来的周王,他们居住的地方才有资格称为中国,“中国”是天子所在的国。
这里的“中国”与现代意义上泛指的国家政体不同。这里所谓的“中国”,是“天下的中央”。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中央”不单单指地理意义上的中央,也是指文明意义的中央。也就是说,文明与野蛮是不一样的,人类共同体追求的是文明的最高水准。而这文明最高水准的地方,古人称之为“中国”。
西周早期就定义了古代对于“中国”的理解,他们认为的“文明最高水准”之地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应该是指现今中原地区、河南一带。
后来成王建都、平王东迁,将此地区逐渐拉大,直至秦始皇秦政横扫山东六国,之后的强汉再次征伐,将此“文明最高水准”扩展到一个“东方帝国”。之后历朝历代,都以“文明最高水准”自居。
但到了东周时天子的地位名存实亡,各诸侯国间相互吞并,国的数量越来越少,国土却越来越大。到战国后期,只剩下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和若干小国,所以诸侯都开始以中国自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秦朝,称皇帝,自然也自称中国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