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土寒湿,要撒把土,晒晒太阳,这古方,脾湿脾寒,脾满,都可治

如题所述

泥土地上有水了,撒把土,晒晒太阳地就干了

五行中,脾为土,喜燥不喜湿。

内经曰: 湿胜则地泥,泻水正所以能实土。

宋代严用和《济生方》

实脾饮,又名实脾散, 正是一味泻水以充实脾阳的方剂。

脾阳升, 犹如太阳照当空,阴霾自散,湿邪自化。

脾阳不升,腹中寒湿胀满,腹痛、泄泻、痢疾、痰饮、水肿、鼓胀等,均可发生。

实脾散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用于脾阳不足,水湿内停,而见尿少浮肿,下半身尤其显著,腹泻便溏、胸腹胀满,或身体沉重,四肢不温。辨证为舌苔 白腻而润,脉沉迟。


组成:

白术12克、厚朴6克、木瓜6克、木香3克、草果3克、大腹子(即槟榔)6克、茯苓15克、干姜6克、制附子6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

本方用药,围绕脾湿,脾寒,脾(腹)满三个方面进行。

1 脾湿,故以大腹子、茯苓,白术健脾利水。

大腹子, 苦味能燥,辛味能窜,温能通络去寒。这些本事用于胃和大肠经,使大腹子具有了杀虫消积,降气行水的佳效。

茯苓, 出了名的性格温柔能力强,非常懂脾胃的心,脾不喜湿,它拍拍脾的手,柔缓地带着脾的湿气往下走,并从二便送出。让脾胃的运化功正常运行。

脾还统血,但血液正常循行有赖心气的推动,茯苓能助心的生血功能良性运转,心血旺盛,则脾气健运。

白术 不仅健脾益气补中,还燥湿利水,能像烘干机一样燥湿,将体内之寒邪湿浊从皮肤推出去。又能像洗衣机一样脱水,让湿浊从下焦之排水系统排出去。

与茯苓配,相当于在茯苓和缓祛湿的基础上,来了个文能提笔,武能上马的儒将,将祛湿进行的无懈可击。二味在降气行水的大腹子配合下,将健脾利水这个工程做出了100分的完美效果。

2 脾寒,故以干姜、制附子、草蔻温脾。

干姜 辛热,脾胃肾心肺经任它行。能温中散寒,燥湿消痰。

炮附子 不仅温暖脾,还温暖肾,可让先天与后天之精都得到补益,脾肾兼治益精不说,还可温阳散寒,健脾除湿,利水,通经络,消水肿等。

干姜和炮附子合用,不仅温脾,还暖肾。肾阳不足,火不生土,脾阳虚随时随地会发生。故二味就像一口锅下的火,从根本上保证锅中(脾胃)水谷的熟,保证脾阳的补给。

草蔻 暖脾补胃,磨积滞,散开冷气。就像房间开了暖气,为干姜与制附子的工作助力。

3 脾(腹)满,故以木香、厚朴导滞消胀。

满是一种壅塞阻滞的状态,故以导滞消胀来除。

木香 香气袭人。以香命名的药材,其香味儿就蕴含着无比强大的行气能量。加之其苦燥温通降逆气,宽中,中宽则上下均通,就像大草原无有阻挡的风,能令一身上下内外诸气通行,心肝脾胃肺肾都得到照顾,气滞壅阻均得化解,脾胃之阳亦得升起。

厚朴 个性厚道温和,与木香一样带着辛香,又善苦降,既能将脾胃之气调理顺畅,又能化脾胃之湿往下,除脾胃痰滞,胸中满闷。

厚朴与木香配,就像为不通风的房间送来一个大空调,化开气滞胸腹胀痛,房间顿时有了生机。

以上三点全部解决了,最喜欢和脾吵吵闹闹的肝,正肝火蹭蹭往往冒。

肝属木,木旺势必需要很多的土地。 木瓜 酸温,既能去脾土之湿,又能避免木增长过多抢占土地。适量的木带来清新的空气,正如肝之疏泄。脾得肝之疏泄,则升降协调,运化功能健旺。

由此土能制水,脾能利湿,而令脾实不虚。(实脾饮之名,取实为虚的反义)

另外,木瓜之酸,能收而不能散,能下抑不能上升,故亦可配合上药治下半身浮肿尤其显著。

一个问题:升脾阳的好方,离得了专门的补脾健将吗?

炙甘草,生姜,大枣。 这三味健脾补中,正是脾喜欢的三大要员。它们为上药之建功起效,搭建了任其驰骋的广阔舞台。

实脾饮至此,大功告成。

针对的除了前述症状表现,临床主要用于治疗 肺心病顽固性水肿、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心衰、顽固性腹水等病症。

用法服法:

上药为粗末,每用12克,水煎服。亦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