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横冲直撞”王若弗:她蠢,却凭这“四样”过得不差,是哪四样呢?

如题所述

《知否》可以说是全员人精,每个人的心眼儿拎出来都能绕地球一周,可是只有一个人,在一群人精当中蠢到无可复加,蠢也就罢了,到最后反倒结局不差,她就是大娘子王若弗,虽说蠢笨,但是她身上有至关重要的四样东西,导致她最后能够得到善终。

不错的家世

王若弗是王家嫡女,娘家是户部左侍郎,在官场上颇有势力,父亲是配享太庙的王老太师,母亲更是诰命加身,可以说出身实打实的高贵。当时的风气是低门娶妇,高门嫁女,王若弗却选择了低嫁,盛家和王家相去甚远,盛家只有一个老太太,是勇义候独女,而且还不是盛弘的亲生母亲,盛家基本上等同于一个空架子,王若弗嫁过去直接就能当家做主,不仅在盛弘面前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连和老太太说话都不是特别恭敬和礼貌,主要依托于她强大的后台。

上进的丈夫,慈祥的婆母

故事中的老太太绝对是盛家的主心骨,也是一个高风亮节,心地善良的人,是老太太独自支撑起了盛家的门楣,让盛家从一个即将破落的门第成为后来的满门勋贵,老太太颇有眼光,当年拒绝了娘家送来的庶女,带着盛弘到王家去求亲,老太太非常明白,盛家的门第不如王家,日后更是会多多依靠王家,所以对待王若弗的态度非常和善,剧里面有交代,早年大娘子和老太太的关系十分融洽,直到林小娘进门,两人的关系才发生了改变。

要知道宋朝是一个对妇女限制极大的朝代,儿媳若是不孝婆母,那是极大的罪名,华兰的婆母处处给华兰立规矩,华兰也说不出半个不字,如兰已经是低嫁了,还是搞不定那个无理取闹的婆婆,由此可见,王若弗能够有老太太这样的婆母,那是前世修来的福气。而在电视剧当中,盛弘虽然宠妾灭妻,但是在官场上颇有手段,从当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一路做到四品官,更是从通州一路到京城。王若弗的地位自然也跟着节节提升。

争气的儿女

王若弗虽然蠢笨,但是她教养出来的儿女却非常优秀,王若弗亲生的有三个儿女。华兰从小长在老太太的膝下,一举一动都得到了老太太的真传,知书达理,人情练达,嫁到伯爵府之后,人人称赞,可见华兰精于人情世故。如兰虽然天真烂漫,处事手段不及姐妹们,但是她独具慧眼嫁了一个好老公,原著当中如兰的丈夫官拜一品。

而在这三个儿女当中最优秀的就是长柏,盛弘曾经称赞过长柏颇像外祖为人,长柏是一个格外正直清明的人,不管是才华学历,那都是万里挑一,从他处理王若弗给祖母下毒这件事,我们就能看出长柏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而长柏的舅舅当时哭着说了一句,这是我们家最有出息的一个孩子,年纪轻轻就已经和父亲处于同样的地位,在原著小说当中,更是位列三公,名垂青史。

善良的心肠

王若弗虽然曾经做过错事,给老太太下过毒,对老太太也不是特别恭敬孝顺。可说到底,王若弗的心肠非常善良,老太太也说当年之所以到王家求亲,就是看中了王若弗的善良,多年来王若弗在内宅当中争斗,虽说对林噙霜百般不满,也使了不少手段,但是王若弗作为嫡母,对庶子庶女虽然谈不上有多好,但也不曾少了吃穿用度,也不曾加害,明兰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婚事,林噙霜的儿子能够读书考取功名,对比康姨妈把家里的庶女送到王府做妾,随意处置家里庶子庶女的生死,已经难能可贵了。

在原著故事当中,王若弗被派往老家守祠堂十年,但是被长柏接回盛家之后,依旧不改当年的本色,偏宠长柏的儿子,对长柏态度仍然很是任性。而此时的王若弗已经成了祖母,上无婆母管束,下有儿女孝敬,更有孙子孙女承欢膝下,晚年生活简直不要太幸福。

你喜欢剧中那个大娘子吗?你对知否,还有什么深扒的细节呢?欢迎留下你的评论,觉得文章不错,随手点个赞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9

王若弗,是“横冲直撞”地长大的。

她小时候跟着自己的叔叔婶婶,她叔叔婶婶没有女儿,把她当成了心肝宝贝。即使她要天上的星星,她的叔叔都要拿着梯子去帮她摘。

等到她回到父母身边,王老大人和王老夫人因为没有亲自教养这个女儿,觉得很亏欠,于是便事事依着她。

本来女人嫁了人,就会是另一番天地。但是,王若弗嫁给盛紘属于低嫁,盛家老太太虽是勇毅候的嫡女,但不是王若弗的亲婆婆,加上盛家老太太从不让她立什么规矩,所以她不管是在婆家还是在娘家,始终是一副“横冲直撞”的模样。

她因为下毒害盛家老太太被盛长柏关了十年,可她依旧不改本性,晚年溺爱盛长柏的孩子,对着盛长柏又哭又闹,始终是一副“我想怎样就怎样”的嚣张模样。



我们先来说说,王若弗的蠢。

在原著里,王若弗是真的很蠢。她一个高门嫡次女,次次都着了林噙霜一个小妾的道。哪怕她完全占理的事情,最后也会变成不占理。

盛墨兰划伤了盛明兰的脸。这本是一个扳倒林噙霜的大好机会,海氏也做好了万全准备。

结果,林噙霜一哭一求,王若弗就跳脚了。她开始骂林噙霜,而她只要一骂林噙霜,林噙霜就马上一副柔弱不能自理的状态,而盛紘马上就会一片怜惜,只想着王若弗刻薄,再想想自己的亲娘也是妾,受了很多的虐待。于是,盛紘马上就放弃了原则,站在了林噙霜这边。

海氏感叹她的这位婆母果然是“猪一样的队友”。同样的招数,甚至是同样的话语,一年上演很多次,可王若弗愣是次次都往坑里跳。



蠢就算了,她还武断。


和善的婆母上进的老公

盛老太太身为勇毅候独女,为人高贵,因为不是盛宏的亲生母亲,所以王氏嫁入盛家多年,盛老太太从来 没让她立规矩。对于王氏做的错事如果愿意就指点两句,如果不想管就当做看不见,不予理睬。盛宏为人 虽然世故圆滑,但是从来不贪图女人的嫁妆,又有上进心,为官之路一路高升,所以王夫人虽然经常会做 错事,但是好在掌控全局的人脑子都非常清醒。



管家的能力

王若弗虽然为人愚蠢,但是管家却是一把好手。出嫁的华兰能把婆家偌大的侯府管理的井井有条,全凭王 若弗多年的教导。连盛老夫人都说王夫人确实是一把管家好手,连自己都是自愧不如的。盛宏多年能够毫 无后顾之忧拼搏官路,与后院稳定也是不可分割的。



慈爱之心

王夫人也许孝顺不足,但是对自己的儿女却是一腔慈爱之心,无论是对高嫁的华兰,还是低嫁的如兰都是如此,即使如兰不顾她的意愿选择了一个贫穷的读书人,但是她依然尽心尽力的为自己的女儿打点好一切。即使面对明兰,墨兰两个人庶女,虽然谈不上多好,但是也从来没有加害过。在古代这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了



王若弗的一生虽然爱情太不上多成功,但是在教育子女上却是绝对成功的,高贵大气的长女,天真可爱的幼女,努力上进的长子都给王若弗的人生之路增光不少。很多时候也许丈夫靠不住,但是儿女却是绝对靠的住的。



王大娘子正是凭借着以上这五点在坐在盛家主母的位置上多年,虽然偶有挫折,但是也算是顺风顺水。




第2个回答  2021-01-28

知否中的王大娘子王若弗可以说是即蠢又笨的代名词,在家中斗不过狡诈的林小娘被一个妾氏欺压多年。 对外被自己的亲姐姐骗怂恿着毒害自己的婆母。可以说王若弗的一生做了很多的错事。但是王氏的一生相 比其他人还是幸福的,能够有一个不错的结局其实主要是源于这几个方面。

top1、高贵的家世

王若弗嫁给盛宏算是低价,虽然盛宏努力上进,但是当年盛家相比王家相差甚远。后来盛宏也曾经表示如 果不是因为岳母和大舅哥早把做了错事的王氏休了。所以说很多时候有一个强大的娘家做后台还是有很大 的作用的。

top2、和善的婆母上进的老公

盛老太太身为勇毅候独女,为人高贵,因为不是盛宏的亲生母亲,所以王氏嫁入盛家多年,盛老太太从来 没让她立规矩。对于王氏做的错事如果愿意就指点两句,如果不想管就当作看不见,不予理睬。盛宏为人 虽然世故圆滑,但是从来不贪图女人的嫁妆,又有上进心,为官之路一路高升,所以王夫人虽然经常会做 错事,但是好在掌控全局的人脑子都非常清醒。

top3、管家的能力

王若弗虽然为人愚蠢,但是管家却是一把好手。出嫁的华兰能把婆家偌大的侯府管理的井井有条,全凭王 若弗多年的教导。连盛老夫人都说王夫人确实是一把管家好手,连自己都是自愧不如的。盛宏多年能够毫 无后顾之忧拼搏官路,与后院稳定也是不可分割的。

top4、慈爱之心

王夫人也许孝顺不足,但是对自己的儿女却是一腔慈爱之心,无论是对高嫁的华兰,还是低嫁的如兰都是如此,即使如兰不顾她的意愿选择了一个贫穷的读书人,但是她依然尽心尽力地为自己的女儿打点好一切。即使面对明兰,墨兰两个人庶女,虽然谈不上多好,但是也从来没有加害过。在古代这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了。

第3个回答  2021-01-28
知否》:正妻王若弗斗不过小妾林噙霜,给女性带来哪些启示 

2020-10-16 09:28


作为一个极其成功的妾室,姨娘林噙霜自然是王若弗的眼中钉。为了压制林姨娘,王若弗甚至还给盛紘找了一个貌美无比的卫姨娘,但这也分不走盛紘对林姨娘的宠爱。

林姨娘名下有田庄、铺子,儿女自己来养,在盛府混得风生水起,大有与正妻分庭抗礼之势。如果没有卫姨娘的死和孔嬷嬷的一番提醒,盛紘大有宠妾灭妻的苗头。

由此人们同情王氏,觉得盛紘可恨,其实,盛紘与王若弗也曾经有过一段恩爱甜蜜的时光,可惜这样的幸福让王若弗亲手给毁坏了。

王若弗斗不过林姨娘,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01

最盛紘缺乏必要的尊重。仗着自己娘家的势,总觉得自己对夫家有恩,盛气凌人,喜爱揽权,插手丈夫外面的事情。而自己本身又固执糊涂,不懂却硬要插手,给盛紘带来了很多麻烦。盛紘不胜其扰,心里对她自然有怨气。

王若弗的女儿华兰,看到了王若弗随便干预丈夫外事所带来的后果,她劝诫如兰不要重蹈覆辙。而如兰也早看明白了这一点,不但不干预文炎敬外面的事情,还懂得了不能仗势威逼丈夫。

所以,在得知丈夫要收从小服侍的丫头做通房的消息后,她没有去找娘家来施压,而是以弱示人,以情动人,偷偷躲在雨中哭泣,从而感动了丈夫,打发走了那丫头。

王若弗在盛紘面前,从来没有示弱过。她因为盛紘专宠林姨娘而怨气冲天,但又性子强势,不会打感情牌,相貌平平的脸上整天凶巴巴的。她自私自利又目光短浅,盛紘跟她谈话往往是鸡同鸭讲,没有一点共同语言。

林姨娘则相反。她外表柔弱美丽,对盛紘总是表现的含情脉脉,开口闭口放着外面的正头娘子不做,因为爱情甘愿给盛紘做妾,塑造出一个为了爱情甘愿受委屈的动人形象。兼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跟文人情怀的盛紘多一拍即合。

林姨娘多才多艺又懂风情,跟一字不识、性子鲁直的王若弗截然不同。两相对比之下,盛紘感情的天平不倾斜才怪。在卫姨娘难产去世后,盛紘有意冷落林姨娘,多住在王若弗处,原著说盛紘对着王若弗吐啊吐啊就习惯了,可见这份理智里含着多么深切的无奈。

02

王若弗的对手太强,自己的智商情商又太弱。而且盛紘有童年时期的阴影,恐怕庶出子女受委屈,自然而然地把林姨娘母子当成弱者,充满保护欲。

林姨娘是先跟盛紘勾搭上,怀了身孕后才由老太太压着王若弗同意纳她进门的。在盛紘眼里,林姨娘爱的是他这个人,他以为林姨娘对他是真爱,很珍惜这份“美好的爱情”。

他由于自己是庶出,年少时过得很艰难,怕正妻苛待庶出子女,所有他庶出的子女都由自己是生母抚养。由于林姨娘总是可怜巴巴地向他哭诉,他就恐怕林姨娘及其儿女受了委屈,于是又给产业又给金银的,让林姨娘过得简直比正室还风光。

王若弗自然不忿。但她很难找到林姨娘的错处,即便林姨娘做错了被罚,她也能巧妙地为自己辩解,先向盛紘表白真情、后自伤身世,哭得梨花带雨,实在不行就周身颤抖,晕倒在地。一会儿就能变无理为有理,还找不出她话里的把柄。无计可施的王若弗只会愤怒,一会儿就口不择言激怒盛紘,林姨娘得以成功转移危机。

林姨娘巧言善辩、颠倒黑白,一哭二闹三晕倒的招数,在盛紘面前屡试不爽,从无败绩。王若弗根本不是对手。

华兰在孔嬷嬷斥责林姨娘后,佩服得五体投地。她说王若弗如果有孔嬷嬷一半本事,就没有林姨娘什么事儿了。

儿媳妇海氏在处理墨兰企图划破明兰脸这一事件的时候,就曾腹诽王若弗是“猪队友”,一开口就险些让稳操胜券的局面又功亏一篑。亏得海氏向盛紘细细辩说,不然林姨娘又会将无理变有理。

明兰曾可怜王若弗,无论是她的敌军还是友军,段位都比她高太多。如此,敌人自是容易取胜,而友军也不愿意同她交流,因为说半天她也不一定能懂。

03

好在王若弗出身高贵,她嫁给盛紘是低嫁,娘家对盛紘多有助力,盛紘不好怠慢;婆母又不是亲生的,也不好对她严加管教,且早早放权让她当家。

她既没有林姨娘的心计,也没有自己姐姐康姨妈的恶毒,不过仗着正妻的身份,堪堪与林姨娘闹个平手。且盛紘虽宠爱林姨娘,倒不至于宠妾灭妻,她就这样横冲直撞地过来了。

直到林姨娘因策划墨兰逃出家门算计梁晗而被赶到庄子里,她跟林姨娘的斗争才告结束。林姨娘落到她的手心,每天被关在小黑屋吃猪油拌饭,长成一个胖婆子,再也不能与她分庭抗礼了。

若非林姨娘自寻死路,彻底惹怒了盛紘,她和林姨娘的斗争就不会结束。

其实王若弗本来有一手好牌。出身好,嫁得好,三个儿女,一个嫡长女,一个嫡长子,她的地位是很稳固的。

但也许就是这个样样都好,从而让她少了危机感,多了优越感。她不会费心巴力地去揣摩盛紘,也不知道怎样抓住盛紘的心。不如意就一味的埋怨、怄气,闹矛盾了不去修复,这只会让盛紘越来越不愿意亲近她。

当盛紘在官场需要她襄助的时候,固然能对她心存感激,但随着盛紘地位的逐渐升高,情感需求也越来越高,他不但需要柴米油盐酱醋茶,也需要琴棋书画诗酒花,如果不能,哪怕再温柔一些也行,而王若弗自然不符合要求,林姨娘的受宠就很容易理解了。

第4个回答  2021-01-23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这部剧中有不少精明能干的女人,盛老太太活了大半辈子,见惯了大宅院中的勾心斗角,盘算和眼界都是佼佼者,算是一个精明女人。当然除了她们以外这部剧也有不少''蠢人'',大娘子王若弗便是一个。

王若弗,是“横冲直撞”地长大的。

她小时候跟着自己的叔叔婶婶,她叔叔婶婶没有女儿,把她当成了心肝宝贝。即使她要天上的星星,她的叔叔都要拿着梯子去帮她摘。

等到她回到父母身边,王老大人和王老夫人因为没有亲自教养这个女儿,觉得很亏欠,于是便事事依着她。

本来女人嫁了人,就会是另一番天地。但是,王若弗嫁给盛紘属于低嫁,盛家老太太虽是勇毅候的嫡女,但不是王若弗的亲婆婆,加上盛家老太太从不让她立什么规矩,所以她不管是在婆家还是在娘家,始终是一副“横冲直撞”的模样。

她因为下毒害盛家老太太被盛长柏关了十年,可她依旧不改本性,晚年溺爱盛长柏的孩子,对着盛长柏又哭又闹,始终是一副“我想怎样就怎样”的嚣张模样。

若弗是真的很蠢。她一个高门嫡次女,次次都着了林噙霜一个小妾的道。哪怕她完全占理的事情,最后也会变成不占理。

结果,林噙霜一哭一求,王若弗就跳脚了。于是,盛紘马上就放弃了原则,站在了林噙霜这边。

第一,凭着显赫的娘家。

王若弗是帝师的嫡次女,身份地位摆在那里了。她一进门就有不孝顺婆婆的底气。她可以不给婆母请安,可以对着盛紘大吵大闹,甚至是可以明目张胆地瞧不起盛家宥阳老家的那些亲戚。

第二个原因是:遇到了好婆婆和好男人。

原著里盛明兰这样总结王若弗,她就像是一个蹩脚的演员,当她演悲剧的时候,人们哄堂大笑。等到她演喜剧的时候,人们又会痛哭流涕。但是好在有盛家老太太和盛紘掌控着大局,票房总是不错的。

第三个原因:她自己也是个有本事的,管家是一把好手。

顾廷烨对盛家的状况是极其钦佩的。盛家虽然是小门小户,可是在王若弗的打理下“府中治理井然,家声颇佳”。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王若弗有一颗“慈母”之心。

相似回答